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主任醫師 劉東光

  偶然聽說一位年輕的患者因罹患癌症,在我們國家最好的腫瘤醫院做了一次徹底的、“滿意”的手術,手術後10天與世長辭。讓我得空思考手術的破壞與修復。的確,手術可以割除腫瘤,同時,也給正常組織、器官造成創傷和破壞。因此,手術是把“雙刃劍”。

  那麼,如何利用好手術這把“雙刃劍”呢?

  就前面所述的這個案例,事後我們思考,儘管我們的手術符合“指南”所描述的滿意的手術標準,但是,結果是病人並沒有從“滿意”的標準手術中獲益,而是沒有能夠承受住手術的創傷,或者說沒有承受住手術的破壞性地打擊。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局,關鍵在於手術的決策出現了問題。

  那麼,影響手術決策的因素有哪些呢?

  手術者的理念是主導因素,還是上述案例,在該例手術中,手術者的思考可能是這樣的。患者年輕,按照“指南”首次手術的徹底程度與患者的預後有密切關係,為了患者能夠獲得更長的預期壽命,手術就必須儘可能徹底清除病灶,為了徹底切除病灶,不惜切除種植病灶的正常組織和臟器,這也是符合手術治療原則的。所以,手術者直到把所有沒有達到標準的病灶都切除,方才罷休。也正是因為患者年輕,手術這一關挺過來了,仍然沒有挺過術後併發症的關口。因此,手術中還要考慮到受術者的承受力。換句話說,腫瘤作為手術的目標,切除腫瘤不是目的,僅僅是手段,目的是阻止疾病的發展,讓患者逐步恢復到罹患疾病前的狀態。

  手術者的知識是關鍵因素,手術者至少應知道受術者需要做什麼樣的手術更合適,否則,就會出現南轅北轍的結果。這個不難理解。

  手術者的技能是決定因素,最終的手術方案的落實在於手術者能否做到,侷限在手術者的技能範圍內。

  可見,手術者的理念是方向,知識是護航,技能是工具。如果方向錯了,走的越遠離目的地越遠;只有方向對了,再選擇合適的、安全的交通工具,才能事半功倍地達到目的地。話句話說,技能越高,正確的理念顯得就越為重要,一旦方向選擇錯誤,高技能的手術者如同脫韁的“野馬”極速遠離目標,難以懸崖勒馬!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