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副主任醫師 孟國明

  近視眼的形成與發展關於近視眼的形成,國際上已開展的研究分為兩種:

  1、遺傳,特別是在高度近視眼,遺傳已經比較確定,且已發現相應基因。

  2、對於中低度近視眼更多的是與環境有關,在中國以及其他亞洲地區,學齡兒童的發病越來越早、越來越高。環境、壓力包括周圍的生活習慣,還有很多基本的環境因素包括房子的亮度、教室的密度、接受自然光線的時間、書本的色彩和反光等等均與之有關。

  近視眼加重的原因主要是近距離工作,這是最為關鍵的問題,如何使發育期的兒童學業控制在眼睛能承受的一個範圍內。

  1、最近做的一些基礎研究顯示,大量近視眼是由於近距離工作導致的。

  2、很多家長拒絕給兒童配鏡,能拖就拖,這樣不能使之得到及時的矯治,也是近視眼加重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

  3、生活不科學,很多家庭都有中低度近視眼,稱之為家族聚集性:首先,沒有發現明確的較為固定基因位點。

  其次,這種家庭普遍愛吃甜食,不愛運動,喜歡閱讀和安靜的狀態。特別有父母親是近視眼的家庭,改變自己趨向愛好的生活環境非常重要。第三,家長在兒童發育期不應逼著其過早的學習,就像人挑水,小時候挑不了100斤水,等到長大了18歲肯定能挑動了。眼睛要18歲左右才能完全發育好,12~15歲之後也基本可以承擔現在的兒童閱讀量。此外,還包括今年爭論的燈光問題,以及兒童眼睛的功能不足問題:雙眼視功能中調節和集合的比例都是失調的、紊亂的,一行字正常人1秒鐘就念完了,甚至一目十行,但是視功能不佳的兒童看一遍沒看懂,越看越累,即所謂的視疲勞。近視眼的加重是其中很多未知的因素導致的,熬夜讀書、體罰等種種因素都加劇了兒童近視眼的進展。

  患兒處於一種壓抑狀態,大量的壓力使得整個自主神經系統紊亂,還有日夜顛倒,像夜間睡眠不足,所以這些因素都加劇了近視眼的進展。這次大會中教授提出要逐漸改變中國人的在校兒童體檢並提出應該有一項立法,讓15歲甚至18歲以下的孩子眼睛必須要經過醫師的檢測,而不是交給所謂的各種各樣的機構去檢測,此舉並非不讓社會力量介入,而是其中要有很高的科學技術含量,如屈光度,眼軸,角膜曲率,眼壓,睫狀肌麻痺(俗稱散瞳)等基本眼生物引數的檢測,避免誤認為只是一個視力的檢測。正因如此誤解,加上現在家長對孩子從小就追求完美,三歲兒童必須要看到成人的1.5,看不到就是弱視,就開始刺激孩子給孩子壓力,就像把近視眼發展的開關打開了,如打開了潘多拉魔盒,近視眼不停發展,最後無法控制,等兒童入學之後再做工作已經晚了。我們現在的研究發現,近視眼發展的主要時間是在小學前、幼兒園期間,甚至幼兒園之前,希望有更多人來關注這一重要問題。

  高度近視眼的危害戴眼鏡本身並不是一件多麼壞的事情,呼籲防控近視眼的原因是預防近視眼兒童在18歲停止發育的時候形成高度近視眼,這是很令人揪心的事情,因為已有很多不同年齡段的失明病例出現。近視防控的目標不是讓其不得近視眼,這是不需要控制的自然的比例,需要控制的是不能形成高度近視眼,不能任其發展到最後手術治療去除近視眼,這就像鴕鳥頭扎到沙漠裡。所以一定要有防控的概念,有意識地阻止高度近視眼的發展,包括減少作業量、改善燈光環境、改善飲食、改善生活習慣,有很多方式可以減少孩子的壓力,讓孩子健康愉快的生長,讓孩子迴歸童真等等都會減緩高度近視眼的進展。

  國際上高度近視眼的標準是800度,美國和我國都規定到600度。孩子只要近視眼不超過600度,只要不發生視網膜脫離就不必過度擔憂。超過600度會怎樣呢?

  有3個併發症是致盲的:

  1、視網膜脫離,多隱匿發生,大量經過高考後的學生上大學之後才被發現,但是這時候往往發生失明。而且高度近視眼多累及雙眼,已有大量事實依據顯示第二隻眼睛可能還會發生視網膜脫離。

  2、開角型青光眼,其眼壓表現為正常,中國人的眼壓平均值13mm Hg,歐洲人平均眼壓是16mm Hg,因此所謂10~21mm Hg正常範圍是沒有任何科學根據的,由於其在中國已經沿用了幾十年,所以很多家長和醫師都認為眼壓不超過21mm Hg就是正常的。但是,眼壓不超過16mm Hg的人中有50%會患有開角型青光眼,開角型青光眼導致的不可逆性失明是悄然進行。

  3、眼軸長度超過25mm,15歲以下超過25mm,18~20歲超過27或28mm,因為眼睛在不斷髮育,這種情況下患者到中老年時易發展至失明。這種失明或低視力可能被誤認為年齡增加所致,其實不然,這是近視眼性黃斑病變。高度近視眼的危害主要在這三個方面。

  如何預防近視眼在《臨床眼科雜誌》上教授和方嚴教授發表了一套共識,她表示希望褚教授能夠率領來做近視眼的防治。石一寧教授等在做一些文字性的基礎工作,並提供一些研究的資料,提出了三個層面、十道防線、十個措施十部曲,大概提了三個口號,這樣就使得整個防控比較系統。比如說三歲過100度近視眼應該怎麼去做都有相對應的措施,現在應落實相應的治療措施,這十套防控措施我們已經發表,將來也希望開展的公眾平臺能夠把它作為一個建議稿來完善。在已進行了的15~20年的基礎工作之上,通過大量的臨床研究發現這十個方面非常有效,確實能夠控制近視眼。但是,因為家長的跟隨性不好,醫師只能跟蹤3年、5年、10年,一代醫師是不夠的,一個患者最少需要隨訪50年,而眼科醫師只有25年到30年的工作壽命,所以一個醫師是完成不了的,應建立患者檔案,全網共享並進行多中心的聯合,才可能就把防範落到實處是有效的。有很多方法,全部都有相應的產品,當然這個需要醫師指導,不像藥物買回來就可以用,而且有相應的適應證,用錯了可能得到反效果,這是非常關鍵的。

  高度近視眼的處理關於高度近視眼如何預防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包括監測、隨訪、基本檔案、三大併發症如何預防,具體到藥物如何應用,比如眼壓的問題、改善微迴圈的問題、眼鏡佩戴的問題、OK鏡帶多長時間、膠原如何硬化等等都有非常好的對策。問題在於需要對患者進行隨訪,很多隨訪十年的患兒其視力控制的非常好,很多醫師都有這樣的經歷。所以希望家長採取的方法正確,跟著孩子的變化不斷調整,每三個月、半年、一年進行調整需要非常大的耐心,直至18歲。但高度近視眼不是,進入18歲才開始進入災難期。教授說,從每20年間隔的觀察,到每5年的觀察,現在我們進行每年的細緻隨訪研究,發現可以根據每一年近視發展的特點而採取針對性措施,能夠及時預防高度近視眼的併發症,讓患者減緩失明速度或不失明。高度近視眼超過1000度,眼軸超過28mm,通常在45歲就會出現失明,很多患者的視網膜整體都存在萎縮,對此我們都非常痛心。對於高度近視眼,我們在兒童期間每3年設定一個防線,18歲以後每5年確定一道防線,我們設定了大約15道防線,每一期都有各自的特點。這需要大量的資料,每週教授都會花大量時間瀏覽文獻和整理文獻,親力親為就是要弄明白到底怎樣才能使國人享受到世界頂級科學帶來的福祉,這也是很多眼科醫師一直在做的工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