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周圍膿腫常見於嬰幼兒,病原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
病因:肛門皮下及肛管周圍的軟組織被肛提肌纖維和盆底筋膜分隔為不同間隙,內有豐富的血管、淋巴、脂肪和結締組織。一旦感染,可由肛管直腸直接向周圍組織蔓延,或經淋巴、血源感染。小兒肛周面板及直腸粘膜區域性防禦能力薄弱是引起肛周膿腫的主要因素,小兒肛周面板和直腸粘膜嬌嫩,極易被幹燥糞塊刮傷,或被尿便浸漬和粗糙的尿布擦傷。肛周膿腫也可繼發於肛裂、痔瘡及直腸炎症。
病理:小兒肛周膿腫常起源於肛門腺窩及肛門腺炎症。開始為肛門直腸周圍組織反應性蜂窩織炎,以後炎症侷限形成膿腫。不及時治療,可穿入直腸周圍組織,如會陰、前庭、大陰脣和陰道,形成各種直腸瘻。
臨床表現:肛門區域性紅、腫、熱、疼等炎性改變。開始較硬,以後中央變軟,顏色暗紅,出現波動,破潰後有膿汁排出。嚴重者伴有發熱、食慾減退、拒乳、精神不振。
治療:炎症急性期採取保守治療,溫熱水肛門坐浴,也可經肛門給予抗炎栓劑,外敷藥物。保持大便順暢。
膿腫形成期,區域性有明顯波動,採取切開引流。並保持區域性清潔。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