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精神疾病的治療方法仍以藥物治療為主,多種抗精神疾病藥物的不斷出現,為多數患者的症狀控制和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病程的進展,患者長期服藥的藥物副反應和耐藥性等問題逐漸顯露,甚至無效;更有甚者,有些患者壓根不能按要求正常服藥。因此,精神疾病患者總是處於症狀發作、治療好轉又再次復發的過程,並呈現加重趨勢,患者家屬對此束手無策。
如今,“腦立體定向手術”治療精神疾病的技術突飛猛進,它具有創傷小、精準度高、症狀控制明顯等優點,已在功能神經科領域獲得了廣泛應用。其治療難治性精神疾病的機制是,阻斷了神經系統的異常訊號傳導和神經遞質的過量表達,從而消除頑固性精神症狀。
很多人會問,手術與藥物治療有啥區別?
藥物治療精神疾病原理是,藥物吸收後進入腦內神經細胞並與中樞神經遞質受體結合,通過阻斷亢進的神經遞質而發揮其治療作用。這個阻斷過程需要時間,一般是2-8周起效。抗精神病藥物也會與外周受體結合,從而引起嚴重的副作用。維持這一治療過程需要不斷口服藥物,一旦停藥則療效消失;增加藥量也同時增加了藥物外周副作用。藥物治療,使療效和副作用並存,這常常使患者難以忍受,如肥胖、肝腎功能損害等。
腦立體定向手術即神經調控技術,是利用微創方式,直接阻斷異常神經訊號傳遞並下調某些異常亢進的神經遞質功能,因此術後療效比單純使用藥物的效果會更明顯。提到腦部手術,人們往往“談虎色變”。其實,這種擔心來自缺乏瞭解和陳舊觀念的影響。神經調控手術,是“精準導航”的微創手術。通過使用計算機手術計劃系統,對患者頭部的CT/MRI/DTI資料進行三維重建,對神經靶點精準定位,理論誤差±0.01mm。這種靶向定位保障了手術的安全和療效。雖然術後患者仍需要服用藥物以鞏固療效,但用藥種類和用藥量顯著減少,因為術後腦部對藥物的敏感性大幅提高。
雖然手術治療難治性精神疾病有效,但並不是所有患者都適合。只有患者年滿18週歲;病程在3年以上;且經過3種以上藥物治療但療效欠佳,才考慮選擇微創手術治療。該手術的適應症廣泛,可用於各種難治性精神障礙患者,但需要經臨床專家的全面評估。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