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有些人結婚、蓋房、搬家、出行常常喜歡“擇日子”。看病吃藥早已是天經地義的事。難道,看病吃藥也要“擇日子”嗎?最近醫學研究發現,治病“擇時”可以事半功倍。乍一聽起來,還確實有點新鮮,但這其中絕對沒有迷信的色彩。
由於人體大多數器官功能表現為時辰節律性變化,例如心電、腦電、唿吸、睡眠與清醒、血液和尿液成分、婦女月經等。這種按時間可預測的人體功能週期性變化,對診治疾病具有重要價值。因此,傳統上關注病人的主訴是什麼,是否需要治療,採用什麼藥物或手段治療,藥物使用什麼劑量,這是不夠的。現在還必須重視時辰因素。
1、疾病發生有時間規律性,根據疾病高發期做好預防工作
據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瑞馬斯博士研究發現,許多疾病的發作和嚴重程度都具有時間特點,瞭解其規律,有助於疾病的診斷和預防。如過敏性鼻炎常在早晨起床時加重,白天活動時減輕。哮喘大多在夜間睡眠時發作,發生概率是白天的100倍以上,尤其在凌晨4時。勞累型心絞痛容易發生在白天活動的最初數小時內,而變異型心絞痛一般發生在夜間睡眠時,尤其在凌晨2時~4時。急性心肌梗死多見於白天,尤其在上午,白天發生的概率是晚上的3倍。
缺血性腦卒中,即腦梗死大多發生在早晨,而出血性腦卒中從傍晚到晚上22時發生率最高。癲癇抽搐發作往往發生在某個特定的時刻,且發作時刻因人而異,但同一患者每次發作的時間幾乎都相同。血管性偏頭痛較多發生在早晨醒來或白天活動剛開始時。類風溼性關節炎在清晨醒來時症狀加劇,而增生性骨關節炎的症狀常發生在白天活動時,尤其在下午以後。潰瘍病疼痛多發於睡眠後最初數小時內。
2、看病擇時檢查,診斷更準確
據英國醫學專家迪金森研究表明,不少檢查的結果也受時辰的影響,因此,在解釋檢查結果時必須考慮到這一因素。抗原過敏反應的面板試驗,如青黴素皮試,陽性發生率在24小時內可相差3倍,一般在早晨最低,晚上臨睡前後最高。反映肺功能的唿吸道通氣試驗,常常白天佳,夜間差,最大唿出量和1秒鐘用力唿出量在輕度哮喘患者相差25%,在重症哮喘患者甚至相差50%。
此外,有些檢查資料的正常值範圍受到檢查或採血時間的影響。例如測定血漿腎上腺皮質激素考的鬆的濃度,清晨較高,下午和晚上較低。動態血壓監測中,白天與夜間血壓平均值的正常範圍是不相同的。因此,判斷有些檢查資料是否異常,需要採用不同時間段的正常值標準。所以,如果在不同時辰做的檢查結果不一致,並不一定表明檢查有誤,或病情有變。為此,應選擇合適的時辰做檢查,以減少相對誤差,並得到最正確的診斷。
3、有些藥物擇時服,效果最好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布萊克本教授研究顯示,不同時間服藥可明顯影響藥物在體內的吸收與利用。如治療哮喘的長效氨茶鹼,機體利用藥物的能力,晚上21時服藥是早晨6時服藥的3倍。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早晨7時服藥比晚上19時服藥的藥物清除時間延長4~5小時。服用相同劑量抗高血壓藥物硝苯地平,上午8時服用能達到最大的血漿濃度。
不同時間服藥還能明顯影響藥物在體內的效應。如利多卡因的區域性麻醉鎮痛作用在下午3時最大,可達早晨或晚上的2倍;上午服用阿司匹林引起的胃出血概率是晚上服藥的2倍;肝素的抗凝作用下午最大,晚上最小。因此,最佳的服藥時間,尤其在預防性治療時,要綜合考慮疾病容易發作的時間,不同時間服藥在體內的吸收、利用,以及藥物作用和副反應發生的大小。例如哮喘患者應在臨睡前服用。治療潰瘍病時,H2受體拮抗劑應在晚上服用,而質子泵拮抗劑洛賽克則在早晨服用。由於體內脂質合成在晚上較強,故降血脂藥物一般就應在臨睡前服用。口服長效硝酸酯類藥物預防心絞痛發生時,如果屬勞累型則在早晨服藥;如果屬變異型,則改在臨睡前服藥。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