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慢性病患者來說,治療之外,平時的調理也很重要。食療藥膳是很常見的調理方法,對慢性病患者尤宜。慢性肝病的患者適合什麼樣的藥粥呢?文中見分曉。
肝膽氣鬱
常表現為右脅脹痛或隱痛,走竄不定,或引及右側肩背,胸悶喜太息,每因情志波動或飲食不當而誘發,舌紅、苔薄白,脈弦。
此類患者可以服用蜂蜜烏梅內金茶緩中止痛。
【製法】將雞內金100g煮湯代水,沖泡30g烏梅肉,同時調入蜂蜜25g。
或者服用佛手鬱金粥疏肝解鬱。
【製法】將佛手15g、鬱金12g、粳米60g一起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煮成粥後調味即可。
肝膽血瘀
常表現為脅痛日久,部位固定,痛如針刺,按之痛甚,右脅下觸痛或捫及痞塊,舌紫暗,脈弦。
此類患者可食用陳皮牛肉燉蘿蔔以調氣活血、滋補肝腎。
【製法】取牛肉1000g切塊,清水浸泡半小時後撈出,瀝乾水分。陳皮30g切絲,白蘿蔔500g切滾刀塊。取清水在鍋裡燒開,放入牛肉,待牛肉煮沸後,去上層泡沫,繼續煮到牛肉熟透,加入蘿蔔、陳皮,再用小火慢燉,蘿蔔煮爛後放入鹽、味精,吃肉喝湯。
肝膽溼熱
常表現為往來寒熱或高熱,脅痛脅脹,胸悶,納呆,噁心嘔吐,周身發黃,小便短赤,大便祕結,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此類患者可以服用茵陳玉米鬚湯清熱利溼。
【製法】將30g綿茵陳、30g玉米鬚加清水適量,煎煮後取汁。
或者食用玉米鬚燉蚌肉。
【製法】將50g玉米鬚裝入紗布袋,與200g左右蚌肉一起放入鍋內,加適量水,文火煮至爛熟。此藥膳具有利溼退黃、洩熱通便的功效。
肝胃不和
常表現為脘脅痞脹,食後為甚,納呆,嘔吐,噁心泛酸,噯氣,口黏,苔膩,脈弦滑。
此類患者可以自制雞內金粥健脾消食。
【製法】將5~6g雞內金用文火炒至黃褐色,研為細粉。先取100g粳米與適量白糖放入鍋內,加水800mL左右,煮至粥將成時,放入雞內金粉,煮沸即可。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