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副主任醫師 高偉

  近年來隨著我國建築業和交通業高速發展,肘關節創傷性疾損傷發生率呈逐年增加趨勢,特別是高能量損傷疾病。肘關節恐怖三聯徵作為肘關節高能量損傷於上世紀末被臨床工作者重新認識和重視,由於治療後功能恢復較差,讓臨床醫生非常頭疼,1996年Hotchkiss將肘關節後脫位同時伴有橈骨頭和尺骨冠狀突骨折,稱為“肘關節恐怖三聯徵(terrible triad of the elbow) ,因為是高能量損傷,此類損傷多合併橈側韌帶或關節囊損傷,造成肘關節極度不穩定,給治療帶來困難。臨床最早對肘關節恐怖三聯症的認識只是停留在X線片上,即使現在部分基層醫院仍然只重視骨折移位,沒有重視肘關節穩定性恢復,治療後一般很難維持肘關節穩定性並有再脫位的傾向。後期出現肘關節肘關節不穩定、僵硬、異位骨化、尺神經卡壓、關節創傷性骨關節炎等併發症,甚至肘關節功能喪失。

  隨著對肘關節生物力學深入研究和尺骨冠狀突在肘關節穩定性中所起作用的逐步認識,結合臨床隨訪,發現肘關節得到良好的恢復,穩定性更重要。2002年Ring等和Pugh等對這一損傷型別做了詳細報導,探討了其治療方法和預後效果。肘關節三聯徵多發生於年輕人,是肘部嚴重的高能量創傷,由施加於上肢伸展位的縱軸方向壓縮和剪下暴力引起,屬於複雜肘關節骨折脫位的一種,高處墜落和車禍是常見原因。2003年O’Driscoll根據冠狀突骨折的部位、大小和損傷機制 ,提出了更詳細的O’Driscoll分型,對於恢復肘關節的功能和穩定性有更好的指導意義。O’Driscoll認為維持肱尺關節的穩定須具備個3條件,完整的關節面、完整的內側副韌帶前束和橈側副韌帶複合體。2005年張世民等在國內介紹了這一創傷骨科新概念。是肘關節三聯徵診斷及治療水平的革命性提高。2009年廖蘇平等通過臨床及生物研究,發現肘關節的動態穩定和靜態穩定中骨結構和軟組織支撐各佔50%。在諸多前輩的努力下,目前對這種損傷治療,大多學者認為,①冠狀突骨折有骨塊嵌頓或影響肘關節穩定性,給予經骨道內固定或鋼針、鋼板內固定。?通過橈骨頭骨折內固定或金屬假體置換以恢復外側柱穩定性;③修復外側副韌帶及相關結構及必要時修補內側副韌帶或應用可活動鉸鏈式外固定支架輔助固定。對於冠狀突骨折應用錨釘內固定或常規內側副韌帶的探查及修補仍需繼續探討。但診斷現一般稱肘關節三聯徵。

  我院從2008年開始,收治該類損傷病人17例,對其診斷及治療總結如下,①肘關節脫位,比較容易伴發冠狀突撕脫骨折,對於損傷較重,腫脹明顯者,必要時CT掃描,預防漏診。②肘關節脫位合併冠狀突骨折,復位後,仍有肘關節明顯不穩,選擇手術治療預後更好。③術中強調微創操作, 根據骨折型別分別採用合適的手術入路及內固定術式,不要剝離附著於骨塊的關節囊及軟組織,防止發生骨化性肌炎;該型別骨折多合併軟組織損傷,要二者兼顧,術中注意關節囊及內、外側副韌帶的修補,以加強肘關節的穩定性。④根據術中肘關節穩定性恢復,術後給予石膏外固定2-3周或可活動鉸鏈式外固定支架輔助固定,口服吲哚美辛,預防異位骨化。在醫生指導下早期行患肘自主或健側肢體輔助功能鍛鍊,避免肘關節術後各種併發症的發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