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乳腺癌患者抑鬱/焦慮的發生情況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相關資料,癌症患者的抑鬱症發病率介於20%~45%之間,大大高於普通人群6.1%~9.5%的發病率,而乳腺癌患者的抑鬱傾向尤為明顯,現有報道中乳腺癌患者的抑鬱/焦慮的發生率在1.5%-46%不等。乳腺癌治療後對患者的身心打擊,使得原來心理健康的患者可能會發生抑鬱症,而已經有抑鬱症的患者,症狀則可能進一步加重。
國外一項針對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研究,隨訪近5年後結果發現:45%的乳腺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問題,其中42%為抑鬱或焦慮障礙狀態;1/5的患者伴有2種以上的精神障礙。一項發表於2010年的研究顯示,在487名乳腺導管內原位癌患者中,若社會經濟地位較低,那麼患者出現抑鬱(P=0.0006)及焦慮(P=0.0005)症狀的可能性更高,這一趨勢與社會支援無關。研究者還發現,這些患者的受教育程度與抑鬱及焦慮無相關性。一項以人群為基礎的佇列研究表明,接受過輔助治療的40-59歲的乳腺癌存活者的抑鬱發生風險較高;多因素Cox比例風險分析表明:年齡40-59歲、化療、放射治療、TAM、AIs治療及曲妥珠單抗為發生抑鬱障礙的獨立風險因素。
二、精神心理問題的篩查
心理問題可通過心理問卷、量表及其它篩查工具來識別。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SPSTF)建議醫務工作者應針對所有成人患者定期進行抑鬱篩查,不論其是否能提供抑鬱症治療或支援。目前常用的抑鬱篩查工具為患者健康問卷;其它抑鬱篩查工具包括成年人醫院焦慮和抑鬱量表、老年抑鬱量表。然而儘管當前心理篩查問卷種類繁多,但尚無針對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的篩查方式。臨床中如何將患者症狀與篩查工具相結合,以更準確地評估患者的心理情況,是未來尚需進一步探索的方向。
三、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管理
歐洲晚期乳腺癌協會(ABC)的兩項調查顯示,乳腺癌患者獲得的關注低於想象。有很多原因導致乳腺癌患者沒有意識到她們的抑鬱症狀,包括沒時間、合理化悲傷、把抑鬱的軀體症狀歸因於癌症以及因為抑鬱症屬於精神疾病,患者心理避免社會恥辱感。調查發現乳腺癌患者對家人充滿負罪感,覺得被拋棄、被孤立、感到孤獨,這些負面情感充斥整個乳腺癌診斷、治療的全程,直至患者去世。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管理以治療過程中的支援和改善生活質量為目標。具體做法包括:減輕抑鬱、焦慮等不良情緒狀況;鼓勵患者將應激性情感表達、發洩出來;學習應對疾病的技巧;學習、嘗試重新過正常生活;減少家庭或伴侶關係中的情緒應激;不避諱對死亡展開討論;學習放鬆技巧來減輕失眠、疼痛、噁心等身體不良症狀。然而很多患者的心理問題沒有被識別——美國2010年癌症患者資料顯示,有25%的患者既往1年內本應接受心理服務但未接受;另一項針對老年患者的研究結果更是顯示,50%的老年抑鬱患者並未被識別。絕大多數伴抑鬱症的癌症患者都未接受治療,這一現實問題值得廣大臨床醫師思索並改善。
因此,關注乳腺癌患者的精神心理問題,從腫瘤心理學角度進行跨學科、全程全方位管理,方可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改善預後。具體做法包括:通過症狀、問卷等工具早期識別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問題;適當的心理干預及藥物治療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選擇適當的內分泌治療方案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