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息肉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臨床表現最常見為異常陰道流血。無症狀婦女因其他症狀體檢意外發現子宮內膜息肉。年齡增長與激素補充治療是其高發主要原因。子宮內膜息肉惡變並不常見,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絕經後陰道流血常預示惡變的可能性。通過保守治療,高達25%子宮內膜息肉可以消退,特別是直徑<10 mm。
宮腔鏡下息肉切除術是治療的主要方式,而宮腔鏡息肉切除方式的不同,結果沒有顯著差異。有症狀的絕經後息肉患者需病理取材進行評估,不孕症患者去除子宮內膜息肉可以提高生育能力。若可在引導式操作下進行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盲刮是不被推薦的。宮腔鏡下切除息肉手術相關風險低。
子宮內膜息肉是子宮區域性內膜過度生長,數量可單個或多個,直徑從數毫米到數釐米,可分無蒂或有蒂。息肉由子宮內膜腺體,間質和血管組成。其發展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齡,高血壓,肥胖和他莫昔芬的使用 。子宮內膜息肉可無症狀,當出現症狀時,通常包括異常(包括絕經後)子宮出血以及不孕 。子宮內膜息肉惡變是罕見的,通常發生率為0%~12.9% ,且取決於研究人群。
【臨床表現】
子宮內膜息肉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因為許多息肉可無症狀導致其發病率不確切。據報道子宮內膜息肉患病率為7.8%~34.9%,取決於所研究的人群 。子宮內膜息肉的發展高危因素包括年齡,高血壓,肥胖及他莫昔芬的使用[3,4] 。年齡的增加似乎是子宮內膜息肉成文的風險指標。
子宮內膜息肉的患病率似乎在生育年齡期婦女中有所上升,但目前尚不清楚絕經後其患病率是否繼續上升或下降。眾所周知,證實上述問題的可靠證據是很難獲得的。子宮內膜息肉的發現似乎與其他良性疾病包括子宮肌瘤、宮頸息肉及子宮內膜異位症有所聯絡。
他莫昔芬的使用是婦女子宮內膜息肉發生發展的特定風險因素,II類研究報告指出其患病率高達30%~60% 。關於激素治療和子宮內膜息肉之間的最終關係的資料結果是矛盾的,正如一些研究報告指出使用激素治療的婦女子宮內膜息肉的發病率較高,然而其他研究結果剛好相反。一種具有高抗雌激素活性的孕激素以及使用口服避孕藥可能對子宮內膜息肉的發生發展產生保護作用。在低風險群體中左旋炔諾酮宮內節育器的使用作為子宮內膜息肉治療或防止其發展的療效尚未進行評估。
出現症狀的子宮內膜息肉婦女大多數表現為子宮異常出血,對於絕經前婦女近期這種情況已被分類為AUB-P(息肉因素性子宮異常出血)並被FIGO所認可 。絕經前子宮異常出血的婦女中10-40%可發現子宮內膜息肉[14,16,20] ,並且症狀輕重與息肉的數量,直徑及位置無 。
不孕婦女子宮內膜息肉的發病率似乎增加。一個大型的前瞻性試驗中包括1000例進行體外受精不孕婦女,子宮內膜息肉患病率為32% 。不孕婦女中子宮內膜息肉的高患病率表明子宮內膜息肉與不孕存在因果關係。然而,子宮內膜息肉與不孕的因果關係似乎在一個隨機試驗中已經被證實。
非典型增生和子宮內膜癌起源於子宮內膜息肉的情況雖然少見。但是前期的病例系列研究結果表明子宮內膜息肉的惡變率在0%~12.9%。
多數學者認為子宮內膜息肉惡變的風險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而絕經前婦女息肉惡變風險似乎很低。症狀(異常子宮出血)的出現已被確定為子宮內膜息肉可能惡變的風險指標。息肉大小也似乎是子宮內膜息肉惡變的風險指標之一 。報道指出其他已知的子宮內膜癌高危因素諸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能夠增加子宮內膜息肉惡變風險,儘管報道結果並不一致 。他莫昔芬的使用提高了內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宮內膜息肉惡變的風險。
對未經治療的子宮內膜息肉的發展過程和臨床預後的認識是有限的。在II類研究中,經過1年的隨訪子宮內膜息肉自然消退率為27% 。能夠自然消退的息肉往往比持續存在的息肉要小一些 。
識別子宮內膜息肉存在的指南
1、年齡增長是發生子宮內膜息肉最常見的危險因素(B級)。
2、對於患有子宮內膜息肉婦女,子宮異常出血是最常見的症狀(B級)。
3、不孕的婦女更有可能存在子宮內膜息肉(B級)。
4、子宮內膜息肉自然消退率高達25%,小的息肉更容易自發消退(A級)。
5、 如他莫昔芬類藥物可能誘發子宮內膜息肉形成(B級)。
年齡增加導致息肉惡變的情況是罕見的;子宮異常出血症狀和使用他莫昔芬卻增加息肉惡變的可能性(B級)。
盲檢
盲目擴張、刮宮或子宮內膜活檢對於診斷子宮內膜息肉是不準確的,即其特異性和陽性預測值為100% 。與宮腔鏡引導下活檢相比,盲檢的敏感性低至8%~46%,陰性預測值為7%~58% ,因此該項技術不應用於診斷。盲檢也可導致息肉破碎並且難於組織學診斷。
宮腔鏡引導下活檢
較其他診斷息肉的方法而言,宮腔鏡引導下活檢是最常見的,因為它是具有最高敏感性和特異性的保守措施 。單獨診斷性宮腔鏡只允許主觀評價病變的大小和特性,據報道相較於宮腔鏡引導下活檢而言,其敏感性為58%~99%,特異性為87%~100%,陽性預測值為21%~100%,陰性預測值為66%~99%[13,54,56,72,78,79] 。住院或門診患者診斷(和治療)方法的選擇依賴於儀器的可用性,病人的選擇和醫生的技術水平。
其他診斷方法
較於宮腔鏡診斷子宮內膜息肉而言[70]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具有較高的敏感性98%,但特異性低(34.6%)。電離輻射,含碘顯影劑和該項檢查導致患者的不適限制此項檢查用於子宮內膜息肉的診斷。磁共振成像系統,子宮內膜息肉可以顯示為宮腔內低訊號強度影被高訊號強度液所包繞,子宮內膜由T2加權磁共振成像顯示。較於超聲而言,其非常高的成本,有限的可用性及有限優勢妨礙這個技術常規應用。與陰道超聲相比,計算機斷層掃描甚至對比度增強的CT,由於其53%低靈敏性,臨床應用是有限的 。
子宮內膜息肉診斷指南
1、陰道超聲為子宮內膜息肉的檢測提供可靠的資訊,並應選擇其中適合應用的(B級)。
2、彩色或能量多普勒提高陰道超聲診斷子宮內膜息肉的能力(B級)。
3、宮內對比超聲的應用(有或無3D成像)提高了子宮內膜息肉的診斷能力(B級)。
4、盲目擴張、刮宮或活檢不宜用於子宮內膜息肉診斷(B級)。
【治療】
保守治療
鑑於大多數息肉是不惡變的,一種方法就是不加干預的期待療法。II類證據顯示約25%息肉可自發消退,並且與長度大於10毫米息肉相比,較小的息肉更容易消退。絕經後無症狀息肉是不太可能惡變的,與患者討論並告知後,可以選擇觀察保守治療。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對子宮內膜息肉的作用有限。雖然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可作為宮腔鏡切除術前輔助治療,但這必須考慮藥物成本、其副作用及單獨切除手術的優缺點。在這種情況下沒有資料支援使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治療。
使用某些型別的激素治療可能對息肉形成起到預防作用。據報道稱服用他莫昔芬婦女使用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器可以降低子宮內膜息肉的發生率。然而其用於息肉治療目前僅限於研究領域[85] 。
保守手術治療
在一項II類研究中,據報道稱盲目擴張和刮宮可以去除子宮內膜息肉為4/51(8%),而息肉鉗去除率提高到21/51(41%)。II-2和II-3類的研究表明,通過盲颳去除子宮內膜疾病的成功率少於50%,並且在許多情況下去除是不完全的[74,75,86-88] 。當宮腔鏡治療可行時,盲目刮宮不應該作為診斷或治療性干預措施。當子宮內膜息肉確診或被懷疑時,且宮腔鏡不可行,病人應轉換給予適當的治療方法。
宮腔鏡電切術
宮腔鏡息肉切除作為診斷和治療性干預是有效和安全的。宮腔鏡去除息肉的方法各式各樣;但是,這些方法卻沒有基於療效或成本的比較研究,方法的選擇與臨床醫生的培訓和熟練度有關。
宮腔鏡息肉電切術是常用且成本相對較低的。據報道稱,與息肉鉗利用視覺清除息肉相比,其視覺化和直接清除是有效的並且降低了複發率 。其他裝置包括雙極系統和宮腔鏡粉碎器,基於這些技術可用性、一次性使用成本和專用裝置,其可利用性是有限的。
很少前瞻性研究評估息肉切除術對於症狀改善的療效。關於這一問題I類研究表明,患有子宮內膜息肉的150名婦女接受宮腔鏡切除術並觀察6個月。儘管息肉切除後症狀顯著改善,如月經間期出血,但各組間月經失血量沒有明顯差異。
由於息肉切除術不累及子宮肌層,宮腔粘連的風險很低。I類研究報告指出宮腔鏡下息肉切除後宮腔無粘連 。
根治性手術治療方式
子宮切除術後無息肉復發及惡變可能性; 但它是一個成本較高,有著某種潛在發病可能性的重要外科手術。只有與病人討論該手術意義並且明確風險後,恰當地應用該項手術。對於保守和根治性治療方法沒有可比較的資料。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