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或者癲癎,在中國民間俗稱“羊癎風”、"羊癲瘋"、"羊角風"等,早在兩千二百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人們對這種疾病並不陌生,常常被人們通俗地稱之為“抽風”。“抽風”往往表明兩種含義:一種是真正疾病的狀態,如小兒的“高熱驚厥”、或稱“熱驚風”及癲癇發作時的驚厥與抽搐;另一種則是形容某人不規範、不正常、不理智和不能自控的行為。正是由於後者,造成了人們對癲癇病人誤解與鄙視,而對癲癇病人的群體歧視也成為社會的一種陋習。
而西方有關癲癇的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漢穆拉比法典》。公元前4500一前l500年的古印度《梵文草藥》書中也對癲癇症狀、病因、診斷和治療做過詳細的記載,癲癇被稱為“apasmara”,即意識喪失。另一個詳細描述癲癇的古代文獻是巴比倫(Babylon)的醫學教科書《石刻碑文》,共40塊,現陳列於英國博物館內,又稱石板書,據考證形成於公元前1067一前1047年,涉及的年代遠至公元前2000年。
現代醫學有關癲癇大小發作的最早文字記錄見於公元前5世紀希波克拉底《神祕的疾病》,它認為癲癇的發生是腦部功能紊亂所致,並討論了主要的症狀或先兆及所謂的原發性、特發性、繼發性、症狀性癲癇的診斷和年齡、體溫、月經週期對癲癇發作的影響。以後,《聖經》正式命名癲癇。
被稱為“黑暗時代”的中世紀也是癲癇患者不幸的時代。強呼叫巫術、神祕力量及宗教哲理來解釋癲癇的發生。當時,人們普遍認為癲癇是惡魔附身的表現,是做了壞事的結果,是一種邪惡的疾病。癲癇科學的研究處於愚昧的黑暗之中。
從19世紀中葉的文藝復興開始,癲癇研究再次步入科學軌道。人們更多地從醫學科學的角度來認識癲癇的發生、發展。1890年,J.HughlingsJackson首次提出,癲癇源自區域性腦結構紊亂所致的大腦灰質過度放電;20年後,williamGoweis詳細描述了部分癲癇綜合徵的臨床表現。至此,用科學方法認識癲癇的發生、發展逐漸在各國醫學研究人員中形成時尚。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