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在臨床中很常見,但每個病人腰痛的症狀都不盡相同,可謂千變萬化。常見可引起腰痛的疾病有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腰椎失穩症及很多腰部軟組織病變引起的腰痛。這些疾病都有典型的臨床特點,如腰椎間盤突出症有典型的下肢放射痛和相應節段的神經定位體徵,腰椎管狹窄症有典型的間歇性跛行,腰椎失穩症表現為活動時腰痛,制動可緩解,腰椎動力力位像可見椎間有滑移失穩。
但是臨床還有很多腰痛患者既無腰椎間盤突出,也無椎管狹窄和腰椎不穩定,無法用上述理論解釋,過去一般將其歸為腰部軟組織疼痛而予以治療。隨著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和檢查手段發展,提出了“椎間盤源性腰痛”的概念,認為椎間盤本身病變也會引起腰痛。
目前認為椎間盤源性疼痛的發生機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椎間盤纖維環背外側、後縱韌帶、腹側硬膜有大量的竇椎神經分佈;
(2)傷害感受器在退變的椎間盤終板、髓核、纖維環內數量增加;
(3)椎間盤退變,內層纖維環破裂,髓核向外側移動,刺激產生大量炎症介質,作用於竇椎神經的傷害感受器引起疼痛;
(4)椎間盤退變,椎間隙狹窄,椎間可能會產生一定量的非正常的機械運動,使纖維環神經末稍受刺激而產生疼痛。
椎間盤源性疼痛的臨床表現主要是不典型的腰腿痛,腰部、臀後部、股前後、大轉子、腹股溝、會陰、睪丸等處定位模糊的鈍痛,長時間坐、站及活動後症狀加重。發病年齡一般在40歲左右。可伴有下肢根性放射痛,但無麻木、無力等神經根損傷表現。體檢一般無神經損害體徵,直腿抬高試驗常常是陰性,或出現腰痛而無明顯腿痛。
診斷標準目前還沒有統一,但一般通過幾個方面綜合考慮進行診斷:
(1)腰部及下肢疼痛的部位與神經根定位不相符;
(2)症狀反覆發作,病程在半年以上;
(3)CT椎間盤造影陽性;
(4)MRI單節段椎間盤低訊號;
(5)如有小關節退變,可進行小關節的封閉,除外小關節退變引起的疼痛。需要強調的是,椎間盤造影陽性對於椎間盤源性疼痛診斷的重要性。只有進行正確的椎間盤造影,對於診斷才能有幫助。
我們體會椎間盤造影的要求應是:
(1)要在疼痛的對側進針,以免疼痛同側進針時會刺激神經根引起假陽性結果;
(2)造影應顯示椎間盤退變;
(3)誘發出與主訴一致的疼痛,所謂一致應包括疼痛的部位和性質;
(4)至少要有相鄰一個椎間隙做陰性對照。椎間盤造影陽性發生機制可能與造影劑將退變性化學物質驅散到感受器附近及機械壓力使敏感的神經纖維產生疼痛有關。我們已在臨床應用CT導引下椎間盤造影30餘例進行椎間盤源性疼痛的輔助診斷,對於臨床確實有明確診斷的作用。
椎間原性疼痛的可選擇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包括有保守治療、微創手術、人工髓核置換術、腰椎間盤置換術、脊柱融合術。保守治療包括臥床、理療、牽引、按摩、非甾體抗炎藥等,大部分病人可通過保守治療好轉。
椎間盤微創手術目前較流行的是椎間盤熱療術,包括有椎間盤內電熱療術、經皮椎間盤內射頻熱凝術等,治療效果各家報道不一,尚不能肯定。其他微創手術如經皮髓核化學融解術、經皮椎間盤內激素注射等,由於只能短期止痛,止痛效果不好,目前很少採用。
脊柱融合術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手術有60多年的歷史,其治療機制為:
(1)清除間盤內致痛因子;
(2)消除椎體間微動的影響;
(3)病變間盤免受應力刺激。融合方法較多,最好選擇前路或後路的椎體間融合,融合可靠,融合率高。後外側融合因椎間盤切除不徹底、融合率低,效果稍差。由於融合術有假關節形成、相鄰節段退變加速等缺點,近年來人工髓核與椎間盤置換應運而生。
人工髓核置換術的優勢:
(1)重建椎間盤和脊柱功能;
(2)恢復椎間高度;
(3)減輕椎間盤內應力刺激。適於年滿18歲、脊柱後部結構無異常者。目前在國內少數幾家醫院開展,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但如果操作技術不過關,置入的人工髓核脫出率較高。
人工椎間盤置換術也是近年新開展的術式,去年在美國剛剛由FDA批准臨床應用,在歐洲應用病例較多,國內開展不久。
人工椎間盤置換術的優點在於:
(1)徹底切除病變間盤-消除間盤源性疼痛;
(2)恢復椎間高度-神經根能充分活動;
(3)恢復生理前凸-獲得生物力學平衡;
(4)恢復運動功能-防止相鄰節段退變。我院進行了數十例人工椎間盤置換手術,隨訪時間在1年左右,近期內取得了良好治療效果。
總之,椎間盤源性腰痛由於其臨床症狀不典型,有別於臨床常見的病症,常常被誤診。提請廣大醫師如碰到不典型的腰腿痛患者,應想到椎間盤源性疼痛的可能,必要時進行椎間盤造影鑑別。大部分病人可通過保守治療好轉,只有少部分病人需進行手術治療。
治療一般選擇順序為保守治療、微創手術、人工髓核置換術、腰椎間盤置換術、脊柱融合術,每種方法各有優缺點,可依據各自醫院的條件、技術力量及適應徵進行選擇。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