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介入血管外科 副主任醫師 郭巨集傑

  腸繫膜靜脈血栓形成由於其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較為隱襲,診斷往往被延誤,大多數病例是在開腹探查時才獲得確切診斷,因而死亡率較高,所以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

  一、病因

  腸繫膜上靜脈血栓形成與血液動力學異常、高凝狀態和血管壁損傷有關。根據其誘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病因明確者稱為繼發性,病因不明者稱為原發性或特發性。繼發性腸繫膜上靜脈血栓有多種誘因:血栓性靜脈炎、內臟炎性疾病、腹部術後、肝病(肝硬化)、門脈高壓、惡性腫瘤、心臟病、充血性脾腫大、口服避孕藥、血液學疾病、便祕、糖尿病、創傷、宮外孕等。隨著對遺傳性凝血功能障礙診斷以及高凝狀態識別能力的增強,特發性病例在本病所佔的比例在逐漸縮小,目前約75%的腸繫膜靜脈血栓形成可以獲得病因診斷。最為常見的原因是遺傳性或獲得性疾病所導致的高凝狀態,如惡性腫瘤、腹腔炎症、手術後、肝硬化及門靜脈高壓。使用口服避孕藥者佔年輕女性腸繫膜上靜脈栓塞患者的9%~18%。

  二、臨床表現

  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主要症狀有:

  1、腹痛。間斷或持續性的難以定位的腹部絞痛,且難以用解痙或鎮痛藥緩解,臨床症狀與體徵不符是本病的特點;

  2、噁心嘔吐是經常伴隨的症狀;

  3、嘔血或便血,黑便;

  4、發熱及腹膜炎。為中晚期表現,一旦出現,提示有腸壞死的可能;

  5、其他。晚期可出現酸中毒、貧血、休克。查體可有腹脹,肌緊張,腸鳴音活躍,腸壞死時可伴腹水徵。

  三、輔助檢查

  1、腹平片檢查:僅有5%的患者表現特殊的腸缺血徵象:腸腔出現指壓徵提示腸黏膜缺血,腸壁氣腫或門靜脈遊離氣體是腸繫膜靜脈血栓形成所導致的腸梗死的特徵性表現。

  2、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可發現腸繫膜靜脈血栓,但對於懷疑有腸繫膜靜脈血栓形成的病例應進一步選用CT檢查。

  3、腹部增強CT檢查:可以使90%以上的患者獲得診斷,不僅可以顯示腸繫膜血管並確定受累腸管的範圍,還可以排除其他導致腹痛的疾病。

  4、選擇性腸繫膜血管造影:可以顯示位於大的靜脈內的血栓,或腸繫上膜靜脈顯影延遲。

  5、MRI檢查:對診斷腸繫膜上靜脈血栓形成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但其檢查過程較為複雜。

  四、診斷

  腸繫膜上靜脈血栓形成多呈亞急性起病,又因其臨床表現不典型,故大部分病例很難在術前或死前明確診斷。所以對於出現臨床症狀腹痛嚴重而體徵不明顯的急腹症病人,應該考慮此病,及早行腹部增強CT檢查才有可能早期診斷。

  五、治療

  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術前一般治療包括胃腸減壓,補液,糾正脫水,有酸中毒者給予糾正,對貧血休克者應給予輸血抗休克治療。抗生素的使用意見不太一致,但鑑於存在腸粘膜屏障的破壞,主張預防性應用。

  對急性或亞急性腸繫膜上靜脈血栓的患者,一經診斷即應開始給予肝素治療。

  1、手術方法:

  早期診斷後,早期行腸繫膜上靜脈切開取栓+門靜脈(或胃網膜右靜脈)置泵持續溶栓手術,可以去除腸繫膜上靜脈及門靜脈主幹內的的新鮮血栓,同時門靜脈置管術中及術後持續泵入尿激酶或重組纖溶酶原啟用物等溶栓藥物,可以溶解一些微小血栓,能夠提高取栓療效,避免大範圍的小腸壞死,儘可能多的保留小腸,也避免出現短腸綜合徵。目前我們北大醫院血管外科已經通過這種方法挽救了大量腸繫膜上靜脈血栓患者的生命。

  2、術後抗凝治療:

  抗凝劑以低分子肝素為首選,同時加用口服抗凝藥物華法林,持續時間3個月以上,維持國際標準化比值INR在2~2.5之間。對有遺傳性疾患,血液長期高凝狀態者需終生服用華法林。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