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住院醫師 汪輝

  一、反射性抑制手法

  反射性抑制手法包括:

  反射性抑制伸展姿勢手法與反射性抑制屈曲姿勢手法兩種。

  1、反射性抑制伸展姿勢手法:

  適應證:適用於手足徐動型腦癱與痙攣型腦癱,頭背屈、全身呈明顯的伸展姿勢,或者呈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姿勢,嚴重者呈角弓反張的患兒。

  抑制手法:使患兒呈自然地仰臥狀態,訓練師跪坐在患兒足下方,用一手先屈曲後頭側的下肢於腹部,然後再屈曲前頭側的下肢於患兒的腹部,使患兒兩下肢屈曲後固定在訓練師胸前(圖22―4,A)。訓練師再用雙手握住患兒雙手,並內收內旋後固定於患兒胸前,然後訓練師用一手托起患兒後頭部,用另一手固定患兒雙手,使患兒呈坐位,坐在訓練師的雙側大腿上,這時患兒頭前屈,膝關節、髖關節屈曲,形成一個全身屈曲狀態,然後訓練師將患兒雙側下肢伸展,外展、使股角逐漸擴大。訓練師用雙腳壓在患兒伸展、外展的雙腿上,用雙手握住患兒拇指,使患兒上肢屈曲、伸展、向上、向下、調節頭部位置,使頭部調節成直立正中位

  以上是反射性抑制全身伸展姿勢的基本手法,在抑制伸展姿勢的同時,也促進了屈曲的姿勢,因而全身伸展或角弓反張的異常姿勢得到了糾正,Bobath稱這種抑制伸展的手法,由於頭部、頸部軀幹前屈,上肢內收內旋固定於胸前,屈髓、屈膝,恰似球形,故稱為抱球姿勢,這種姿勢可抑制全身伸展,促進屈曲、保持對稱的姿勢,利於上肢功能動作的形成。

  2、反射性抑制屈曲姿勢手法:

  適應證:本手法用全身屈曲姿勢的腦癱患者,或者患兒頭前屈、脊柱彎曲成拱背狀,或受緊張性迷路反射(TLR)影響,臀高頭低,脊柱伸展不充分的患者。

  抑制手法:首先使患兒呈俯臥位,雙上肢向前方伸展,使頭與脊柱形成一條直線,為了加強效果,訓練師可用雙手按在患兒背部,一手向頭部方向,一手向骶尾部方向按壓晃動,使患兒脊柱得到充分伸展。然後訓練師移到患兒身體一側(右側為例),將右手從患兒胸前伸到左上肢處,並握住左上肢,並輕輕拖起,訓練師的左手放在患兒臀部上方,起固定作用,這時右手輕輕搖動,左手用力按壓,使屈曲的軀幹逐漸伸展。當患兒脊柱伸展充分後,訓練師移到患兒頭上方,使患兒用肘關節支撐,抬高頭部,使脊柱充分伸展,促進抗重力肌發育,然後可用一側肘支撐,一側上皮向上伸展,訓練師可輕輕上下抖動向上伸展的上肢,兩側交替進行,這種手法,利於脊柱伸展;利於頭部調節,更利於抗重力肌的發育。如果患兒不能抬頭,須訓練師藉助,用一手在固定患兒上臂的同時,用中指支撐患兒下頜,使其抬頭,反覆進行,使患兒體會抬頭的感覺。

  使脊柱伸展,是對屈曲姿勢的最有力的抑制。為了加強效果,可使患兒仰臥。在腰部或骶尾部放上圓滾,可使軀幹得到充分的伸展,因而屈曲的姿勢得到了糾正。

  以上是反射性抑制屈曲姿勢的基本手法,可以說,抑制全身屈曲的基本手法就是用肘和手支撐體重的抬頭姿勢。在俯臥位用雙肘和雙手支撐體重的抬頭姿勢,恰似小狗俯臥時的姿勢,因此又稱小犬姿勢。這種姿勢利於頭部調節,抑制屈曲,可充分伸展脊柱。

  二、關鍵點調節

  所謂關鍵點調節是指訓練師在患者身上特定部位進行的調節,使患者痙攣減輕,促進正常姿勢和運動的手法。Bobath把這個特定的部位稱為關鍵點,效果最好的關鍵點在身體的近位端。

  以下為主要的關鍵點:

  1、頭部關鍵點:

  (1)使頭部前屈、全身屈曲。可抑制全身伸展,促進全身屈曲姿勢及屈曲運動。

  (2)使頭部背屈、全身伸展,可抑制全身屈曲,促進全身伸展姿勢及伸展運動。

  (3)使頭部左右迴旋,可破壞與抑制全身屈曲與全身伸展姿勢,促進脊柱旋轉動作、利於四肢外展,外旋與內收內旋姿勢的形成。

  如果患兒痙攣嚴重或者有間歇性痙攣的患者,要避免直接在頭部操作,應改在其他部位上進行調節。

  2、肩部、上肢關鍵點調節:

  (1)使肩關節前屈、利於全身屈曲姿勢的形成,同時抑制頭背屈、抑制全身伸展姿勢。

  (2)使肩關節後伸,全身形成伸展姿勢,可抑制頭前屈及全身屈曲的姿勢,促進抗重力伸展

  一般多利用上肢,調節肩關節,而不在頭部上進行調節,這樣可防止發生痙攣。

  (3)使肩關節外展、上肢上舉,利於脊柱、髖關節、下肢伸展、抑制全身屈曲姿勢。

  (4)使上肢外展、外旋向脊柱後方伸展,可抑制屈肌痙攣,特別是頸部肌群與胸肌群,促進手指自發性伸展,這種調節,可在坐位與立位下進行。

  (5)使前臂外旋,可利於拇指外展及全手指的伸展。

  3、骨盆、下肢關鍵點調節:

  (1)屈曲下肢,促進髓關節外展外旋,踝關節背屈。

  (2)使下肢伸展外旋、促進雙下肢外展,外旋,開大股角,糾正下肢交又及剪刀步態。

  (3)使足背屈,抑制下肢伸肌痙攣。促進踝關節背屈。

  (4)使骨盆後傾,坐位下使骨盆後傾,由於上部軀幹代償向前而促進屈曲姿勢,立位時骨盆後傾,可促進全身伸展姿勢。

  (5)使骨盆前傾,坐位時使骨盆前傾可促進軀幹伸展,立位時骨盆前傾可使脊柱向前,促進全身伸展姿勢。

  4、軀幹的關鍵點調節:

  (1)使軀幹前屈,可抑制全身伸展姿勢,使全身成屈曲的姿勢,因而可促進全身屈曲姿勢及屈曲運動。

  (2)使軀幹後仰(屈),全身則形成伸展的姿勢,抑制了屈曲姿勢,促進了脊柱伸展姿勢與伸展運動。

  5、各種體位下關鍵點調節:

  (1)俯臥位

  ①頭部、上肢、肩關節的伸展可促進軀幹與髖關節的伸展。

  ②頭部背屈、上肢水平外展,肩關節後伸,可促進脊柱伸展、手指伸展及下肢外展。

  ③頭部背屈並向一側旋轉,這時可促進顏面側下肢屈曲外展並向上肢方向移動。

  (2)仰臥位

  ①上肢向前方兩手在胸前合攏。下肢外展,屈膝於腹部,這種調節可促進姿勢對稱。

  ②仰臥位屈髖、屈曲,可利於足背屈、糾正尖足。

  (3)坐位

  ①使下肢外展,兩下肢伸展成坐位(長坐位或伸腿坐位),髖關節充分屈曲,可促進脊柱伸展和頭部伸展。

  ②使上肢內收內旋,可使肩關節穩定,在拉起時或仰臥時便於頭部的調節。

  ③在拉起時,手在前方按壓胸骨使胸椎後突呈圓背狀,可抑制頸部與肩關節後退。

  ④調節頭部和上肢向前、抑制過度伸展的異常姿勢,用於重度痙攣患者。

  (4)立位

  調節上肢向前、肩關節前屈、上胸部前屈,可抑制全身伸展,用於抑制手足徐動型腦癱的伸肌痙攣。使上肢外展外旋,在軀幹後方合攏,可抑制痙攣型腦癱軀幹、髖關節,下肢的痙攣,促進脊柱伸展、髓關節、下肢外展,外旋及伸展。

  以上簡要的介紹了各關鍵點調節的方法,但在實際應用時,應明確患兒的障礙情況,找出主要問題,在關健部位給予調節以誘匯出正確的反應,抑制異常的反應。隨著治療深入, 從被動調節到主動的運動,促進小兒自主運動形成,發揮患兒主動的調節能力。

  三、姿勢反射的促進手法

  促進姿勢反射對賦活人的基本運動,再現正常的姿勢反射具有重要作用,促進姿勢反射的手法很多,採用的部位也不相同,以下主要介紹臨床上最常用的從頭部操作的頸立直反射的促進手法。

  出發姿勢:
  患者取仰臥位,訓練師位於患兒頭部上方、左手固定患兒下頜部(以左手為例),右手固定患兒的後頭部。

  操作手方法:

  訓練師雙手緩慢上提後頭部、使背部抬高離開床面,下頜抵胸,使頸部周 圍肌群同時收縮並波及到肩部及腹部,這時訓練師手中的頭部有變輕的感覺後,繼續上提頭部,使頭部向左側迴旋、當頭部向左側旋轉時,肩部、上肢、軀幹、髖關節、下肢都順序向左旋轉形成側臥位。從側臥位,繼續牽引頭部向左側旋轉形成俯臥位。當形成俯臥位後,訓練師兩手位置不變,(一手固定下頜,一手固定後頭部),左右旋轉 頭部,小兒用肘關節或手支撐,前胸離開床面,這時訓練師繼續牽引頭部,左右旋轉並向前牽拉,誘匯出一側下肢屈曲向前方移動。此手法多用在痙攣性雙癱患者,促進其兩下肢交替向前的移動運動。

  當患兒用雙手支撐後,繼續左右旋轉軀幹,使骨盆從床面上抬起,形成四爬位。此時訓練師緩慢牽引頭部向上,使體重向後移動,因髖關節與軀幹的抗重力伸展而形成膝立位。

  患兒形成膝立位後,訓練師移動患兒側方,仍用手固定頭部,使體重移向一側膝部(訓練師側)並繼續旋轉頭部向訓練師側,另一側下肢向前伸出形成單膝立位,這時訓練師仍固定患兒頭部,位於患兒前方,用力誘導使體重移動到向前伸出的下肢的足底,並逐漸地支撐體重,訓練師繼續用雙手固定頭部,向上牽引,患兒髖關節伸展,並向另一側旋轉頭部,此時患兒站起用雙側足底支撐體重,誘匯出立位姿勢。

  以上是從頭部操作,促進頸立直姿勢反射的促進手法,這種反射是無意識的動作,是人類基本運動功能的基礎。治療時可以與口頭指示互相配合,調動患兒的主觀能動性。此種促進手法,可從頭部操作,也可從肩部操作,選擇方法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重要的是以能誘匯出正常的姿勢反射為準。

  叩擊法(Tapping)又稱叩打法或輕叩法,是對淺表感受器及固有感受器的刺激手法。目的是為了提高患者某一部位肌肉的肌張力,豐富患者的感覺運動經驗。

  根據叩擊作用的目的,分為以下4種方法:

  1、抑制性叩擊法:

  採用抑制性叩擊,目的是為了刺激淺表感受器與固有感受器,使頸部、軀幹部、四肢的姿勢張力增強。通過小範圍的反覆輕輕叩打,啟用痙攣肌的相反肌群,使之產生痙攣拮抗肌的相反抑制。例如肱二頭肌痙攣肘關節屈曲時,訓練師可一手在肘部下方支撐,另一手叩擊患者前臂,啟用肱二頭肌的拮抗肌,肱三頭肌收縮,使肘關節由肱二頭肌收縮的屈曲狀態,出現伸展狀態,這是由於叩擊激活了肱二頭肌的拮抗肌,肱三肌收縮的緣故。

  如腓腸肌痙攣時,可使患者俯臥位,膝關節屈曲小腿抬高,這時可叩擊足底,可使膳腸肌的拮抗肌脛前肌被啟用,由於脛前肌收縮,使下肢伸展而抑制了腓腸肌的痙攣。臨床上多用在痙攣性腦癱,目的是活化痙攣的相反肌群,使其收縮,起到相反抑制的作用。

  2、壓迫性叩擊:

  壓迫性叩擊多用在對抗重力,保持姿勢,增大姿勢張力作用,適用於手足徐動型腦癱或共濟失調型腦癱,因其不隨意運動、活動範圍過大、穩定性差而不能維持一定姿勢。治療時患者多取坐位,兩手在前方支撐,訓練師可在患者後方,從肩部向下給予壓迫性叩擊,先向下壓迫,然後再鬆開、一壓一鬆反覆進行,使肩關節肌肉收縮、維持對稱的姿勢。壓迫性叩擊可在各種體位下進行。

  3、互動性叩擊:

  互動性叩擊治療法,是利用相反神經支配刺激建立平衡反射的手法。治療時訓練師用一手輕椎身體一定部位,使身體向前、向後、向左,向右失去平衡,然後再用一手輕甲使之又恢復平衡的治療手法。互動性叩擊適用於手足徐動型腦癱平衡功能障礙的患者。

  4、輕抹(掃)叩擊:

  輕抹叩擊法沿著想要誘匯出運動的方向,在一定肌肉相對應的面板上給予輕抹(掃)刺激,使這個特定肌群收縮產生運動,使主動肌與拮抗肌發生協同作用。例如在俯臥位時上肢支撐、作抬頭訓練時,當患者抬頭時,在下頜處停止輕抹叩擊,而當患者低頭時則立即用手輕抹(扣擊)下頜,使小兒頭部上抬,保持頭正中中、促進抗重力肌發育。對上肢屈曲的患者,訓練師可用雙手在上肢的兩側,從近位端向遠位端作輕抹叩擊,可使肢三頭肌收縮,出現上肢伸展的效果。

  以上介紹了4種常用的叩擊手法,在治療前要根據患者病情選擇適當的叩擊手法,治療時要觀察患者反應,過強的叩擊可引起異常反應,過弱刺激往往達不到治療效果,治療時如出現異常肌緊張,應停止叩擊,查詢原因。叩擊療法在開始時,反應多不明顯,這是因為刺激未達到閾值,不應停止,要堅持下去就可以出現效果。應根據患者的反應、調整叩擊的強度。

  嬰幼兒的早期訓練與典型示範,目前對於小兒腦性癱瘓沒有統一的治療方法,現介紹嬰幼兒早期的一些訓練,以及精選英國倫敦Bobath中心和日本Bobath病院的經典資料中對最常見的痙攣型雙癱、年長兒痙攣型四肢癱的治療手技,供參考。

  嬰幼兒早期訓練:

  早期運用運動療法效果明顯。將功能訓練主體方法匯入發育訓練。圖4―2、4―3為正常伸展模式練習,患兒下肢稍外展、外旋,頸部、脊柱、髓關節部分充分伸展。圖4―3中同時誘導上肢的正常支援性。加壓迫刺激臀部來增強此種姿勢,還可和上肢下一階段的“降落傘反應”結合起來進行。訓練伸展模式是立位不可少的必要姿勢。圖4―4為很好的利用母親膝和腹部,使患兒的上肢稍向後伸展來誘發軀幹和頸部的伸展。圖4―5在拉起同時誘發患兒積極地屈曲頸部,從這種姿勢前後左右,一點點地拉動,尤其是練習軀幹上部頸立直運動。兩手合攏在中央,用手去接觸口是嬰兒發育的最基本動作行為。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