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婦產科 副主任醫師 宋淑敏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一種常見的乳腺疾病,約佔乳腺專科門診病人的80%左右。其好發於中年女性,絕經後少見,但現在有不少年輕未婚女性也會患上此病,有時症狀還較重。究其原因,可能與體內女性激素代謝障礙有關,尤其是雌、孕激素比例失調,使乳腺實質增生過度或復舊不全。

  乳腺囊性增生病稱呼較多,在疾病早期稱為乳痛症,主要表現為週期性乳房脹痛,月經前疼痛加重,月經來潮後疼痛減輕或消失,有時整個月經週期都有疼痛。此時出現乳房腫塊少見,僅在乳腺組織上觸及顆粒狀、不平滑的結節,質韌軟,邊界不清。在疾病後期稱為乳腺囊性增生病,此時乳房腫塊數目不定,呈團塊狀或碟片狀,邊界不清,有時與癌塊不易鑑別。疼痛不明顯,主要表現為乳頭溢液和腫塊,溢液多為草黃色、棕色漿液或血性液體,一般為單側,有時不按壓而自行排出。乳腺纖維腺病居於兩者之間。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和乳房觸診,有經驗的乳腺專科醫生都能較好地做出判斷,必要時可進行乳房B超、紅外線掃描或乳腺X光檢查,對乳頭溢液者還可進行溢液細胞學檢查。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治療依據病程的早晚各有不同,乳痛症和乳腺纖維腺病多采用藥物治療,一般先用乳癖消、乳康片等中成藥治療幾個療程,如果效果不佳或症狀較重,可改用三苯氧胺口服,但同時必須補充維生素B、維生素E。乳腺囊性增生病癌變率約為1-6.5%,較一般的婦女高4.5倍,而且20-65%的乳腺癌都併發乳腺囊性增生病,所以臨床上常稱其為“癌前期病變”。對其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必須密切觀察,出現下列情況者,應更加警惕:(1)年齡大於40歲,不伴有月經週期的乳房疼痛,且單側發病,呈結節狀,應行區段切除活檢;(2)年齡在30-40歲之間,臨床症狀明顯,日漸嚴重,可先藥物治療3個月左右,無效再行腫塊切除活檢;(3)年齡小於30歲,特別是未婚未育者,可在嚴密觀察下進行藥物治療半年,如治療無效,尤其伴隨疼痛不明顯的一側結節狀腫塊,應儘早做腫塊切除活檢,發現癌細胞,則按照乳腺癌處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