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動脈瘤是由於區域性血管異常改變產生的腦血管瘤樣突起。動脈瘤破裂出血常致病人殘廢或死亡,倖存者仍可再次出血。
年齡分佈
主要見於中年人(30~60歲),青年人較少。
形態和大小
動脈瘤按形態大致分為囊狀(包括球形、葫蘆形、漏斗形)、梭形及壁間動脈瘤三種。
發病率
動脈瘤居於腦血管意外病人中的第三位,僅次於腦血栓形成及高血壓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約34%由動脈瘤造成。
顱內動脈瘤的病因
動脈瘤形成的病因,概括有以下幾種:先天性因素、動脈硬化、感染、創傷、腫瘤等。
臨床表現
1、臨床分級
Hunt及Hess將顱內動脈瘤病人按照手術的危險性分成五級:
I級 無症狀,或輕微頭痛及輕度頸強直。
Ⅱ級 中度至重度頭痛,頸強直,除有顱神經麻痺外,無其他神經功能缺失。
Ⅲ級 倦睡,意識模糊,或輕微的灶性神經功能缺失。
Ⅳ級 木僵(Stupor),中度至重度偏側不全麻痺,可能有早期的去腦強直及植物神經系統功能障礙。
V級深昏迷,去腦強直,瀕死狀態。
若有嚴重的全身疾患如高血壓、糖尿病、嚴重動脈硬化、慢性肺病及動脈造影上有嚴重血管痙攣要降一級。
2、症狀與體徵
小而未破裂的動脈瘤無症狀。顱內動脈瘤的症狀可分為三類:出血症狀、局灶症狀及缺血癥狀。
診斷
動脈瘤破裂前多無症狀,診斷較為困難。持續的限局性頭痛應追查原因,其中有些原因可能是動脈瘤。只有發生出血或有某些局灶體徵時,例如,一側動眼神經麻痺才會懷疑到動脈瘤,而進一步作各種檢查。
1、腰椎穿刺
懷疑蛛網膜下腔出血時,可行腰穿檢查。腦脊液多呈粉色或血色。腰穿前應首先確定病人是否有顱內壓增高及腦疝存在。
2、顱骨X光平片
對1/3的巨型動脈瘤患者的診斷有一定參考價值,可發現動脈瘤的鈣化及由於瘤壁壓迫造成的骨質侵蝕。
3、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
近年來CT技術的發展提高了對直徑在5mm以上動脈瘤的檢出率,直徑在5mm以上的動脈瘤經造影劑強化後即有可能被CT發現。CT對確定出血範圍、血腫大小、腦梗塞情況都很有用。血腫部位有助於出血動脈瘤的定位。
磁共振掃描(MRI):能顯示出動脈瘤與周圍重要結構的細微關係。
4、體感誘發電位檢查
刺激正中神經時記錄體感誘發電位。
5、多普勒超聲檢查
對術前頸總動脈、頸內動脈、頸外動脈及椎一基底動脈的供血情況,結紮這些動脈後或顱內一外動脈吻合後血流方向及血流量,可作出估計。
6、腦血管造影
最後確定診斷有賴於腦血管造影。
治療
非手術治療
主要目的在於防止再出血和控制動脈痙攣等。適用於下述情況:
①病人病情不適合手術或全身情況不能耐受開顱。
②診斷不明需進一步檢查。
③病人拒絕手術或手術失敗。
④作為手術前後的輔助治療手段。
防止再出血包括絕對臥床休息、鎮痛、抗癲癇、安定劑、導瀉藥物,使患者保持安靜,避免情緒激動。抗纖維蛋白溶解劑,控制血壓。預防及治療腦動脈痙攣。用經顱超聲監測顱內動脈,維持正常的腦灌注壓。根據病情退熱、抗感染、加強營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監測心血管功能。要嚴密觀察生命體徵及神經系統體徵變化。對昏迷病人需加強特殊護理。
手術治療
顱內動脈瘤病人發生了蛛網膜下腔出血應早期手術(夾閉瘤蒂或栓塞動脈瘤)。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