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功能性便祕的臨床診斷
根據病史及體格檢查就可診斷。
好發於3個階段:
⑴嬰兒期:從乳汁餵養過渡到奶粉或新增固體輔食後,大便變得堅硬。
⑵幼兒期:要求排便訓練時,他們試圖控制排便但發現排便有疼痛。
⑶幼兒園階段:不喜歡在學校裡排便。
功能性便祕時如強行進行直腸指檢會引起病兒強烈的恐懼和不良的行為反應。
小兒功能性便祕的治療
治療目的:通便。軟化糞便質地、解除便祕引起的不適、恢復腸道正常運轉與排空、建立正常的排便規律及排便行為。
1、基礎治療
2、藥物治療
3、心理行為療法
4、生物反饋治療
基礎治療
治療作用、預防作用、防止停藥後復發
合理飲食:增加膳食纖維(水果、蔬菜及粗糧)的攝入,並達到一定量;
足量飲水:成人每日需額外飲水1500ml;
增加活動量:少玩電腦遊戲、少看電視。
排便習慣訓練: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以建立正常的排便規律;
家庭教育
功能性便祕是兒科非常常見的問題,能得到安全和有效的治療,但需要時間。
功能性便祕不會危及生命,消除其顧慮,讓其對治療充滿信心。
過早的進行排便訓練並不一定能較早的控制排便。要停止排便訓練直至對排便疼痛的恐懼消失,並願意進行排便訓練。及時排空直腸內的糞塊,保證無痛性排便。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