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彤4個月,來就診時發燒很高,體溫39℃。寶貝一般情況挺好的,略有點愛哭,沒有咳嗽流涕及其他伴發症狀。對於小嬰兒的發熱醫生一般是非常重視的,這往往意味著即使沒有什麼其他症狀,孩子的病情也比較嚴重。體檢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先做個血常規,囑咐家長留尿做尿常規的檢查。
血常規結果提示白細胞明顯增高,中性粒細胞增高。等了一會小朋友終於有尿了,尿的時候煩躁哭鬧了一陣子。尿常規的結果:鏡檢可見20-30WBC/HP,3-5RBC/HP(即顯微鏡下可以看到較多的白細胞紅細胞)。診斷明確:泌尿系感染!
給孩子開具了口服抗生素,囑立即服用,因患兒體溫較高,建議第二天覆診,如病情控制不滿意,考慮升級治療方案。令人高興的是,孩子第二天覆診時體溫就降至正常了。讓家長繼續給孩子服藥,1周後複診。
相對於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而言,泌尿系感染是小兒相對少見的疾病。但小兒泌尿系感染常病情隱匿,且有可能造成比較嚴重的後果(腎臟不可逆的損害),並與小兒泌尿系先天發育異常相關,所以,家長了解一些相關的知識應該還是十分有價值的。
不同年齡段孩子泌尿系感染的症狀並不相同:
1、小嬰兒:對大部分泌尿系感染的嬰兒,不明原因的發燒可能是唯一的症狀。
如果家長細心觀察,也會發現孩子比較煩躁易哭鬧,經醫生提示也會覺察到孩子小便前常有哭鬧,這往往是尿痛的表現。
小嬰兒不明原因發熱,最好能進行尿常規的檢查。如只進行血常規的化驗常可見白細胞增高,臨床給予抗生素治療體溫也會很快控制,但常因療程不夠而使病情遷延。尿常規的檢查很容易進行,對孩子沒有任何創傷,尿常規發現異常即可按泌尿系感染正規治療。
2、幼兒:常會訴說尿尿疼或拒絕尿尿(表現為尿少)。
泌尿系感染的症狀為尿頻尿急尿痛。但對於孩子而言,其症狀往往沒有這麼典型,其中尿痛的症狀比較明顯,而尿頻尿急多不顯著。因小兒外陰粘膜嬌嫩,容易發生外陰炎,因此當孩子訴說尿尿疼時容易引起家長對泌尿系感染的忽略。當孩子訴說尿尿疼時,家長應該檢查一下寶寶的外陰,如果沒有明顯的紅腫,應想到有沒有泌尿系感染的可能,檢查方法很簡單,留一點尿送到醫院化驗一下就可以了。
3、學齡前兒童:5歲後仍尿床的孩子應警惕泌尿系感染。
相對於有症狀的泌尿系感染來說,無症狀或非泌尿系感染症狀的泌尿系感染會造成更為嚴重的後果。
5歲後仍尿床的孩子,要警惕有無泌尿系感染的可能性。尿床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一定要除外隱性的泌尿系感染。
我曾看過一個6歲的尿床的小女孩,她也看過其他醫生,一直沒有確切的診斷。我為她查了尿常規,發現尿中有較多的白細胞,泌尿系感染成立,所幸的是孩子的腎臟發育及腎臟功能沒有發生異常。治療後,尿床的症狀也消失了。
這個例子不是說所有的尿床都是泌尿系感染造成的,而是提醒家長不要總是讓孩子吃中藥或等待,查一個尿常規是再簡單不過的了,如果沒問題,再考慮下一步的治療。
臨床還碰到一個特殊的例子:在一次常規的體檢中發現孩子的尿中滿布白細胞,但孩子沒有任何臨床症狀。B超顯示兩側腎臟不等大,一側腎結構異常。這個例子雖然並不典型,但應引起注意,因為這次檢查的結果是挽救了孩子的腎,何其重要。所以如果有條件,讓孩子每年做一個常規檢查還是很有必要的。
泌尿系感染診斷後的治療家長要予以足夠的重視,一般來講,泌尿系感染治療後症狀常常很快緩解,有時家長會擔心抗生素的副作用而很快給孩子停藥,這是絕對不可以的,易導致感染上行演變成腎盂炎、腎盂腎炎、腎膿瘍等。雖然,這些嚴重疾病出現的比率不高,但後果都很嚴重。泌尿系感染的治療必須嚴格的遵照醫囑完成療程。
泌尿系感染在女孩子中發病相對較多,而男孩子由於尿道長,發生泌尿系感染的機率較低。一般來講,男孩發生一次泌尿系感染就應考慮有沒有泌尿系先天發育異常,而女孩子如反覆發生泌尿系感染,也應考慮有無泌尿系先天畸形。明確診斷可通過泌尿系B超確定,因其不是常見疾病,所以最好請比較有經驗的兒科B超醫生做檢查。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