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診斷依據
1、臨床診斷依據
(1)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腦綜合徵。
(2)心臟擴大(X線、超聲心動圖檢查具有表現之一)。
(3)心電圖改變:以R波為主的2個或2個以上主要導聯(Ⅰ、Ⅱ、aVF、V5)的ST-T改變持續4天以上伴動態變化,竇房傳導阻滯、房室傳導阻滯,完全性右或左束文阻滯,成聯律、多形、多源、成對或並行性早搏,非房室結及房室折返引起的異位性心動過速,低電壓(新生兒除外)及異常Q波。
(4)CK-MB升高或心肌肌鈣蛋白(cTnI或cTnT)陽性。
2、病原學診斷依據
(1)確診指標:自患兒心內膜、心肌、心包(活檢、病理)或心包穿刺液檢查,發現以下之一者可確診心肌炎由病毒引起。①用病毒核酸探針查到病毒核酸。②分離到病毒。③特異性病毒抗體陽性。
(2)參考依據:有以下之一者結合臨床表現可考慮心肌炎系病毒引起。①自患兒糞便、咽拭子或血液中分離到病毒,且恢復期血清同型抗體滴度較第一份血清升高或降低4倍以上。②病程早期息兒血中特異性IgM抗體陽性。③用病毒核酸探針自患兒血中查到病毒核酸。
3、確診依據
(1)具備臨床診斷依據2項,可臨床診斷為心肌炎。發病同時或發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的證據支援診斷者。
(2)同時具備病原學確診依據之一,可確診為病毒性心肌炎,具備病原學參考依據之一,可臨床診斷為病毒性心肌炎。
(3)凡不具備確診依據,應給予必要的治療或隨診,根據病情變化,確診或除外心肌炎。
(4)應除外風溼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臟病、結締組織病以及代謝性疾病的心肌損害、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原發性心肌病、原發性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症、先天性房室傳導阻滯、心臟自主神經功能異常、β受體功能亢進及藥物引起的心電圖改變。
4、分期
(1)急性期:新發病,症狀及檢查陽性發現明顯且多變,一般病程在半年以內。
(2)遷延期:臨床症狀反覆出現,客觀檢查指標遷延不愈,病程多在半年以上。
(3)慢性期:進行性心臟增大,反覆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病情時輕時重,病程在1年以上。
二、與診斷與療效觀察有關的各項檢查
1、出、入院檢查
(1)常規心電圖、運動試驗、心得安實驗、阿托品試驗、綜合心電圖、動態心電圖、心電監護,根據病情選用
(2)心肌酶、心肌肌鈣蛋白
(3)CVB-IgM
(4)UCG或X線胸片
(5)其他科研方面的檢查
2、療程中檢查
(1)運動試驗,每週1次,用於心電圖不典型病例
(2)心電監護,每2周1次,用於有典型心電圖改變病例
三、中醫辨證論治方案
熱毒侵心型
1、症狀描述:近期有溫毒感染史及或感染症狀,低熱不退或反覆發熱,咽痛、咳嗽、皮疹、肌痛,伴有乏力,氣短,心悸等症,舌紅絳,苔薄黃,糙,脈弦數或滑數,病程多在一個月之內,一般不超過三個月,常為心肌炎急性期,若因反覆感染導致病情遷延者,亦可考慮本型。辨證要點為:一是有明顯的熱毒證候表現者;二是急性期病程較短、僅有咽紅者。
2、治療方案
(1)中藥湯劑(清心)
(2)通脈合劑
(3)莪術油,或穿琥寧靜滴
(4)伴乏力、體虛易感者,加黃芪穴位注射
氣陰虛損型
1、症狀描述:面色蒼白,明顯乏力,胸悶氣短,心前區不適,心悸多汗,食慾不振,煩躁等,舌紅少苔,脈虛數或弦細無力,病程多數逾三個月,常為心肌炎急性期或遷延期。辨證要點為:以乏力、心悸、頭暈為主,無明顯的熱毒證候表現。
2、治療方案
(1)中藥湯劑(益氣養陰)
(2)通脈合劑
(3)生脈注射液靜滴
(4)黃芪穴位注射
(5)療程中復感熱毒者,結合熱毒證方案。
心脈瘀阻型
1、症狀描述:面色蒼白或黯滯,心前區不適或疼痛,心悸怔忡,胸悶氣短,乏力盜汗,舌紫黯或有瘀斑,苔薄白,脈弦細或結代,病程多數在半年以上,常為心肌炎遷延期,若有明顯心臟擴大並符合主症表現時,雖病程不足半年亦應考慮本型。辨證要點為:以心痛、或心臟擴大為主,病程較長。
2、治療方案
(1)通脈合劑或中藥湯劑
(2)複方丹蔘粉針10mg/Kg/d靜滴
(3)伴乏力、體虛易感者,加黃芪穴位注射
(4)療程中復感熱毒者,結合熱毒證方案
痰氣鬱阻型
1、症狀描述:以喘大氣為主,可伴心前區不適或疼痛,心悸,乏力等,苔薄白,脈弦或細,常出現在感染性疾病之後,常為疑似心肌炎。辨證要點為:以喘大氣為主,病程長短不一。
2、治療方案
(1)中藥湯劑(寬胸理氣)
(2)通脈合劑
(3)選用莪術油、穿琥寧、黃芪注射液、生脈注射液、複方丹蔘粉針等靜滴
(4)伴乏力、體虛易感者,加黃芪穴位注射
心陽衰脫型
1、症狀描述:面色蒼白或青灰,倦怠嗜臥,頭暈心悸,胸悶氣短,喘促浮腫,或肢冷汗出,舌質淡紫,口脣發青,脈沉細疾數或微細欲絕。病程多超過一年,常為心肌炎慢性期,但急性期暴發型病例亦可表現為此型。
2、治療方案
按中西醫常用方案搶救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