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回顧性分析探討髖關節穿刺技術運用在臨床診斷炎性髖關節疾病中的價值和穿刺技巧。
方法:選取2012年2月至1015年2月診治的163例炎性髖關節疾病,其中男97例,女66例,平均年齡61.7±5.8歲(38-81歲),入院檢查血沉,CRP均異常,其中化膿性關節炎52例,髖關節置換術後疼痛39例,類風溼性髖關節炎26例,結核性關節炎21例,股骨頭缺血壞死13例,骨性關節炎伴積液10例,強直性脊柱炎伴髖關節炎2例。所有患者在排除相關禁忌後,於區域性麻醉或基礎麻醉下,制定個體化穿刺點行髖關節穿刺抽液:即通過影像學資料(股骨頸長短)及體表骨性標誌協助確定關節間隙股骨頸的體表位置,在髂前上棘與恥骨結節連線的中點,腹股溝韌帶下、股動脈搏動最明顯外2cm以外及以下處穿刺抽取關節液,常規送檢關節液常規、關節液細菌培養、關節液抗酸染色及關節液塗片找結核菌。待關節液實驗室結果回報後確定術前診斷,行對應抗炎治療平均28.6天(14-69天),至炎性指標下降達標後一期行髖關節置換術或二期髖關節翻修術,術中取股骨頭送檢病理或髖部軟組織培養,得出術後診斷。比較穿刺診斷與術後診斷一致性。
結果:所有163例患者,穿刺成功抽出關節液156例,穿刺成功率為95.70%。未穿刺成功7例,其中骨性關節炎3例(強柱2例),髖關節置換術後假體鬆動2例,類風溼性關節炎1例,化膿性關節炎1例。所有156例穿刺成功病例,穿刺診斷與術後病理診斷一致共151例,準確率為96.80%。
結論:髖關節穿刺技術在炎性髖關節疾病的診斷具有創傷小、準確性高、易於操作等優點。適用於明確炎性髖關節疾病的炎症型別及致病菌藥物敏感性,進一步確保炎性髖關節病的治療效果。個體化定位穿刺點有助於提高穿刺成功率。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