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位於顱面中央垂直正中線兩側,在顱面骨骼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對形成顱面外貌起著重要的作用。顏面部外傷,如車禍、拳擊傷、投擲物、高空墜落等都可能造成眼眶骨折。眼眶骨折後由於眶腔擴大、軟組織水腫、眼外肌水腫、移位或嵌頓,造成一系列臨床表現,如早期眼球突出、皮下血腫、結膜下出血等,晚期可出現眼球內陷、複視、眶下神經麻痺等外觀畸形和功能障礙。
眼眶骨折按照致傷原因以及累及的部位不同分為:眼眶爆裂性骨折和眼眶複合性骨折。按照骨折後時間長短分為:新鮮骨折和陳舊骨折。
並非所有眼眶骨折均需手術治療,是否手術應視患者具體情況而定。對於眼眶骨折範圍較小,臨床觀察無明顯眼球內陷和複視者不必手術治療,或對於雙側眼眶骨折,無複視且雙側眼球突出度對稱、不影響外觀者也不必手術治療。
對於眼眶骨折範圍大,明顯眼球內陷者(>2mm),不易恢復的複視,且眼外肌或軟組織嵌頓者,以及眼球移位明顯者均需手術治療。眼眶骨折的手術既屬於治療性質,又屬於美容、整形性質,所以對於手術的要求較高。
術者術前應詳細檢查患者,瞭解患者術前視力、眼球運動情況,有無複視、眶下神經損傷、張口有無受限、眼球內陷程度,親自仔細閱讀眼眶CT片(包括眼眶CT平掃、冠掃、矢狀重建、三維重建),瞭解眼眶骨折部位、範圍大小,眼眶骨折後緣距視神經管距離,肌肉有無嵌頓、斷裂,有無合併其他部位骨折,如屬於複合性眼眶骨折,需與相關科室聯合手術,如口腔頜面外科、耳鼻喉科等。並對患者外觀以及眼眶CT等進行拍照留取詳細資料,便於術後進行對比觀察手術效果,以及術後隨時翻閱、揣摩,提高手術技巧。
既然眼眶骨折手術是一種整形、美容性質的手術,術前應進行詳細的手術設計,如手術切口設計、眼眶內植入物材料以及植入物大小、形狀的選擇及設計等。
手術切口的設計應以最小、最隱蔽的切口達到最大術野暴露為原則,最常用的切口為採用自然面板皺襞切口,這樣可使瘢痕隱藏於自然皺襞中。此外,如原有面板傷口瘢痕形成,如能採用切開原傷口進行手術,應儘量採用此類切口,減少瘢痕形成。
目前修復眶壁骨折常用的眶內填置物有Medpor、羥基磷灰石複合材料等,形狀有骨板型和已成型的眼球塌陷楔形種植體等,此種眼球塌陷楔形種植體有大小2種規格:
(1)一種長31mm×寬22mm×厚7mm;
(2)另一種長40mm×寬28mm×厚7、5mm。骨板型較薄,如欲增加體積改善眼球內陷,只能增加骨片層數,這樣則有可能增加術後眶內感染機會。而眼球塌陷楔形複合體在矯正眼球內陷方面較骨板型材料具有明顯優勢,其外形與眼眶底壁的輪廓相似,術中不用修剪或略加修剪,適用於眶底及眶內下壁骨折的修復。
一、眼眶下壁骨折
可採用睫毛下切口、下穹窿結膜切口、經上頜竇水囊法修復眶底骨折,常用的手術切口為前2種。
1、經睫毛下入路修復眶底骨折
沿下瞼睫毛下2mm切開面板,至外眥處斜向外下方約呈120°角延長約10mm,自輪匝肌下分離至眶下緣,切開眶緣骨膜,自骨膜下向眶底分離。術中應仔細辨認,切勿把眶下神經血管束當做陷入上頜竇內的眶內容,否則有可能造成術後患側面部麻木。
2、經下穹窿結膜切口修復眶下壁骨折
對於眶下壁骨折範圍不大或伴有下直肌嵌頓患者,或對外觀要求較高患者可採用此手術切口。此切口隱匿,術後不留明顯瘢痕。但此切口需切開外眥韌帶下支,遊離下瞼外側以擴大術野,便於暴露眶底。術後應仔細縫合外眥韌帶下支,恢復外眥外形,以免導致外眥畸形。
二、眼眶內壁骨折
X線不能顯示單獨眶內壁骨折,故術前需做眼眶CT軸掃+冠掃檢查,軸掃瞭解眼眶內壁骨折的長度,骨折後緣距視神經管前端距離,冠掃瞭解有無合併眼眶下壁及上壁的骨折,以及篩骨水平板的高低,做到術中心中有數,不至於術中損傷視神經以及顱腦等。手術修復可經面板入路和結膜入路。
經面板入路時手術切口距內眥約6mm,縱行切開面板及皮下軟組織至骨膜,切開骨膜後應將淚囊翻向外側,沿骨膜下分離,將脫入篩竇內的眶內容還納入眼眶,如篩前動脈正常應電凝切斷,術中應時刻注意分離進入眼眶的深度,且不可過深而損傷視神經。經結膜入路時,需切開外眥,遊離下瞼以擴大眶內側術野範圍。與面板入路比較,經結膜入路術野較窄,不適合眶內壁骨折範圍較大者,但經結膜入路術後外觀無可見瘢痕。
三、複合性眼眶骨折伴眼球內陷、下移位
眼球下移位多見於眼眶複合性骨折。眶前部骨折伴眶緣向外下方移位,大量眶內容疝入到上頜竇內,使眼球向下移位。手術應與口腔頜面外科聯合進行,手術切口採用下瞼睫毛下延長切口以修復顴弓骨折,聯合口內切口,修復上頜骨、顴弓骨折以及鼻骨骨折等,待眶緣骨折固定恢復解剖位置後,骨膜下分離眶下壁骨膜,復位疝入到上頜竇內的眶內容,眼眶內植入修復材料,改善眼球內陷,並將眼球上抬提升至正常位置。
四、陳舊性眼眶內壁及下壁骨折
對眼眶爆裂性骨折的程度未能正確的認識,保守治療的適應症選擇不當,延誤了早期手術時間,造成眼球內陷、眼球運動受限、複視等,應針對以上情況進行積極治療,治療順序為首先矯正眼球內陷,再進行眼外肌手術改善眼球運動障礙及複視。此類患者一般眼球內陷較重,單純植入骨板型修復材料很難完全矯正明顯的眼球內陷,如增加放置骨片層數,則有可能增加術後眶內感染風險。眼球塌陷楔形種植體的應用能矯正4-5mm以內的眼球內陷,術中應將種植體最厚處儘可能放置靠後,或眼球赤道部後,矯正效果較好,否則有可能引起眼球向上移位。
五、眼眶骨折合併眼球損傷
1、當眼眶骨折造成外觀受限,同時眼部受傷造成視功能完全喪失時,視力已不能恢復時,我們認為有必要行眼眶骨折手術,改善患者外觀。當受傷眼眼壓正常,無色素膜反應,無眼球萎縮跡象時,可單純行眼眶骨折修復,改善眼球內陷。
2、當眼球受傷較為嚴重,眼壓低,有眼球萎縮跡象時,或伴有色素膜反應時,應在摘除眼球,植入義眼胎的同時修復眶壁骨折。如不同時修復眶壁骨折,術後義眼胎有可能出現向下或向內側移位以及出現眼窩凹陷。為避免術後仍出現眼窩凹陷,術中應眼眶內填充植入材料至義眼胎高度與健眼角膜頂點等高,待術後消腫後可再凹陷2mm左右,此時佩戴義眼片外觀較為滿意。
3、當眼眶骨折合併眼部外傷,眼球損傷較重需行玻璃體切除手術者,手術時機的選擇尤為重要。我們一般選擇傷後10-14天行眼眶骨折修復手術,此時由外傷引起的皮下淤血、眼眶軟組織水腫已基本消退,眼球內陷的程度已能確定,且此時眼眶骨折區沒有形成瘢痕,手術損傷小,術中出血少,效果好。骨折修復術後1周左右再次行玻璃體切除術,切除玻璃體積血、復位視網膜等,提高患者視功能。如眼眶骨折修復手術在玻璃體切除術後實施,則有可能在骨折修復術中對眼球的擠壓引起視網膜脫離、玻璃體積血、晶狀體脫位加重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