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先天性心臟病的早期外科治療已成為必然趨勢。研究表明,先天性心臟病早期手術糾治有利於心、肺、腦等重要臟器的正常發育。
一、對心臟發育的影響
隨著新生兒的第一聲哭聲,其迴圈系統迅速由胎兒迴圈轉化為正常迴圈。新生兒開始呼吸後,肺膨脹引起肺迴圈阻力即刻降低,右心室血液進入肺部,氧飽和度迅速上升,引起動脈導管關閉。左心房壓力上升超過右心房,導致卵圓孔關閉。隨著肺動脈的壓力降低,右心室壓力也降低至成人左心室壓力水平的20%-25%,出生後第一年,心肺和血管的解剖與生理向成人持續轉化,胎兒血紅蛋白逐漸轉化為成人型血紅蛋白,右心室變薄,左心室厚度和總質量迅速增高。先心病患兒由於存在異常的解剖和生理,可能導致上述的正常轉化失敗,對個體造成長期有害的影響。如大型室間隔缺損可造成左心室容量負荷增加,法樂四聯症由於右心室壓力不降而導致右心室肥厚等。
二、對肺臟發育的影響
正常新生兒出生後肺小動脈退化,肺血管阻力持續降低。生後第一個月內肺血管壁厚度與其外徑的比值達到6%這一成人水平,生後第一年肺的發育包括了新的肺泡的發育、伴隨新的血管的發育。如果在這一期無法建立正常的肺迴圈而使灌注異常化,則肺的發育可能異常。常見的左向右分流性先心病如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由於肺血過多造成肺血管中層平滑肌不能正常退化,進一步發展,血管壁內出現壞死、中膜纖維化、新生血管形成和血管梗阻。
三、對大腦發育的影響
新生兒出生後第一年內大腦在體積和複雜程度上有極大的提高,而異常的心臟血流則會給其帶來很大風險。紫紺型先心病如完全性大動脈錯位、法樂四聯症等由於低氧而影響大腦的發育。國外學者研究大動脈錯位患兒在不同年齡接受手術治療,在認知方面是接受手術治療年齡越大,預後越差。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兒,由於生長髮育落後也影響大腦的發育。
四、其他優點
過去很多先心病多采取姑息手術,待患兒到一定年齡後再行糾治術。姑息手術本身死亡率較高,加上二次糾治手術總的死亡率要高於一期根治手術。同時早期手術可減少對家長和孩子的心理影響,也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
總之,在新生兒或嬰兒早期,對所有沒有自發緩解可能性的先天性心臟病應優先採用早期完全糾治手術,使患兒儘可能在生命早期就擁有正常迴圈,對孩子的發育有多重好處,對社會和家庭也有很多後續的有利之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