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甲狀腺腫瘤為分化型,其中乳頭狀腺癌佔70~75%,以青年女性常見;濾泡狀腺癌佔15~20%,中年女性多見。
2-13%的甲狀腺癌發生骨轉移。濾泡狀腺癌7-28%發生骨轉移,乳頭狀腺癌1.4-7%骨轉移。7-23%的病人在病程進展中發生轉移,而1-3%的病人則在首診時即發現骨轉移。
脊柱是骨轉移中最常見的發生部位
發生轉移的甲狀腺癌預後明顯下降,10年生存率將至40%以下。脊柱轉移最常見的發生部位是胸椎(60-80%),其次為腰椎(15-30%)和頸椎(<10% )。多為溶骨性破壞,造成區域性疼痛。如果腫瘤組織壓迫脊髓,則可能造成癱瘓。
甲狀腺癌發生脊柱轉移後需要綜合治療
其中放射性碘治療(131I)是主要治療手段。可明顯減輕疼痛。治療前需要做碘攝取試驗。如果病灶能夠攝取碘,放射性物質就能聚集在病灶區發揮作用,因此碘攝取是判斷預後的指標。病變不攝取碘則說明腫瘤有惡變的趨勢,對放射性碘治療有抵抗作用。
所以,建議年輕的、有碘攝取的乳頭狀和濾泡狀轉移癌行放射性碘治療。碘攝取試驗顯示陽性後,給予累及600mCi的劑量至病灶不再碘顯影。不建議放射性劑量超過600mCi,因為有造成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唾液腺功能異常的風險。
選擇性動脈栓能快速減輕症狀,但維持時間短
Rutten 等人報告59%的病人治療後症狀減輕,腫瘤進展趨緩,但療效僅持續6.5個月。若要長期緩解需繼續多次行動脈栓塞。我們使用選擇性動脈栓塞主要是作為術前輔助治療,減少術中出血。另外,栓塞能使腫瘤缺血,聯合放療可獲得協同作用。
手術是治療甲狀腺脊柱轉移的另一重要手段,主要目的是迅速消除頑固性疼痛,解決脊髓壓迫和病理骨折、不穩定的問題。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可選擇減瘤手術和腫瘤徹底切除的手術方式。
減瘤手術複發率約為60% ;而整塊的全椎切除手術複發率約為10%。所有轉移灶徹底切除的5年生存率約為70%而減瘤手術為 30%。因此建議年輕的病人儘量選擇更積極的手術方式。如果病人高齡,或全身情況不允許手術切除腫瘤,則可選擇椎體成形術以緩解疼痛。
另外還有一些藥物治療,如二膦酸鹽類藥物能夠改善疼痛,減少病理骨折的發生率。有報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抑制劑(索拉非尼)能增加腫瘤無進展的生存期;外放射聯合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治療可以提高生存率。
簡而言之,甲狀腺癌脊柱轉移合併頑固性疼痛、神經功能障礙和病理骨折的患者,建議手術治療。年輕病人建議徹底腫瘤切除所有轉移灶,如整塊的全椎切除。術後碘攝取試驗陽性者,行131I治療;陰性者做外照射和/或化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