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慢乙肝抗病毒藥有兩類:需要注射的長效干擾素和口服的核苷類藥物。前者實現e抗原血清學轉換和表面抗原清除的機會較大,如治療有效48周後可長期停藥,不過干擾素需要注射治療,很多病友對治療期間的區域性或全身不良反應有很大顧慮。核苷類藥物與干擾素不同,這類藥物僅需要口服,比較方便,而且總體而言不良反應較少,因此更容易被病友接受。
不過,核苷類藥物治療也有它的侷限:需要長期治療,而且,隨著核苷類使用時間的延長,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會出現,病友們應該有所瞭解,不能覺得只要每天服藥就高枕無憂。
長期核苷類藥物治療面臨的問題有兩個主要方面,一是耐藥,二是不良反應。核苷類的作用機制是直接抑制乙肝病毒複製,具體的機制比較複雜,簡而言之,乙肝病毒是一條很長的脫氧核苷酸鏈,它會在聚合酶的幫助下不斷複製,核苷類藥物可以阻斷這個酶的作用,從而抑制病毒複製。剛開始服藥後,這種作用可以很好的發揮,但在藥物的壓力下,乙肝病毒會逐漸發生變異,逃避藥物對聚合酶的影響,也就是發生耐藥變異。
顯然,由於這種機制,耐藥難以避免,不過不同的核苷類藥物耐藥發生率存在差異,其中目前應用最大的拉米夫定的耐藥的可能性最高。一旦發生耐藥變異,原本有效的核苷治療失效,轉氨酶和病毒水平都會重新升高,有可能造成疾病的加速進展。為了避免耐藥變異後疾病進展,服口服藥以後要堅持隨訪,及早發現問題,採用聯合治療或者換藥的方案,而且在變更治療方案時,應注意避免交叉耐藥、多重耐藥等更復雜的問題出現。
對於核苷類長期治療的安全性問題,也切不可大意。雖然口服核苷類藥物總體而言安全性良好,但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安全性也會成為問題。核苷類主要從腎臟排洩,因此,在核苷治療後應監測血清肌酐水平、腎功能等指標。有研究顯示,阿德福韋連續使用4-5年,一部分人會出現腎毒性。另外,阿德福韋和替諾福韋還有可能引起患者骨密度下降,替比夫定會引起橫紋肌疾病等。
總之,核苷類藥物需要長期治療,選擇這一治療方案後,要有耐心,一方面堅持用藥,另外一方面要做好定期複查,及早發現問題,儘早處理,保障療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