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時期的孩子開始逐步有了較強的自我意識,他們變得更有主見了,這一時期也是教育寶寶懂禮貌的關鍵階段,正因為寶寶開始有逆反心,所以才要從基礎抓起,正確引導孩子講禮貌,只要方法得當,一定會教出懂禮貌的好寶寶。
自家寶寶出門是不是不愛說話?見人是不是不願意打招呼?和小朋友會經常打架?在餐桌上坐得東歪西倒?當著朋友的面讓你難堪?有時嘴裡還會蹦出幾個髒字?爸爸媽媽們一定都遇到過這些難題吧,也許你現在正苦惱不已,心想這孩子怎麼好的不學,盡學些壞毛病啊?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孩子不講禮貌,也有家長自身的責任呢?
孩子不講禮貌的原因
1、家長管教不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正所謂“養不教,父之過”,父母在孩子的成長教育方面有很大的責任。孩子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像是一張純潔無暇的白紙,紙上會呈現出什麼內容,很大一部分是來源於父母的言傳身教。但中國的父母更為關注的只是孩子的健康和成績,對於良好行為的培養則很少向孩子進行強調,甚至放任孩子出現錯誤表現。
孩子是無辜的,父母教育的失職最終導致其不講文明、講禮貌,嚴重者甚至是非不分。
2、社會的責任
人的成長和發展與他所處的社會息息相關,特別是對於年齡小、不諳世事的孩子,社會影響作用更大。我們都是家長或者即將成為家長的人,因此,絕對不能抱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理,認為“不是我的孩子,與我無關”。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在影響著這個社會的氛圍,影響著孩子成長的大環境。如果孩子一旦受到不良風氣的感染,便會在成長的道路上走偏。
對於孩子不講禮貌的現象,也許你會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長大了就會明白了。這種“樹大自然直”的想法可是大錯特錯哦。的確,我們很難強迫一個兩歲大的孩子嚼東西時不張開嘴,即使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最基本的餐桌禮儀。
但是,當你嘗試著與孩子解釋“禮貌”,告訴他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時,你會驚喜地發現,他正在通過你對某些行為的反應開始慢慢接受並學習。你越早讓他理解“禮貌”這一概念,他就能學習得越快,等到進行更為具體的學習時,他也會少些抗拒。
如何教會孩子講禮貌
1、一家三口在看電視,孩子忽然一聲不響地拿過爸爸手裡的遙控器,換成了自己最愛的卡通頻道,看得津津有味。
解決方法: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當孩子出現這一情況時,爸爸媽媽們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是否在孩子面前做過類似的行為呢?媽媽直接從孩子他爸手裡搶過了遙控器?是吧,孩子這是跟大人學的!因此,父母要從樹立榜樣做起,這永遠是說比做來得容易。但這的確是一個最直接的方法--想擁有一個有禮貌的好寶寶?那麼就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吧。
在寶寶兩歲時,他想要的不過是向爸爸媽媽靠攏。下次當你想換頻道時,不妨說一句,“麻煩遞一下遙控器給我好嗎?我想看新聞。”如果孩子在家裡經常性地聽到父母說禮貌用語,那麼她也會學著使用。
2、春節到了,帶孩子到朋友家拜年,可孩子到了朋友家卻沉默了,一句話也不說,收了紅包連一句“謝謝”都沒有。
解決方法:讓孩子從基礎做起
儘管在家裡一些禮貌用語並沒少教,但寶寶出現這種現象,還是很容易讓人誤認為家教不足,因此,父母要從基礎抓起,言傳身教。說“請”和“謝謝”是父母教孩子的第一句禮貌用語,而這個學習過程,可以在孩子能用一些簡單的字詞交流時便開始,通常是在孩子一歲後。
孩子掌握“請”和“謝謝”將會經歷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當他掌握並開始用於交流之後,你也許會發現自己也形成了習慣,下意識地在日常對話中新增更多的禮貌用語,並放慢語速讓孩子重複模仿。
3、帶著孩子去參加婚宴,剛坐下不到一會兒孩子就開始扭扭捏捏,坐不住了,到最後還大哭大鬧地吵著要回家,讓媽媽好不尷尬。
解決方法:讓孩子同桌就餐
對於兩歲孩子來說,“正襟危坐”五分鐘可是一個難度很大的挑戰,因為孩子往往坐不住。安安靜靜地坐著不到一會兒,小眼睛開始東張西望,小手開始亂拿東西,小腳開始亂瞪,更有甚者哭著鬧著要媽媽抱,或是去別的地方玩,正如上面說到的現象。因此,父母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訓練孩子的耐力,而在家裡吃飯就是一個絕佳的鍛鍊機會。
首先,要確保設定的目標是合理的。如果一下子讓孩子吃飯時保持屁股黏在椅子上15分鐘,這是幾乎不可能的,因此,你要設定一個逐漸遞增的目標,從最開始的5分鐘慢慢增加,直到他掌握了這一技巧為止。
當家裡有客人或親戚來時,提前告訴孩子,“這是一個讓你好好表現的機會,你可以給他們展示一下你新學的坐姿哦!”在他成功做到後,給予他適當的鼓勵和讚揚,但記住不要太過,否則他會認為自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繼而沾沾自喜。
4、在逛街時遇到了一位熟人,孩子害羞地一直躲在媽媽的身後不說話,讓他喊“阿姨好”也不願開口。
解決方法:鼓勵孩子禮貌地打招呼
在你的孩子兩歲時,他一定學會了見到朋友時說“你好”,道別時說“再見”,可因為害羞或是怕生等原因,總是不願意說話,或是說得很小聲。無論如何,這是一個好的開始,繼續給予他們鼓勵吧!讓他們外出時更開朗、更大方地和人打招呼,這會為他們未來的禮貌學習之路撫平障礙,更容易接受進一步的禮貌教育,如說“很高興認識你”、握手等。
5、孩子在幼兒園和小朋友打架了,老師說是因為他的小卡車被旁邊的孩子玩了一會兒。
解決方法:讓孩子與同伴友好相處
孩子的第一次與人爭執往往是和玩具分享有關,因為在他看來,別人問他要玩具是一件很不禮貌的事情。父母不能指望孩子像個聖人一般一切與人分享,但可以從旁教導指引,告訴他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幼兒園,都不可以霸佔所有的玩具,而要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這樣才會更開心。
孩子在這個年紀,是很難明白什麼是“分享”的,因此,父母需要在孩子成功邁出第一步後予以肯定,例如“你把小卡車借給明明玩了呀?寶貝你真棒!”
寶寶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反映了家長的教育成果,如果孩子不懂禮貌,那麼家長一定要反省自己的責任,正因為自己的教育不當,才會讓孩子有這些行為表現。為了讓寶寶能夠更健康、更全面地成長,家長們需要承擔起教育和引導的責任,起到良好的榜樣作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