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
機械通氣超過48h發生的肺炎,ICU最常見的院內獲得性感染(6-52例/100例ICU病人),病人插管後每天患VAP的風險為1%-3%,機械通氣2周後幾乎60%的病人患VAP,VAP延長病人的住院時間並增加病死率。
2、危險因素
病人方面:>60歲、血AB<2、2g/d、ARDS、COPD、昏迷、鼻竇炎。
醫源性方面:機械通氣超過48h、氣管切開、抑酸劑、肌鬆藥、鎮靜過度、鼻胃管、仰臥位、再次插管。
3、診斷
傳統臨床診斷標準:胸片上新出現的侵潤影,發熱,中性粒細胞升高,從氣管插管中吸出膿性分泌物。這一診斷標準最大的問題是敏感性高,而特異性低,會導致過度診斷。
原因是氣管插管後下呼吸道的細菌定植非常常見,定植細菌不一定是導致VAP的致病菌;ICU/MICU病人很多其他肺部病變也會表現為侵潤影,例如肺水腫,肺不張,ARDS等,在影像上無法與VAP區分。
過度診斷的後果是進行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療,增加醫療費用和細菌耐藥。
經氣管插管吸痰:敏感性高(90%)而特異性差(50%),因此若經氣管插管吸出物的培養為陰性,則VAP的可能性很小。
新的診斷方法:支氣管肺泡微量灌洗(微量BA)使用保護性導管對下呼吸道進行灌洗需經充分訓練的醫生進行這一工作。
定量分析:微生物培養>104為陽性。
4、治療
如果VAP的診斷很明確但還沒有病原學資料,應根據醫院的藥敏情況儘快開始廣譜抗生素治療(可諮詢細菌室)。
培養結果明確後儘快換用窄譜抗生素並進行微量BA以指導治療。
療程:
大多數致病菌8天療程和15天療程效果一樣,且抗生素使用更少。
如果VAP的病原是非發酵革蘭氏陰性桿菌(包括銅綠假單胞菌,鮑曼不動桿菌和嗜麥芽窄食單孢菌),8天療程和15天療程效果一樣,但前者複發率較高,因此這類病人的療程應適當延長。
5、預防
儘早制定離線方案並儘快離線
儘可能減少廣譜抗生素使用
用硫糖鋁而不是抑酸藥預防低危病人的應激性潰瘍
隔離已經感染多藥耐藥的高危病原體的病人
半臥位(抬高床頭30度以上)
避免過度鎮靜
由於VAP的致病菌主要來自於口咽部的分泌物,有條件可考慮持續聲門下吸引
醫務人員一定要勤洗手!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