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正越來越明顯地威脅著人的健康,它不僅擾亂血糖、血脂和血壓的調節,更帶來呼吸睡眠暫停綜合症、心腦血管意外等疾病的高發。美國人有65%屬於肥胖,而美國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中,有90%是體重超標的,可見,肥胖與糖尿病的關係密不可分。
眾所周知,糖尿病的治療有著名的“五駕馬車”學說。即健康教育、飲食控制、體育運動、血糖監測和藥物治療。近30年間,一種新的糖尿病治療方式――手術治療正日臻完善,為越來越多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帶來福音。
手術治療糖尿病純屬偶然發現。國外學者在對病態肥胖的患者進行胃旁路手術後發現,術前合併糖尿病的患者在術後血糖水平有明顯改善,有的甚至不再需要繼續服用降糖藥物。起初人們認為是體重減輕導致了胰島素敏感性增加,使得糖尿病患者病情緩解。隨著科學研究的發展,學者們發現,胃腸道記憶體在眾多的內分泌激素,它們參與血糖血脂代謝的調節,胃腸手術以後,胰高血糖素樣肽、脂聯素、胰島素受體等激素數量增加,它們的降糖效應明顯增強。
比如,有19名糖尿病患者因為胃潰瘍或者胃癌接受了部分胃切除手術。術後10名患者血糖降至正常,剩下9名患者的胰島素用量也大大減少,這樣的降糖效應一直持續到手術後5年。除此以外,高血壓病術後緩解率43-83%,血脂紊亂改善59-97%,體重減輕47-70%。可見,並非以減重為目的的手術治療亦能使糖尿病得到更好的控制,這為糖尿病的手術治療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這類手術習慣上成為減重手術,主要包括胃捆綁成形術、胃旁路手術、膽胰轉流術等等,手術風險小,術後併發症發生率低,術後長期生活質量提高。美國是肥胖大國,以體重指數MBI(體重Kg / 身高2m)計算,介於30-35之間為輕度肥胖,35-40之間為中度肥胖,超過40為重度肥胖。如果MBI超過45,那麼期望壽命會縮短8-13年。僅2007年一年間,美國就有接近20萬人接受了減重手術。
為此,2008年,美國臨床內分泌醫師協會、肥胖與代謝病協會等聯合頒佈了減重手術指南,明確規定可以應用於藥物控制不佳的、MBI超過35的2型糖尿病患者。
而中國人肥胖以腹型肥胖為主,分級標準亦不同於美國,BMI介於26-28之間為輕度肥胖,28-30之間為中度肥胖,超過30為重度肥胖。2010年中國糖尿病手術治療高峰論壇暨專家共識大會提出,BMI超過24,糖尿病病程小於10年,年齡不超過65歲,藥物控制不佳的患者可以接受糖尿病手術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的手術治療並非一勞永逸,手術過後仍需要接受內分泌醫師、營養師和康復師的指導,在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規律飲食的的前提下,可以不用藥物或使用較少的藥物達到長期控制血糖、改善代謝紊亂和減少遠期併發症發生的目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