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每年大約進行3000萬臺外科手術,其中100萬病人患有冠心病,另有200-300萬病人具有冠心病的危險。這類患者具有較高的圍手術期心肌梗死(perioper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PMI)、心源性死亡的發生率。近年來,我國冠心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同時由於手術及麻醉方法不斷改進,手術指徵放寬,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患者需要進行非心臟手術者越來越多。外科、麻醉科及心內科醫師都有責任對病人是否能耐受手術作出抉擇。1996年美國心臟病學會(ACC)/美國心臟協會(AHA)出版的關於非心臟外科手術圍手術期心血管評估指南,2002年進行了更新[2],目的是制定長、短期心臟治療方案、提供臨床風險預測以優化病人的管理。現結合指南對非心臟手術病人PMI的診斷和處理進行討論。
據統計成人非心臟手術PMI發生率為0.15%。陳舊性心肌梗塞進行手術後再發PMI約6%。有研究發現冠心病(危險分層為高危)術後PMI發生率為4.1%,具有外周血管疾病但缺乏冠心病證據(中危)PMI為0.8%,具有動脈硬化高危因素但沒有動脈硬化表現(低危)者PMI為0%。經干預的冠心病患者擬行較大手術時PMI為2.7%,總死亡率3.3%。行相似手術而無冠心病者上述兩個率分別為0.8%和1%。PMI無痛者佔50%,比一般心肌梗塞無痛者20%~40%為高[2]。PMI病死率10%-15%與非外科手術相似。
目前,PMI的病理生理學改變和機制尚不清楚。PMI多發生在外科術後前三天,也是血栓形成的最危險時期。非手術後心梗多由於冠脈不穩定性斑塊破裂所致,PMI可能與非手術心梗相似,但是,外科手術刺激和術後疼痛使病人兒茶酚胺大量分泌,心率和血壓升高導致術後彌散性心肌供氧與需氧不平衡,同時術後的高凝狀態進一步促進斑塊破裂和冠狀動脈內血栓形成。因此,斑塊破裂合併血栓形成可能是PMI的重要發病機制。
一、圍手術期心臟危險評估:包括病人的評估和手術危險的評估。
1、心臟危險分層:ACC/AHA指南將增加圍手術期心血管危險的預測因子分為3類。高危:近期急性冠脈綜合症如急性心肌梗死(>265.2μmol/L(3.0mg/dl),SGOT升高,慢性肝病徵及非心臟原因臥床。
2、術前檢查:目的是識別心臟病是否存在,確定疾病的嚴重性和穩定性等。除常規檢查外,必要時行心導管及心血管造影等檢查。按照指南推薦檢查的強度分為I類,IIa,IIb和III類。I類為必須的檢查,IIa類為最好進行該項檢查,IIb類為可選擇進行的檢查。III類為不必檢查。
(1)左室功能測定:
I類:目前控制欠佳的心衰,如果以前評估證實有嚴重左室功能異常,不必重複檢查。
IIa類:
既往心衰與原因不明呼吸困難。
III類:既往無心衰,作為左室功能常規檢查。
(2)12導聯心電圖:
術中與術後ST段變化提示心肌缺血是發生PMI強預測因素,也是心源性死亡的長期危險因素。低危手術患者靜息心電圖不能識別增加圍手術期危險,但心電圖異常是中高危患者圍手術期與長期心血管危險的臨床預測指標。
I類:擬行中高危手術的中高危患者最近胸痛或缺血發作。
IIa類:無症狀糖尿病。
IIb類:曾行PCI術,男性>45歲、女性>55歲或多個動脈硬化危險因素,曾因心臟病住院。
III類:行低危手術無症狀者。
(3)運動或藥物負荷試驗:
I類:成人懷疑或證實冠心病進行診斷性評估;冠脈成形術前有心肌缺血證據;對治療評估;急性冠脈綜合症預後評估。
IIa類:當主觀評估不可信評價運動能力。
IIb類:伴有低高危險因素患者的診斷、靜息ST段壓低。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