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氣管插管在小兒外科手術當中已廣泛應用,因嬰幼兒頭部及舌體相對較大,頸短,嬰兒喉頭位置較高,位於第3-4頸椎平面,且較向頭側及向前,而會厭軟骨較大,常常妨礙聲門顯露。使得需要氣管插管麻醉手術的患兒在手術麻醉過程中插管較為困難,反覆插管或多次暴露,易導致小兒聲門周圍水腫及損傷,增加了患兒的風險及麻醉併發症的發生。
可視喉鏡利用了光學折射的原理,讓光線能夠“拐彎”,使在正常使用普通直接喉鏡時我們的目光無法看到的區域(聲門等)呈現在顯示屏上,操作簡單、提供即時可視的氣道和喉頭解剖等優點,從而解決一些患兒的困難氣管插管。
具體操作步驟:
1.在患兒即將入室時開啟喉鏡鏡片,使得充分預熱,防止在插管過程中霧氣遮住鏡片視線。
2.患兒入室後,連線心電監護,按要求常規麻醉誘導,待誘導完成後,麻醉醫生站在患兒的頭側,左手持可視喉鏡,右手拇指和食指輕輕分開病人的雙脣及上下門齒。左手將電子視訊喉鏡的鏡片,通過門齒沿著舌中線送入口腔。這時在監視器上出現了口腔內的實時視訊影象,邊觀察監視器影象,邊繼續送入視訊喉鏡片,直達會厭的根部。通過左手調整喉鏡片在咽部的位置,使聲門暴露清晰。這時把準備好的氣管導管從右側口角沿電子喉鏡片彎曲,可視下送入聲門,拔除管芯,把氣管導管送至合適的深度。然後緩慢地退出電子喉鏡片,固定氣管導管,插管的全過程在輕鬆自然狀態下完成。
以前,麻醉醫生全憑自己一雙手的感覺進行各種麻醉操作,近年來,人們逐漸開發了各種視覺化器械,藉助超聲、神經刺激器等技術,將氣管插管和各種穿刺技術等逐步發展為在可視或半視覺化器械輔助下操作的技術,從而大大降低了麻醉的風險。同樣,美國同行進行的調查也顯示,近些年各科手術相關併發症都在增加,唯有麻醉科的併發症在持續下降。而在今後幾年,隨著視覺化器械的逐步普及,必將促進麻醉科進一步提升麻醉水平,從而更好地為患者提供更加的優質服務。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