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基本概念與分類
脂肪肝(liver steatosis and fatty liver)是一種病理學概念,係指肝內脂肪含量超過肝溼重的5%,或肝活檢30%以上肝細胞有脂肪變且瀰漫分佈於全肝。根據肝細胞內貯存脂滴的大小,分大泡型和小泡型脂肪肝,類脂質沉積病屬於特殊型別的小泡型脂肪肝。通常所述脂肪肝主要指慢性瀰漫性大泡型為主的脂肪肝。
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為一種臨床概念,係指病變主體在肝小葉,以瀰漫性肝細胞大泡性脂肪變為病理特徵的臨床綜合徵,病理上包括單純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三種類型,臨床上則根據患者有無過量飲酒史,分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s, A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Wilson病等亦可導致肝脂肪變,但因其病變主體在匯管區,有特定疾病命名,不屬於普通脂肪性肝病的範疇。
病因學
脂肪肝的病因和誘因眾多。
1、營養因素:如肥胖、惡性營養不良、飢餓、惡液質、全胃腸外營養、重度貧血。
2、化學因素:包括黃磷、砷、銅、苯、四氯化碳、氯仿等工業毒物;四環素、丙戊酸鹽、乙胺碘呋酮、環已哌啶、皮質類固醇、雌激素、核苷類似物和抗有絲分裂類藥物,以及慢性酒精中毒。
3、內分泌代謝因素: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妊娠、Cushing氏綜合徵。
4、遺傳因素:包括Wilson病、乏β脂蛋白血癥、半乳糖血症、糖原累積病等。5其他:包括HCV或HDV感染,炎症性腸病、胰腺疾病、艾滋病。
其中,肥胖、2型糖尿病、酗酒是當前脂肪肝的主要病因。但仍有20%的脂肪肝病因難以明確。
臨床表現
脂肪肝的臨床表現主要與其病因、病理型別及其伴隨疾病狀態有關。包括脂肪肝本身所致的症象、原發基礎疾病的表現,以及脂肪肝的併發症,特別是脂肪性肝硬化和肝癌的表現。脂肪肝好發於中老年、男性。起病隱匿,臨床症狀輕微且乏特異性,有時症狀缺如。無痛性肝腫大發生率75%以上。脾腫大的檢出率低於25%。部分患者偶感肝區隱痛、腹脹、疲乏無力、納差、不適。
酒精性肝病的臨床表現一般重於NAFLD,但肥胖症、空迴腸短路術後以及某些藥物所誘發的亞急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臨床表現明顯,半年內迅速發生失代償期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局灶性脂肪肝由於病變範圍小,臨床表現多不明顯。
實驗室改變
迄今尚無理想的定性和定量反映脂肪肝有無及其程度的實驗指標。
慢性脂肪肝ALT、AST、ALP、GGT和總膽汁酸等可輕度升高,轉氨酶升高一般不超過2~4倍正常值上限,血清膽紅素、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時間多正常。如果血清轉氨酶持續升高或明顯異常則提示脂肪性肝炎,膽紅素升高和PT延長反映脂肪性肝炎病情嚴重。血清纖維化指標的聯合檢測可反映是否已併發脂肪性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營養過剩性脂肪肝血清AST/ALT2,AST、GGT和MCV顯著升高,以及糖類缺乏性轉鐵蛋白與總轉鐵蛋白比值升高。此外,血清銅蘭蛋白和肝炎病毒的血清免疫學和分子生物學指標的檢測有助於脂肪性肝炎與Wilson病及乙肝和丙肝的鑑別診斷。
預後與轉歸
急性小泡性脂肪肝的預後與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相似,病死率高達60%。慢性大泡性脂肪肝的預後相對較好,非酒精性脂肪肝又比酒精性脂肪肝預後要好。酒精性脂肪肝可直接通過中央靜脈周圍纖維化或酒精性肝炎進展為失償期肝硬化,多數患者在5~10年內死於肝病相關併發症,偶亦死於脂肪栓塞、低血糖和重症胰腺炎。局灶性脂肪肝對健康無危害。肝炎後脂肪肝的預後主要取決於病毒性肝炎本身的程序,但同時合併的肥胖、糖尿病可促進其肝病進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