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副主任醫師 陳永漢

       脊髓空洞症最初是麻木,後就開始變形,知覺逐漸消失,開始還可以走動,隨後就會癱瘓在床,身上某些地方由於常年臥床不起已經破了,整個身體瘦弱不堪。如何治呢?

  可選擇性作手術治療,如椎板切除減壓、脊髓空洞與蛛網膜下腔分流術、枕骨大孔減壓、第四腦室出口矯治術等。由於一般保守治療不能夠延緩病情的進一步發展。由於頸枕交界部失去了腦脊液的緩衝作用,頸部的不經意受傷,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如肢體癱瘓、呼吸驟停甚至死亡。因此手術是治療脊髓空洞的重要手段。脊髓空洞常常是相關原發性疾病的繼發表現形式,正確的治療原發病後脊髓空洞就會自行消失。

  脊髓空洞症的手術治療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進行顱頸交界區的骨性和膜性減壓,矯治畸形,防止病情繼續發展或惡化;另一部分是空洞分流術,即作空洞造瘻或置管分流,解除空洞對脊髓的壓迫以緩解症狀或防止病情進展。通常伴有小腦扁桃體下疝的脊髓空洞症都要做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根據情況選擇。通常情況下我們要首先解除患者的病因,首次手術一般情況下不行空洞分流,因為多數患者在解除病因後空洞會自行消失。空洞分流作為解決患者疾患的進一步方案。

  目前應用微創小切口(長約4-6釐米),應用微創器械,小骨窗(2X3釐米大小)治療小腦扁桃體下疝伴脊髓空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微創手術完全不同於常規的大手術,微創手術在顯微鏡的輔助下完成硬腦膜內的各種操作,如分離小腦扁桃體與腦幹之間的粘連,解除第四腦室中間孔的梗阻,手術中損傷周圍重要結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是很少出現生命危險。

  空洞分流術:通常指在空洞較明顯的部位將空洞切開,使之與蛛網膜下腔或胸腔相通。通常應用“T”型管行空洞-胸腔分流,這種分流能夠保持一定的腦脊液勢能梯度,較好的完成了空洞分流。這種分流能夠較好的避免空洞-蛛網膜下腔分流所致的粘連梗阻,進而使手術的成功率明顯提高。

  現在的“微創、侷限、充分減壓”手術理念及個體化的治療能夠最大限度的解除患者疾患。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