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腦梗死發生於腦深穿通動脈(或其他微小動脈)的缺血性微梗死(或軟化灶),經慢性癒合後所形成的不規則腔隙,是老年人的常見病,高發年齡組在60~70 歲。男性多於女性,為女性的2~6 倍。白天發病者居多,多數無明顯誘因,常見於亞急性和慢性起病,症狀一般於12h 至3 天達到高峰。一般症狀有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眩暈、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抽搐、痴呆,無意識障礙,精神症狀少見。
疾病病因
高血壓
高血壓是本病最主要的直接病因,尤其是慢性高血壓超過21.3/12.7kP(160/95mmHg)時。高血壓在腔隙性腦梗死病人中的發生率為45%~90%。且舒張壓升高對本病的影響作用更明顯。高血壓導致腔隙性腦梗死有2 種可能機制:
①持續性的高血壓作用於腦的深穿通動脈或其他微小動脈壁,使血管滲透性增高,凝血功能亢進而抗凝功能減弱,導致微血管壁節段性脂肪透明變性、纖維蛋白壞死及微動脈瘤等改變,致使小動脈阻塞、微栓塞形成。
②持續性高血壓使腦的基底動脈拉長,深穿通動脈移位,血管扭曲,側行血流進一步減少而發生缺血性微梗死。
動脈硬化
腔隙性腦梗死與動脈硬化緊密關聯。Fisher 用連續切片方法觀測證實基底節、內囊區腔隙病灶的供血動脈有嚴重的腦動脈硬化改變,即節段性的動脈結構破壞、纖維素樣壞死或血管壞死。其他學者也發現髓質動脈中明顯的改變是管壁的透明樣增厚,並血管管腔的狹窄,各腦區腔隙性梗死的頻度與動脈硬化的程度成正比。
糖尿病
眾所周知,糖尿病可導致遠端肢體、腎臟、視網膜、周圍神經和腦神經的小動脈梗死性病變,但糖尿病對腦的小血管病變的作用尚未明確定位。流行病學的調查結果表明,糖尿病是卒中的危險因素之一,但尚缺乏糖尿病和腔隙性腦梗死有聯絡的證據。Mast 等的研究也僅確認糖尿病與多發性的腔隙性腦梗死有關,而與單發的無關。不過糖尿病時血的凝固性和黏度的增高、血小板黏附性的增強,無疑可加重腦的深穿通支動脈的血流供應對腔隙性腦梗死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栓子
⑴心源性栓子:風溼性心臟病或非風溼性心臟病的附壁栓子脫落。
⑵動脈源性栓子:包括有或無潰瘍的動脈粥樣硬化、纖維肌肉性血管病、夾層動脈瘤的血栓脫落。尤其是升主動脈、頸動脈中粥樣硬化斑脫落形成的栓子,是引起腔隙性腦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已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
其他因素 高脂血症、高黏血癥、吸菸、飲酒和腦區域性血流改變等因素對腔隙性腦梗死的發生也有一定影響。
臨床特點
一般症狀有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眩暈、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抽搐、痴呆,無意識障礙,精神症狀少見。主要臨床體徵為舌僵、說話速度減慢,語調語音變化,輕度的中樞性面癱,偏側肢體輕癱或感覺障礙,部分錐體束徵陽性,而共濟失調者少見。
臨床型別
單純運動性輕偏癱
最常見,佔40%~60%。主要特徵為客觀檢查無感覺障礙、視野缺損、失語、失用或失認;而僅有一側面部和上下肢無力或不完全性癱瘓。病灶可發生在內囊、腦橋、大腦腳、基底節、大腦皮質、放射冠等處。常於2 周內恢復,但易復發。
純感覺性卒中
無肌力障礙、眩暈、複視、失語及視野缺損,而僅有一側面部及上下肢的偏身感覺障礙。病灶位於丘腦腹後核,通常為大腦後動脈的丘腦穿通支梗死所致。少數病例可由脊髓丘腦束、丘腦皮質束的病灶所致,也可因病灶侵及整個丘腦的外側及內囊後肢的放射冠而引起。常於數週內恢復。
感覺運動性卒中(SMS)
表現為一側頭面部、軀幹及上下肢感覺障礙和麵、舌肌及上下肢的輕癱。無意識障礙、記憶障礙、失語、失認和失用。以往認為此型較少見,國內外文獻報告僅次於PMH。其病灶位於丘腦腹後外側核和內囊後肢,通常由大腦後動脈的丘腦穿通支或脈絡膜後動脈閉塞所致。預後良好。
共濟失調性輕偏癱
表現為病變對側的輕偏癱和小腦性共濟失調,且下肢重於上肢,有時伴有感覺障礙、眼球震顫、辨距不良、構音障礙、向一側傾倒。病灶發生在腦橋基底部或內囊,放射冠、小腦等處也可發生。常於數週內恢復。
手笨拙綜合症
表現為明顯的構音障礙、吶吃、吞嚥困難,一側手輕度無力及精細運動障礙等共濟失調,並可伴有同側中樞性面、舌癱,反射亢進及病理徵陽性,行走時步態不穩,但無感覺障礙。本型病前無TLA,起病急,症狀迅速達高峰。病灶位於腦橋基底部的上1/3 和2/3 交界處或內囊最上部分的膝部。
腦梗塞屬中醫中風的範疇,中風根據病情輕重和病位的深淺沿用《金匱要略》的分類方法辨中經絡還是中臟腑。腦梗塞發病過程中一般無神志改變,表現為不經昏僕而突然發生口眼沸薄⒂鋂圓煥肷聿凰斕戎適糝蟹韁芯紜V幸獎嬤じ1993年衛生部制定釋出《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有關中風中經絡的辨證方法,分為肝陽暴亢、風火上擾證;風痰瘀血、痺阻脈絡證;痰熱腑實、風痰上擾證;氣虛血瘀證;陰虛風動證等五型。在腦梗塞急性期以前三型更為常見。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