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平日裡菸酒不離手,但自我感覺身體“挺好”,家裡有親戚因胃癌去世,自己也去醫院做了胃鏡,結果顯示:萎縮性胃炎。老王聽說這個病會癌變,為此非常擔心,反而出現了上腹痛,餐後脹氣的症狀。
其實老王的萎縮性胃炎不是一天兩天就得來的,為什麼檢查之前沒感覺有什麼異樣,知道結果後反而症狀明顯?這裡很大部分因素是過度擔心導致的,不少不明真相的萎縮性胃炎患者常常也在檢查結果出來後憂心忡忡。
萎縮性胃炎不必當作“洪水猛獸”,理性認識、科學治療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胃黏膜上皮遭到長期的反覆損害,導致黏膜固有腺體萎縮、消失的一種疾病,是一種慢性胃炎。
症狀
部分病人可以沒有症狀,僅有鏡下萎縮的表現,部分病人可能會有上腹部飽脹、不適或疼痛,餐後較明顯,同時伴有其它消化不良症狀如噯氣、反酸、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非特異症狀。
萎縮性胃炎分兩類
慢性萎縮性胃炎分自身免疫性(A型)和多灶萎縮性(B型)兩種。
自身免疫性萎縮性胃炎顧名思義,由自身免疫引起的胃體胃炎發展而來,萎縮性改變主要在胃體。
多灶萎縮性胃炎的病變位置主要胃竇,呈多灶性萎縮,多由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發展而來,是萎縮性胃炎最常見的型別。
正常胃粘膜表面光滑、粘液覆蓋、皺襞豐富一般呈談粉紅色。而典型萎縮性胃炎患者內鏡下可發現胃粘膜顏色變淡、粘膜變薄、粘膜皺襞減少或消失、粘膜下血管透見、表面粗糙不平,呈顆粒狀或結節狀等表現。胃鏡和病理檢查可以確診,其中以病理結果為診斷的金標準。
顯微鏡下可以將萎縮性胃炎分為:腺體萎縮、腸上皮化生及非典型增生(異常增生)三種情況,嚴重程度依次為輕、中、重度。大多數資料表明,輕、中度萎縮是可逆的,而重度萎縮可逆性很小。
報告中常見腸上皮化生是什麼意思
正常情況下胃黏膜腺體中是沒有腸上皮的,若出現了不應有的小腸或結腸的腸腺就是發生腸化生,可以認為是胃粘膜萎縮的結果。腸化越多,萎縮程度也就越重。
腸化又分為小腸型、結腸型、完全性(腺體分化成熟)、不完全性(腺體分化不成熟)四種類型,其中只有第四種不完全性結腸型腸化與癌關係密切,而前三種與癌無明顯關係。
與胃癌的關係:有關聯但不必過度緊張
對胃癌癌變過程中病理學研究,發現癌變的細胞是胃黏膜細胞從正常-衰老-增生-不典型增生-癌變演變而來;胃癌周圍常能見到嚴重萎縮灶和不典型增生;萎縮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是目前比較明確的胃癌癌前病變;
目前認為:
一、萎縮性胃炎雖可癌變,但癌變率很低,不能籠統地說萎縮性胃炎就是胃癌的癌前疾病,癌變風險大小主要看是否出現不典型增生及程度。
二、對萎縮性胃炎伴有不完全性結腸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者要重視,並要定期隨訪,對完全性小腸化,因其無重要臨床意義,故無需緊張。
三、為了監視病變的動態變化,要定期複查胃鏡。具體隨訪時間應該視個體因素和治療情況等決定。建議複查的時間,一般萎縮性胃炎3年1次;伴不完全性結腸型腸化或輕度不典型增生者1年1次;伴中度不典型增生者3個月左右1次。
四、對重度不典型增生,應按癌變對待,可予內鏡下完整切除或手術切除。
看到這裡,患者朋友心裡就有數了,部分萎縮性胃炎可能成為胃癌的前奏,但轉變為胃癌的只是極少數。所以檢查結果為重度萎縮性胃炎也不必緊張、悲觀,只要認真治療,採取綜合療法,也能使病情好轉或痊癒。
堅持規範治療與複查萎縮性胃炎發展成胃癌概率非常低,且定期複查才能在癌前病變期就進行及時處理,就避免了癌變出現了自己都不知道的懊惱,正規診治與複查才是消除憂慮的最好方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