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就診患者中,因高血壓患者就診的人數與天氣變化有很大的關係。隨著氣候變化,溫度降低,來醫院門診就診的高血壓患者明顯增加。有些患者是老高血壓患者,既往高血壓多年,原本吃的降壓藥效果不錯,但天氣一冷,感覺藥效就差了,血壓開始波動了。也有部分年輕患者測血壓升高。這種情況與氣溫降低是相關的,對於這種情況,我們高血壓患者如何科學應對呢?
一、氣候變化與血壓波動的關係
冬季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既往有研究發現:冬季高血壓比夏季更難恢復到正常水平。而冬季的時候人的血壓往往會比夏季高5~10毫米汞柱,甚至可以高至20mmHg。冬季血壓升高是因為氣溫下降,大腦中樞神經接收到寒冷訊號,人體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多,使得血管收縮,外周阻力增加,進而導致人體血壓升高。這是一種症狀,並不是一種疾病,是身體受到外界刺激時產生的一種自然反應,但如果長期血壓升高,則是人體心血管系統內的各種危險因素對外界的一種綜合反應,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損害。
二、冬季如何管理好血壓
血壓波動性增大帶來的最主要的危險就是併發症發病增多,尤其是腦出血、缺血性腦卒中、心肌梗死和急性左心衰等,會明顯增多。因此,在冬季降溫時,如何更好地管理好血壓,應堅持一下幾點
1、要重視家庭自測血壓,增加血壓監測
在寒冷的冬季,高血壓患者應增加血壓自我監測,發現異常要及時就醫,不要自行調整藥物劑量和藥物種類。
2、要堅持合理體育鍛煉,儘量避免晨練
在冬季,高血壓患者可根據自己的體質狀況、血壓高低來掌握運動量,以自我感到舒適為度。一般的體力活動可增加能量消耗,對健康十分有益。而定期的體育鍛煉則可產生重要的治療作用,可降低血壓、改善糖代謝等。因此,建議每天應進行適當的30分鐘左右的體力活動。運動的形式和運動量均應根據個人的興趣、身體狀況而定。需要提醒的是,有晨練習慣的高血壓患者,冬天的早晨出門鍛鍊要等到太陽升起來後,而且運動量要比夏天小。散步是最簡便易行的運動,各類高血壓患者均可採用。有研究表明,較長時間的步行後,舒張壓可明顯下降,症狀也會隨之改善。散步的時間一般為30分鐘,每天一到兩次,速度可依各人的身體狀況而定,地點最好選擇戶外空氣新鮮的地方。
3、要低鹽低脂清淡飲食,注意飲食健康
我國居民的鈉鹽攝入量均顯著高於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每日應少於6g的推薦,而鉀鹽攝入則嚴重不足,因此,所有高血壓患者均應採取各種措施,儘可能減少鈉鹽的攝入量,並增加食物中鉀鹽的攝入量。多吃魚類,少吃或不吃紅肉。紅肉,如豬肉、牛肉、羊肉,含有較高的膽固醇及飽和脂肪酸,而魚類食物,特別是深海魚類,則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降低食物中的總脂肪,減少飽和脂肪酸,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不僅有利於控制血脂水平,對血壓也有明顯的益處。
4、要注意外出防寒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在寒冷冬天,特別是北方的冬天,密切關注氣候變化及霧霾指數,根據天氣變化及時新增衣服和出行計劃。在寒潮過境的大風雨雪天儘量不要出門,以避免寒冷刺激。若必須出門辦事,應採取可行的保護措施,戴好帽子、圍巾、手套、口罩等。居室應保持空氣新鮮和合適的溫度、溼度,最佳室溫18~26℃、溼度55%為宜。
5、要保持舒緩情緒,平衡心態
高血壓病患者要保持樂觀愉快的心情,切忌狂喜暴怒、憂鬱、悲傷、恐懼和受驚。情緒大的波動可導致血壓大的波動,進而可誘發心肌梗塞和腦卒中,因此,務必要保持舒緩情緒,平衡心態,同時也要避免過度疲勞。
6、要堅持藥物治療,必要時就診
冬季是腦中風和心肌梗死的高發季節,堅持有效降壓的同時也要預防因服藥不當而誘發腦中風。高血壓患者一旦發現原有的藥物不能有效降壓時,應該知道這是冬季血壓的正常反應。但當血壓持續升高在20毫米汞柱以上,不要自己盲目地調藥或停藥,請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以免用藥不當,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