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_老人家關節痛怎麼緩解
生活中不少老人總是出現關節疼痛的問題,這給老年人們帶來了許多不便之處,那麼這些關節疼痛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都有哪些影響?該怎麼辦呢?
關節疼痛究竟是怎麼回事?
1、骨刺
骨刺型膝關節疼痛,關節因種種原因造成軟骨的磨損、破壞,並促成骨頭本身的修補、硬化與增生,形成骨刺,這是引起膝關節疼痛的重要方面。如果遇到關節疼痛這種情況,首先要做到儘可能地保暖,可以採用一些熱敷的方法,其次就是降低患者的運動量,讓疼痛的關節得到適當的休息。
2、關節滑膜炎
由於外傷或過度勞損等因素損傷關節滑膜後會產生大量積液,使關節內壓力增高,導致關節疼痛、腫脹、壓痛,並有摩擦發澀的聲響。比如膝關節主動極度伸直時,特別是有一定阻力地做伸膝運動時,髕骨下部疼痛會加劇。在被動極度屈曲時,疼痛也會明顯加重。
3、軟骨損傷
主要是膝關節的半月板損傷,當膝關節微曲時,如果突然過度內旋伸膝或外旋伸膝(例如踢足球運動中,彎小腿轉身踢球的動作),就有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損傷會有明顯的膝部撕裂感,隨即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走路跛行、關節活動時有彈響。
4、關節炎
專家說:老年人膝蓋疼一般常見的關節炎,由於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等關節炎症都會有關節疼痛的表現。其治療方法根據不同的炎症選擇不同的用藥。如風溼性關節炎,常用一些祛風溼、溫通經脈的藥物。關節長時間受涼和巨大的溫差是導致膝關節疼痛。尤其在秋天,冷暖交替之際,低溫或巨大的溫差會導致肌肉和血管收縮,引起關節疼痛。
5、骨質疏鬆
此病多半是由於患者的年齡增長後其骨鈣的流失量增加、性激素的分泌減少、運動量不足、濫用激素類藥物或鈣的攝入量減少等原因引起的。由骨質疏鬆引起的骨關節疼痛多發生在胸椎和腰椎關節。這是因為人們在患了骨質疏鬆以後,其胸椎和腰椎的骨小樑會發生萎縮,導致椎體和椎關節變形,從而引起疼痛。這種疼痛可向腰背部的肌肉擴散。
老人關節疼痛怎麼辦?
1、為關節“減負”
研究證明,肥胖者患雙膝關節炎的危險性比正常體重者高18倍,但只要保持正常的體重的話,就可以將關節炎的發病率降低很多。引起在平時的生活中,必須要注意控制體重,對於一些含脂肪含量比較高的食物應該儘量少攝取。
2、注意勞逸結合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是強身健體的主要措施。臨床上,有些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雖然基本控制處於疾病恢復期,往往由於勞累而重新加重或復發,所以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
3、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
有一些患者是由於精神受刺激,過度悲傷,心情壓抑等而誘發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後,情緒的波動又往往使病情加重。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對本病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維持集體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
中老年人的膝關節疼痛,大多屬於原發性骨性關節炎,除與關節本身的老化,關節過勞損耗有關外,與平時膝部的活動過少、血液迴圈交叉、受寒受潮以及體型肥胖等因素也有密切關係。
膝關節是人體主要的承重關節,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器官功能的逐漸減退,關節腔黏液分泌減少,關節軟骨幹燥,逐漸磨損、變薄,關節骨質增生,加之關節周圍的肌肉生理性萎縮,韌帶彈性減弱,膝關節的活動能力逐漸減退。
隨病情發展可逐漸出現始動痛、負重痛,無活動痛、夜間痛、休息痛。疼痛可因活動過多或天氣變化而加重。膝關節可出現畸形,或因關節積液而出現關節腫脹。同時伴有關節活動障礙,關節活動時有響聲、有摩擦感。X線片可見關節間隙變窄、內外間隙寬窄不等或消失,髁間嵴邊緣及髕骨下級骨刺形成,個別可見關節內遊離體。
膝關節痛的日常保健原則是及時休息,防止過勞,少負重,長活動,注意防止對膝關節的進一步磨損,避免長時間頻繁上下樓、跑步、爬山等對膝關節,磨損較大的運動,避免跌打扭傷;膝關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冷、超時的刺激,身體過於肥胖者應減輕體重,必要時可選擇使用柺杖幫助分擔雙膝負重。
在日常工作中儘量減少關節負重,可以練習打太極拳等輕柔緩和的活動,儘量避免半蹲位體位。可適當進行膝關節的功能鍛鍊,尤其是股四頭肌的鍛鍊,當然,要保持膝關節在不負重或少負重的情況下進行。
另外,有條件的話,可以經常游泳,因為游泳時身體和地面基本平行,全身關節肌肉都能在不負重的情況下得到很好的放鬆,還能使心肺功能得到提高,但游泳時應注意水溫要適宜,運動強度也不要超過身體可承受的水平。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