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腸外瘻的概述、分類及病理生理改變
瘻在醫學概念上是指非生理性通道,腸瘻則是指此非生理性通道的一端是連線腸道,另一端連線其他臟器或組織,或直接通往體外,前者稱為腸內瘻,後者稱為腸外瘻。內瘻的病理生理改變、症狀及治療方法隨所連通的臟器或組織而異,其間特性大於共性,而腸外瘻雖然根據其不同分型或分類各有特點,但仍有較多共性,可歸為一類進行總結。
腸外瘻應該說是一種併發症,常繼發於損傷、手術、炎症、感染等疾病或醫療操作,也有少數是屬於先天畸形。在臨床上,有時為了一定的治療目的行腸道外接減壓,或曠置遠端,近端腸外接在腹腔外,雖也有腸液溢至腹壁外,但與本章節作為併發症討論的腸外瘻有很大區別,故不在本節討論範圍之內。一般來說,腸外瘻的病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先天畸形:由於卵黃管未閉可以在臍部形成腸外瘻,卵黃管腸端未閉而腹壁已閉則形成美克爾憩室,先天性腸瘻為數極少。
2、手術:手術原因所致的腸外瘻是臨床上腸外瘻形成的最主要成因,雖然嚴格地講也是損傷造成的腸外瘻,但有其特點而且數量多,故單獨列出。屬手術後併發症的佔77.1%,多見於胃腸及膽道手術,腎、輸尿管及婦產科手術也可併發腸外瘻,多是手術誤傷所致。
3、損傷:
腸損傷經初步處理後,後因感染或組織缺血,破損處經修補或吻合後再次破裂成瘻,或處理時有遺漏,佔13.3%;放射治療後腸道損傷致瘻,可以發生在放療後早期,也可在後期發生,佔2%。
4、腫瘤或炎症:腫瘤穿破成瘻多發生在結腸(1.2%),炎性病變如小腸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或白塞病也可窺破成瘻(1.2%)。腸結核與腹腔內一般化膿性感染也有引起腸壁壞死穿孔成瘻的可能。
5、腸外瘻根據不同的標準有多種分類或分型,臨床上常用的有:根據腸瘻發生部位分有十二指腸瘻、空腸瘻、迴腸瘻、結腸瘻、直腸瘻等;根據距Treitz韌帶的距離分為高位瘻(100cm以內)和低位瘻;根據腸液流量分高流量瘻(空腹狀態下腸液流出量>1000 ml / 24h)和低流量瘻;根據瘻口情況分管狀瘻、脣狀瘻和斷端瘻;根據竇道情況分單純瘻和複雜瘻等。
腸外瘻的病理生理改變主要是由於腸液溢位腸腔外而引起,除腸液含有的營養成分、電解質和水分外,還有細菌、消化酶等,這些導致了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變。
(1)水、電解質和酸鹼紊亂:這主要是因為腸外瘻患者有大量腸液丟失所致,在高位高流量瘻患者尤其要注意這一點;另一個原因是在處理腸外瘻患者時給予的補液量或臨床營養不當,因醫源性因素人為造成水、電解質和酸鹼失衡,這更應該在臨床工作中加以注意。
(2)迴圈障礙:這主要是因為腸液大量丟失後未能得到有效補充,導致迴圈容量不足,甚至腎前性腎功能損害。在上世紀70年代前,內穩態失衡和迴圈障礙是腸外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隨著臨床營養的進步,目前這兩種病理改變只要臨床醫師加以注意,應該不難糾正。
(3)感染:對於高位腸瘻其腸液中含有大量消化酶,一方面這些消化酶會腐蝕所流經的組織,為致病微生物感染創造條件,另一方面大量消化酶丟失會造成患者營養不良,免疫力降低,也為感染創造了條件。而低位腸瘻其漏出液中本身就包含大量細菌,故其早期就可出現感染表現。在腸瘻竇道形成前,如果漏出的腸液未能得到充分引流,則可能汙染整個腹腔,形成瀰漫性腹膜炎,若控制不當,甚至可發展為多臟器衰竭導致患者死亡。在高位腸瘻,由於消化液的腐蝕,有可能瘻口周圍的血管被腐蝕破而引起出血,加重這一惡性迴圈,導致患者重要臟器缺血,增加患者死亡率。目前感染已經成為當前腸外瘻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報道的一組死亡病例中,有90%是因為感染引起。
(4)營養不良:腸外瘻發生後,如無良好的臨床營養支援,患者將在2~3周內出現營養不良,具體還要視腸瘻的部位和流量而定。感染和營養不良兩者相互影響,形成惡性迴圈,腸瘻患者屬蛋白質-能量不足型營養不良,既影響傷口癒合和臟器功能,也不利於感染的控制。
(5)原發病的改變:一般腸外瘻發生時原發病已經得到治療,但有的腸外瘻發生時原發病並未得到有效控制,腸外瘻的發生甚至加重了原發病的進展。
二、腸外瘻的臨床表現
腸外瘻的臨床症狀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創傷、手術後早期或炎性腸病導致腸穿孔早期,腸內容物尚未溢位腹腔外,但腸液已經溢至腹腔,導致瀰漫性或侷限性腹膜炎表現,出現腹痛、發熱、腹膜刺激徵、腸鳴音減弱或消失等,經剖腹探查引流或腹壁切口感染破裂後,或原有的腹腔引流管引出腸液後,腸外瘻患者將出現第二階段症狀。第二階段症狀隨腸液流出量及腹腔感染程度,以及處理是否恰當有明顯關係,輕者僅有少量腸液從瘻管流出,重者則上述的五種病理生理改變均可能出現,嚴重的可致患者死亡。一般來說腸外瘻的臨床表現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瘻口區域性的症狀:由於漏出腸液的腐蝕作用,瘻口周圍常常出現紅腫糜爛,伴有強烈的疼痛,尤其是高位高流量腸瘻。在管狀瘻時,由於腸液先會漏到腹腔,所以部分患者或有侷限性腹腔感染或膿腫形成,在內瘻口和外瘻口間形成膿腔。
2、內穩態失衡:由於有大量腸液丟失,患者或出現水、電解質喪失的表現,最多見的低鉀、低鈉,尤其是高位高流量瘻,同時,患者還會出現酸鹼失衡,酸中毒多於鹼中毒,但在瘻口位置較高,胃液大量丟失的情況下鹼中毒的可能性增加,或者感染中毒較重,患者呼吸增快,出現呼吸性鹼中毒。
3、營養不良:在腸外瘻早期可能不明顯,但隨著病程進展,在感染、限食和消耗增加等原因作用下,營養不良若得不到良好乾預,可能會發展到威脅患者生命的程度。
4、感染:腸外瘻發生後,若未得到充分引流或引流不徹底,患者會出現侷限性或瀰漫性腹膜炎,嚴重時會誘發多器官衰竭,直至死亡。目前,感染是腸外瘻的第一死亡原因,可佔死亡病人的80%~90%。
5、多系統或多臟器衰竭:是腸外瘻最嚴重的後果之一。多臟器衰竭可能源於感染,也可能源於重度營養不良或免疫功能下降所致的全身感染、肺炎。在腸外瘻患者病程中還可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黃疸、應激性潰瘍、胃腸道糜爛出血等,在最終的死亡患者中,表現有多臟器衰竭的患者約80%。
三、腸外瘻的診斷及診斷風險的防範
當有腸液從引流口或創口中流出時,腸外瘻的診斷很容易成立。但當瘻口較小、位置較深或炎症腸病所致的早期腸瘻時,腸外瘻的診斷會較為困難。臨床上可出現創口經久不愈,或是愈後又破潰,或是出現腹膜後感染及全身中毒症狀,而創面口僅有肉芽組織不健康或膿性分泌物增多的現象。為此,針對腸外瘻的一些影像學和實驗室檢查是非常必要的。
1、口服染料或碳末檢查:這是早期臨床常用的方法之一,但目前這一檢查方式在臨床已很少用到。
2、竇道造影:這是腸外瘻最有價值的檢查方法之一。通過將造影劑從瘻口直接注入並連續拍攝X光平片,結合患者改變體位,可以清楚獲得腸外瘻竇道長度、走行、中間是否有膿腔、是否有多條竇道、竇道內口在腸道的位置、遠端腸道是否有梗阻、引流管位置是否合適等許多有價值的資訊,所以該檢查不僅在診斷方面有重要價值,在腸外瘻竇道評估方面也有積極意義,所以常需要多次反覆進行。但有時由於竇道較細或位置較深,造影劑有時未必能進入腸腔,瘻口所在腸管也不能清晰顯示。
3、全消化道造影:全消化道造影檢查的目的是瞭解瘻口近端腸道及遠端腸道的情況,瞭解整個消化道的情況,這一檢查對治療的價值高於對診斷的價值。
4、腹部CT檢查:對於腹腔膿腫的定位有較大診斷意義,同時對於腸外瘻的原發病的診斷與評估也有較高價值。多數時建議患者口服稀釋的造影劑(常用碘劑而不是鋇劑)後再進行腹部CT檢查,增加腸腔與腹腔的對比度,更有利於發現和評估病變部位。
5、實驗室檢查:需要動態觀察患者血像、肝腎功能、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的變化,要定期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況和免疫狀況,以及心肺功能等,以防發生其他臟器的損害。同時還要特別關注腸外瘻發生的原因及原發病的情況。
這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通常的概念認為,腹部特別是胃腸手術後或創傷的患者有腹膜炎體徵,在傷口或引流的位置出現膽汁樣及糞樣液體,即明確腸瘻,但在腸瘻發生的早期,腐蝕性的腸液自腸腔內流出至腹腔,只有積累至一定量後才從切口或引流管中流出,一旦腸液外漏至腹腔,即刺激腹膜,同時毒素由腹膜迅速吸收入血,導致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徵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有研究發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是腸瘻特別是高位腸瘻的最常見表現,因此,在任何腹部外科手術後患者出現腹膜炎症狀、不明原因發熱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時,外科醫生應考慮腸瘻的可能。
鑑於腹腔感染是腸瘻最常見的併發症,並有較高的致死率,所以在腸外瘻患者中判斷感染的狀況非常重要,有文獻報道,25 %~75 %的腸瘻合併腹腔感染,當有下列症狀和體徵時,應考慮有腹腔感染存在:體溫持續升高;心率增快;呼吸頻率> 20次/min;有瀰漫性腹膜炎或侷限性腹膜炎;腸功能恢復後再次出現肛門排氣排便停止,同時有腹痛、腹脹、腸鳴音減弱或消失;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極高,甚至出現未成熟粒細胞,或者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極低。對於具有上述一種或多種症狀和體徵的腸外瘻患者,應進行B 超或CT 檢查,B 超或CT 檢查對腸瘻患者是否存在腹腔感染,有決定性診斷意義,B 超或CT 還可以瞭解腹腔感染的程度,如膿腫數目、位置、大小等,對腸瘻併發腹腔感染的治療提供有利的幫助,但B超常因腹內腸道脹氣而影響檢查結果。
四、腸外瘻的治療及治療風險的防範
根據其病理生理特點,腸外瘻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治療:
1、糾正內穩態失衡:發生腸外瘻,尤其是高流量瘻時,若處理不當或不及時,患者將很快將會出現內穩態失衡。此時需要在動態監測患者水電平衡的情況下,及時有效地給以補液治療,當機體丟失體液成分較多,而且需要外周營養時,常常需要進行深靜脈置管才能達到有效補液量。
2、控制感染:感染目前是腸外瘻患者的主要死因,故對於腸外瘻患者尤其要重視機體的感染情況,而充分而全面的引流對於預防和治療腸外瘻患者的重要性無論如何強調都不為過。在腸外瘻患者出現腹腔感染徵象時,宜及時行剖腹探查術,清除腹內膿液及分泌物,並行充分引流,此時不宜同時行腸瘻確定性手術,因為在腹腔感染情況下,腸道常常有不同程度水腫等炎症反應,且常粘連嚴重,強行確定性手術常會再發腸外瘻,導致手術失敗。若剖腹探查見感染範圍大,程度重,且因腸道水腫導致關腹困難,可行腹腔開放術,即用無菌滌綸等縫於腹壁切口處,待腹腔感染控制後再行二次手術,但腹腔開放會導致更多的體液丟失,並增加或有加重腹腔感染的風險,故需要更為嚴格和仔細的監測和護理方可。
3、瘻口區域性的處理:瘻口區域性的處理好壞常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疾病的程序,良好的瘻口區域性處理可以減輕患者疼痛;減少周圍組織的腐蝕、糜爛和出血;有利於控制區域性感染;有利於減少腸液的丟失等。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在這方面有很多較為成熟的經驗,包括
(1)雙套管負壓沖洗引流法;
(2)水壓、管堵和膠堵法;
(3)矽膠片內堵法等,這些經驗和方法的介紹常見於各專著和文獻,目前已為多數臨床專科醫師所熟知,在此不再贅述。
4、營養支援:對於腸外瘻患者,營養支援治療是一個重點。在20世紀70年代前,營養不良是腸外瘻患者治療失敗的一個主要原因,在70年代後,由於臨床營養的進步,營養不良逐漸退於腸外瘻患者治療失敗的次要原因,但時至今日,在臨床上仍可看到部分腸外瘻患者因臨床營養治療不當導致醫源性營養不良,甚至腸外瘻治療失敗。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部分臨床醫師對臨床營養缺乏現代的、全面的認識,導致對臨床營養認識不足,在患者營養狀態未得到有效改善時便匆忙進行確定性手術,最終使治療失敗,徒增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並使自己陷入無謂的醫療風險之中。
在腸外瘻發生的早期,應以靜脈補充水電解質,儘快恢復患者內穩態為目的。在患者內穩態平衡後,臨床營養治療以胃腸外營養為宜,因為這樣可以有效減少胃腸道分泌的液量,有利於瘻口的癒合。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腸外瘻患者應用生長抑素減少胃腸道分泌量,生長抑素與胃腸外營養聯合應用可以使胃腸道分泌的液量銳減,使腸外瘻患者的外漏腸液量減少70%以上,部分患者可以因此腸瘻自愈。
腸內營養要根據患者情況加以選擇,對於腸瘻口小流量低的患者可以選擇經口或鼻飼給予要素飲食,對於小腸瘻患者,若遠端有足夠長度供消化吸收之用,並且沒有梗阻情況,就可以從瘻口向遠端置管進行腸內營養。對於高位高流量小腸瘻,目前也提倡“邊漏邊吃”的原則,若同時結合腸液過濾回輸到遠端腸道的技術,則更主張選擇腸內營養。腸內營養是合乎生理的臨床營養給予方式,目前認為腸內營養較腸外營養有諸多優勢,包括:
(1)有利於腸屏障的恢復,防止菌群失調和腸道細菌易位;
(2)有利於避免腸外營養所帶來的代謝併發症;
(3)有利於減輕腸道水腫,防止腸道廢用性萎縮變薄,使腸道更健康,有利於以後術後胃腸道重建;
(4)腸內營養費用較腸外營養低廉,且操作併發症少,營養吸收更全面。但腸外營養也有其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在某些情況下必需要用腸外營養,例如若擬行管狀瘻膠堵,此時需要減少胃腸液的量,這就需要行完全的胃腸外營養,所以何時選擇何種營養給予方式需結合患者情況、病程發展以及治療需要綜合考慮。
5、重要臟器功能的維護:在腸外瘻患者治療失敗或致患者死亡的原因中,感染所致的多臟器衰竭是目前的主要原因,在這裡面,感染常是加劇病情惡化的第一誘因,而營養不良也常是加劇病情惡化的另一誘因,感染和營養不良常常互為因果,惡性迴圈,若患者其他臟器原本就有基礎病,或年老體弱,則發生多臟器衰竭的可能性就更大。臨床上常累及的臟器為肺和肝臟,另外凝血功能障礙在臨床上也不少見。在臨床上,一方面要控制感染和糾正營養狀況,另一方面從一開始就要注意保護其他臟器,尤其是肝臟和肺的功能。
6、手術治療:腸外瘻手術可分為兩大類,即輔助性手術和確定性手術。剖腹探查、引流、止血、腸造口等輔助性手術可以按需進行,但以消除腸瘻而施行的腸修補、切除重建等確定性手術的手術時機則取決於腹腔感染的控制和患者營養狀況的改善,一般確定性手術可在腸瘻發生後3個月到1年時進行,目前也有行早期確定性手術的探討,一般在發現腸瘻後10天內進行,且腸瘻發生同時僅有較輕微的腹部或區域性感染,所選腸瘻常為脣狀瘻,擬行的手術不復雜,患者能承受手術等,但行早期確定性手術仍須非常慎重,因為還有發生再漏的可能性,且目前各個中心的經驗仍不太多。常用的手術方式包括:
(1)腸瘻區域性腸袢切除吻合術;
(2)腸管部分切除吻合術;
(3)腸袢漿膜覆蓋修補術;
(4)帶蒂腸漿肌層覆蓋修補術;
(5)腸瘻外接造口術;
(6)腸曠置術。其中腸部分切除、對端吻合和帶蒂腸漿肌層覆蓋是應用較多、效果較滿意的術式。具體的手術方式在手術學專著中已有詳細介紹,此處不再贅述。
五、對於腸外瘻治療風險的防範,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需要特別注意:
1、經管腸外瘻患者需要醫師具有高度的責任心。為便於讀者理解,筆者舉一病例,筆者曾經管一位從國內某著名三甲醫院轉診來的腸外瘻男性患者,該患者是因為外傷導致十二指腸損傷,術後出現腸外瘻,在該院治療3月餘未愈,入院後經檢查評估,發現該患者置於十二指腸旁的矽膠引流管竟通過十二指腸球部進入胃內,導致引流管內一直有消化液流出,經退管、胃腸外營養、抑制消化液分泌、膠堵後,患者腸外瘻自愈出院。如果原醫院的醫師能仔細評估患者情況,相信這位患者在該院也能痊癒,這也是筆者為何將責任心放在第一位的原因。另外,腸外瘻患者病情變化較快,這是因為腸外瘻患者的機體儲備往往已經動用到了極限,些許醫療差錯或不及時,或感染、出血等意外情況的出現,就會讓病情急轉直下,所以需要經管醫師勤查患者,及時瞭解病情變化及治療執行情況,在出現病情變化時早發現、早處理,這是筆者強調責任心的另一原因。
2、儘量用創傷最小的方法解決患者的臨床問題,這不僅是腸外瘻所要遵循的原則,在其他絕大多數疾病的治療中也是如此。在腸外瘻並腹腔感染形成膿腫時,高效而充分的引流是解決腹腔膿腫的關鍵所在,但並非都需行剖腹探查手術,多數患者可以通過B超或CT引導穿刺引流即可解決問題,須知任何手術操作都同感染、出血等併發症一樣,對患者也是一次極大地打擊,故手術決策必需慎之又慎,手術前應該自問是否已經再無其他方法可行。對於確定性手術也是如此,在決定行確定性手術之前,應該盡一切可能爭取腸外瘻自愈,只有在腸外瘻沒有自愈可能的情況下才考慮行手術治療。影響腸外瘻自愈的常見原因包括瘻口遠端腸道有梗阻,瘻口區域性有感染或異物、竇道短於1.5cm,放射性損傷和脣狀瘻等,這些因素確實無法解除時,才考慮再次手術切除腸瘻。
3、細緻全面地術前評估是確定治療方案的基礎,也是預防腸外瘻的第一步。在行確定性手術之前,一定要問問自己這樣幾個問題:這個患者上次手術為何會漏?我這次手術如何能保證不會再漏?上次手術出現腸瘻的誘因是什麼?這些誘因在這次確定性手術前是否都已經糾正?以往研究表明,腹腔感染、腹膜炎、營養不良、糖皮質激素使用、腸梗阻、慢性阻塞性肺病、克羅恩病病和放療等是術後腸外瘻的高危因素,這些高危因素是否是該患者出現腸外瘻的誘因?此次手術前這些誘因是否都得到良好評估並予以糾正?通過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和相關檢查可以對腸外瘻的預期風險有初步的判斷,對於高危病例在後續治療中時刻保持警惕,積極做好預防措施。
4、手術時機的把握。對於擇期手術患者,手術應安排在糾正營養不良和改善全身狀況後進行,以儘可能降低腸外瘻的風險。機械性腸梗阻患者很多情況下病情發展迅速,對這類患者剖腹手術應採取相對積極的態度,在發生腸絞窄和腹膜炎前解除梗阻,降低因腹腔汙染和腸段切除帶來的腸瘻風險。而術後早期腸梗阻多是動力性腸梗阻,且腹腔記憶體在廣泛的炎性粘連,故應以保守治療為主。
二期手術多選擇在術後3 個月後進行,此時炎性粘連逐漸轉變成膜性粘連,分離相對較容易,一般來說,等待時間越長,粘連越輕,手術越容易分離,在查體時,觸診腹腔明顯變軟是粘連鬆解的重要體徵,腸管經瘻口外凸也是瘻口附近粘連鬆解的表現,CT檢查也能提供腸管粘連的情況;同時,通過3個月以上的臨床營養支援,患者的營養不良也得到糾正;腸內營養的實施使腸道水腫消退,腸道更加健康,為腸道重建創造了條件;通過對腸外瘻竇道的沖洗引流,竇道更加成熟,感染較為侷限,避免了無辜切除更多腸道和組織。另外,在等待確定性手術期間,患者的功能鍛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任建安教授認為,一般成年腸瘻患者,手術恢復最為順利的是可在6min左右徒步爬完16層樓梯,即使是80歲以上的腸瘻患者,術前能爬上4~6層樓梯的,術後恢復極佳,而長期臥床不能下床活動是確定性手術的禁忌症之一。
5、無論是行輔助性手術還是確定性手術,如果有機會都應進行術中探查,術中探查是對患者再次全面、深入的直觀評估,往往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資訊,糾正術前錯誤的判斷,不能草率了事,浪費一次肉眼直視病變部位的機會。術中探查力求全面、仔細,對於上腹部閉合性損傷的患者,要注意十二指腸損傷的可能,探查要求開啟十二指腸側腹膜;腹部開放性損傷,尤其在無法找到腸管損傷部位時,要開啟側腹膜,注意是否存在結腸後壁的損傷;闌尾手術後出現的腸外瘻,尤其當病史不典型,要注意回盲部探查,判斷是否存在回盲部腫瘤或克羅恩病等情況。
6、根據術前評估和術中探查,全面準確掌握病情,制定合理的手術方式。手術前,術者必需要有成熟的手術方案,對於複雜腸瘻患者至少要有上、中、下三套手術方案,對於手術中可能出現的情況要有相應的預案。例如對於粘連性腸梗阻,粘連鬆解、恢復腸道通暢是首選方式,但當腸管粘連成團分離困難時,一味追求分離粘連會造成腸壁廣泛損傷,甚至影響腸管血供,增加腸瘻風險,此時可行上游糞便轉流手術,或在保證腸管長度的情況下,切除吻合更為合理。結、直腸手術時若腹腔內汙染嚴重,一期吻合術後腸瘻的發生率高,建議造口後二期手術。
直腸癌行TME 術後吻合口瘻發生率10 %~20 %,這一比例在低位直腸癌中更高,因此對於吻合不滿意或術前放療的高危患者,可以行預防性近端腸造口。距迴盲瓣10~15 cm 的末端迴腸受血供和迴盲瓣的影響,此處吻合口瘻有較高的發生率,行回盲部切除,回-結腸吻合可以有效減少瘻的發生。二次手術多發生在術後早期,由於出血或引流不暢等原因需要再次剖腹,此時腹腔記憶體在廣泛的炎性粘連,腸管水腫增厚,分離時極易損傷而且修補困難,因此二次手術力求簡化,術中避免大範圍分離。克羅恩病穿孔單純修補的成功率極低,要求切除至正常腸壁後吻合,但即使這樣術後腸瘻的發生率仍很高,而且多次手術後容易造成短腸綜合徵,至今仍是外科的一大難題。
7、腸外瘻患者因為曾有腹腔感染,腹腔內廣泛粘連,術中難免要行廣泛的腸粘連鬆解術,術後患者出現粘連性腸梗阻和腹腔感染的風險很大,這也是腸外瘻術後再次出現腸瘻的兩個原因。對於預防粘連性腸梗阻,一方面是鼓勵患者儘早下床活動,儘早給予腸內營養外,還可以在腸外瘻術後加做腸排列術,一般推薦行經切斷的闌尾殘端或盲腸造口逆行插入排列管做腸排列。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