食管間隙形成腫塊常見於食管癌。食管癌是(esophageal carcinoma)人類常見的惡性腫瘤佔所有惡性腫瘤的2%,佔食管腫瘤的90%以上,在全部惡性腫瘤死亡回顧調查中僅次於胃癌而居第2位。據估計全世界每年大約有20萬人死於食管癌,我國是食管癌高發區,是對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危害極大的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男性多於女性。但近年來40歲以下發病者有增長趨勢。食管癌的發生與亞硝胺慢性刺激、炎症與創傷、遺傳因素以及飲水、糧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有關。但確切原因不甚明瞭,有待研究探討。
食管間隙形成腫塊需要做的檢查:
1、食管脫落細胞學檢查
細胞學檢查,有確診價值,方法簡便,受檢者痛苦小,假陽性率低。主要為拉網細胞學檢查,檢查者吞下雙腔管帶網氣囊,當氣囊通過病變後將空氣注入氣囊,逐步拉出氣囊並使其表面細網與病變摩擦,直到距門齒15cm刻度時抽盡空氣取出網囊,去除網囊前端的黏液後將網囊表面的擦取物塗片並行巴氏染色細胞學檢查。採用氣囊拉網法採取脫落細胞標本直接塗片,用巴氏染色是普查時發現及診斷早期食管癌、賁門癌的重要方法,其診斷陽性率可達95%以上。為了避免發生誤差,每例至少要獲兩次陽性才能確診。若要確定腫瘤部位可行分段拉網。食管脫落細胞學檢查結合X線鋇餐檢查可作為食管癌診斷依據,使大多數人免去食管鏡檢查。但全身狀況較差,或有高血壓、心臟病、晚期妊娠及出血傾向者不宜做此檢查。若有食管狹窄不能通過脫落細胞採集器時,應行食管鏡檢查。
2、腫瘤標誌物
食管鱗癌尚未發現此種具有一定準確性的標記物。最敏感的免疫標記物鱗狀細胞癌相關抗原(SCC-RA)在良性食管瘤中常為陰性,而在食管癌病人血清陽性率為40%~52%,並隨病變之進一步侵襲、淋巴結轉移、病期變晚,以及腫瘤體積加大而增高,可惜在早期癌中很少出現陽性,且不論何期之低分化癌中也是陰性。另一免疫指標為表皮樣生長因子(EGF)受體。用碘125EGF結合測試發現高結合率者淋巴結轉移多,預後差。其他腫瘤標記物如癌胚抗原(CEA)、CA-50、CA19-9等經過研究,無一能提供可靠的預後指標。
3、DNA倍體
與腫瘤之組織學關係密切,但與臨床病期無關。在非整倍體病人中發現較高的淋巴結轉移率及較多的食管外擴散,非整倍體與雙倍體相比,在12個月內腫瘤複發率高達83%(雙倍體僅為17%),中數生存較短,5年生存率較低。但此種相關性僅適用於進展期病例。
4、X線檢查
X線檢查對於食管癌的早期診斷是一項重要的診斷手段。X線檢查方法簡便,病人容易接受。由於早期食管癌的病變多侷限於黏膜層,此種細微病變X線雖難查明,但仔細觀察食管黏膜皺襞的改變和管腔的舒張度,對於確認早期食管癌具有重要意義;再輔以纖維食管鏡或胃鏡結合細胞學檢查,對於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診斷率有幫助。早期食管癌中不易顯示病變,檢查時必須調好鋇餐,令病人分次小口吞嚥,多軸細緻觀察才不易漏診。中晚期食管癌均可在食管X線鋇餐檢查發現明顯充盈缺損等典型的X線徵象。
利用食管X線造影檢查或X線電視透視或錄影可檢查食管上埠咽部及食管下端賁門部的吞嚥功能,食管腔內外病變,食管造影軸向變化,良惡性腫瘤鑑別及食管癌切除可能的估計。
為使造影對比清晰,可將鋇劑與發泡劑混合在一起檢查,利於觀察食管黏膜及舒張度的改變、食管癌形態及合併的潰瘍。在賁門癌中顯示食管、賁門端的舒張度,胃底是否有軟組織腫塊。在X線透視下用呃氣檢查,令病人在鋇造影時自己呃氣,使鋇與氣體在管腔內混合達到雙重造影的目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