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內科 主治醫師 馬寧

一、概述

一直以來,亞洲國家報告的胃癌生存期均高於美國,起初認為這種生存差異是由於手術技術、病理分期和/或腫瘤生物學差異所致,2008ASCO(abstr 4540) Artinyan等研究發現:美國人群Ⅰ-Ⅲ期可切除胃腺癌患者中,亞裔美國人總生存期明顯優於美國白人,該結果與疾病分期及淋巴結轉移的數量及手術技術無關,東西方生存期的差異似乎受腫瘤生物學等其它因素影響(1)。無獨有偶,Husain等(2008abstr 15511)對亞裔、高加索裔、西班牙裔的多型性凝血酶受體1 (PAR1)、內皮抑素(ES)和白細胞介素-8(IL-8)行研究,探討這些基因多型性發生頻率,是否導致了不同種族胃癌術後患者至腫瘤復發時間(TTR)的差異性。結論:不同種族間等位基因頻率僅PAR1和ES有統計學差異,中位TTR亞裔為7.0年,西班牙裔為3.7年,高加索人為1.7年。胃食管交界處腫瘤(GEJC)相比其他位置腫瘤的TTR較短(2.1年vs 3.1年,p= 0.021)(2)。河南省人民醫院腫瘤內科馬寧

二、種族差異性與1、2線化療藥物選擇差異的關係

發病部位的地理差異性及東西方人群種族差異性,有可能導致了1線、2線治療選擇傾向的差異性。儘管東西方學者對晚期胃癌的治療進行了大量的努力,但迄今為止全球公認的標準方案尚未確定,2009NCCN中以氟尿嘧啶+順鉑為基礎+/-蒽環類或多西紫杉醇的2聯、3聯方案仍然是世界範圍最廣泛接受的1線標準方案(ECF、DCF方案――NCCN證據學等級1級),其中FU可由S - 1或卡培他濱替代,順鉑可由奧沙利鉑替代。伊立替康(V306)為主的1線方案(聯合順鉑或氟尿嘧啶類)證據學等級為2級,但是由於其聯合氟尿嘧啶類(FU或XELODA)可以避免順鉑的嚴重消化道反應,對於不能耐受順鉑胃腸道反應的患者成為了最佳1線選擇。JCOG9912、SPIRITS試驗使S-1+DDP成為了日本最合理的1線治療方案,也成為了對卡培他濱的強有力的挑戰,但S-1在西方國家應用仍缺乏強有力Ⅲ期試驗資料(3-7)。儘管在全世界範圍的FLAGS試驗得出總生存無統計學差異的結論,僅生活質量提高CS(DDP+S-1)優於CF(DDP+FU),但是CS方案中順鉑劑量是對照組CF方案的75% ,且S-1 劑量比SPIRITS日本研究中的劑量至少下降了 37.5%(8)。

縱觀世界,腫瘤國際化試驗程序越來越快,其中日本和韓國患者的試驗入選登記人數過半,東亞國家在該領域扮演者越來越重要的角色(9)。早在2006年韓國Park對進行2線治療的晚期胃癌患者進行了歐洲組織的研究和治療癌症(EORTC)QLQ- C30和醫院焦慮抑鬱量表(HADS)的調研,表明2線化療可改進基線生活質量和HADS評分(10)。2007一項來自日本的研究表明,1線CPT-11+S-1治療失敗的轉移或進展期胃癌患者(n=33名)接受2線化療,對比最佳支援治療的OS 為444 天vs 230 天(p = 0.013) ,無論2線是否含有S-1的總生存均無差異(11)。2008年義大利醫學腫瘤部的Catalano提出5個危險因素,PS=2、HB≤11.5g/l、血清CEA >50 ng/ml、轉移灶≥3,TTP≤6mos,含0、1-2、3-5個危險因素OS分別為12.7月、7.1月、3.3月,危險因素越少的患者從2線化療中獲益越多(12)。儘管1線治療的標準方案仍存在許多爭議,但讓我們先擱置爭議,對1線治療失敗的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2009年韓國的Lee對1455名患者治療進行分析後認為PS狀態,基線HBG水平決定了哪些患者更能從2線化療中獲益。這也向我們提示了患者的體力狀況而非年齡是決定2線治療與否的關鍵因素(13)。

三、晚期復治胃癌常見的藥物治療選擇

四、種族的差異性導致了一、二線胃癌治療藥物選擇的傾向性,但是無論選擇何種順序似乎對於胃癌的總體療效及生存期的差異並不大,儘管在西方研究中兩個三聯方案已證明有生存期延長優勢,但晚期胃癌治療金標準仍虛席以待。第三代化療藥物的改進,結合型紫杉醇在非胃癌中的應用為其治療晚期胃癌提供了高劑量高效率低毒性的可能性;早前提出的雙鉑方案聯合替尼泊甙(加或不加氟尿嘧啶)的高效低毒性,基礎及臨床均得到驗證,是值得進一步探索的模式;藥物構造的改進(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為細胞毒性化療藥物高劑量高療效低毒性的應用拓展另外的空間;在日本S-1+DDP是1線治療的標準方案,CPT-11、紫杉類成為了2線胃癌治療的優勢選擇;與生物製劑P53腺病毒、腫瘤壞死因子、恩度(血管內皮抑素)、沙立度胺等藥物的聯合,有望克服患者的一線耐藥情況,重新增加藥物敏感性;有些小分子靶向藥物(trastuzumab, bevacizumab和 lapatinib)正在進行國際大型臨床試驗;雷帕黴素和C - Met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也正在進行早期臨床研究與生物學效能評估,顯示出聯合細胞毒性化療藥物的高反應性;根據不同生物學狀態及種族選擇靶向藥物,對於HER-2陽性患者赫賽汀聯合化療無疑成為了新的、有效的選擇;由於亞洲胃癌的高發率,內窺鏡的廣泛應用,較易獲得腫瘤病理組織進行研究,故進行的許多大型臨床及基礎試驗可能大大有利於晚期胃癌治療,尤其是靶向及生物1、2線治療的前沿!東西方學者的共同努力不僅可推動晚期復發難治胃癌的臨床治療進展,且能推動生物製藥的高速前進。臨床醫學及生物醫學的共同發展為突破胃癌治療的瓶頸帶來了新的希望!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