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推拿科 主任醫師 王金貴

  小兒先天性肌性斜頸國內相關文獻報道的發病率為0.42%~1.3%。其發病機制目前學界尚存在分歧。公認的幾種說法包括:①認為與損傷有關。分娩時一側胸鎖乳突肌因產道或產鉗擠壓受傷出血,血腫機化形成攣縮。②認為與胎位有關。胎兒在子宮內頭部常向一側偏斜所致,或與胚胎髮育異常有關,而與生產過程無關。③認為分娩時胎兒頭位不正,阻礙一側胸鎖乳突肌的血運供給,引起該肌缺血性改變所致。對小兒肌性斜頸的治療,目前國外主要採取手術治療,手術時機以2~12歲為宜;國內中醫主要採用推拿手法治療,痊癒率均達80%以上。

  小兒推拿作為推拿專科重要組成部分,王金貴教授在挖掘借鑑傳統小兒推拿流派特色技術的基礎上,歷經三十多年的臨床實踐,總結出以“活血調筋”推拿法治療小兒肌性斜頸的專科特色推拿手法。

  針對腫塊型小兒肌性斜頸:以軟堅消腫散結為治則,採用揉捻、拿捏和滑推的手法治療。①患兒仰臥,暴露患側頸部面板。醫者坐於床邊或患兒對側,一手託扶患兒項部,使其後伸,另一手用指揉法自胸鎖乳突肌的乳突部,自上而下地沿其輪廓反覆揉動,並在腫塊周圍加重揉動的力量,操作時間約5min。②繼前體位,醫者一手固定患兒頭部,另一手拇、示、中三指捏揉患側胸鎖乳突肌,重點在腫塊部位,用力要深達肌層,操作時間約5min。手法不宜過重,並需與揉法相交替進行,以避免因疼痛而致患兒哭叫。③繼前體位,醫者一手固定患兒頭部,一手拿患側胸鎖乳突肌,以腫塊處為重點,反覆操作1~2次。④繼前體位,一手扶住患側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兒頭頂,將患兒頭部漸漸向健側肩部傾斜,反覆操作10餘次。⑤患兒俯臥,醫者位於患側。揉捏患側斜方肌,並配合拿風池、肩井,結束操作。

  針對非腫塊型小兒肌性斜頸:以舒筋緩拘,牽張患肌為治則,採用揉捻、拿捏和伸扳的手法治療。①患兒仰臥位,醫者立於患側。醫者一手固定患兒頭部,一手拿並稍向上提患側胸鎖乳突肌,反覆操作2~3次。②繼前體位,醫者一手扶住患側肩部,手稍向下壓住肩部,另一手扶持患側頭部上方,緩緩地將患兒的頭推向健側,使患兒頭部在額狀面內作被動側向運動,反覆作數次。③繼前體位,醫者一手託扶患兒頭項部,一手摩揉患側胸鎖乳突肌。結束操作。

  在上述推拿治療基礎上,也可以採用膏摩法、區域性熱敷法治療。而膏摩法、區域性熱敷法的應用,其可在推拿手法有效解除患兒區域性肌肉痙攣狀態,消瘀散結,行氣活血,舒筋活絡,恢復頸部活動功能的基礎上,加強手法的作用,提高治療效果。同時,區域性熱敷方中紅花活血化瘀,理氣通絡;芒硝軟堅散結;木香、蘇木行氣散結止痛;木瓜、伸筋草舒筋活絡。諸法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軟堅散結,舒筋通絡,消瘀止痛之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