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主任醫師 趙巖

  一、與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病

  1、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發病率很高。有上腹不適患者的檢出率可達80%以上,研究證實幽門螺桿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我國也於1985年首次分離出幽門螺桿菌,並對幽門螺桿菌進行了大量的基礎和臨床研究,發現慢性活動性胃炎病人中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為95%,幽門螺桿菌陽性的胃炎多為活動性胃炎,殺滅幽門螺桿菌後則變為非活動性胃炎。慢性活動性淺表性胃炎逐漸發展可以轉變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繼而加重萎縮性胃炎併發生腸上皮化生及異型增生,成為癌前病變。萎縮性胃炎被認為是胃的癌前疾病,因此萎縮性胃炎患者每1-2年需胃鏡複查一次,以便及時發現早期癌變。

  2、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比較常見,其胃鏡檢出率為16.5%-28.9%。過去認為“無酸則無潰瘍”,抑酸可癒合潰瘍。雖然抑酸癒合潰瘍不難,但一年內複發率高達60%-90%。幽門螺桿菌的發現和相關研究顯示,消化性潰瘍與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密切相關。我國胃潰瘍的幽門螺桿菌檢出率約為70%,十二指腸潰瘍的幽門螺桿菌檢出率約為90%,而根除幽門螺桿菌之後經過長期隨訪觀察,潰瘍複發率明顯下降至10%以下。因此有人提出了“無Hp則無潰瘍”的說法。

  3、胃癌

  根據流行病學資料,幽門螺桿菌與胃癌的發生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幽門螺桿菌被認為是胃癌的一個高危致病因素。實驗研究顯示幽門螺桿菌可引起細胞過度增殖,使DNA易受損傷;幽門螺桿菌還可引起原癌基因啟用,抑癌基因失活,癌基因過度表達及基因突變等因此認為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一個啟動因子。

  二、H.pylori感染的診斷

  H.pylori感染的診斷標準原則上要求可靠、簡單,以便於實施和推廣。H.pylori感染的診斷方法很多,應根據不同的診斷目的和單位條件選擇診斷方法。應選用經過考核,敏感性、特異性高的試劑和方法進行檢測。

  三、H.pylori的根除標準

  尿素酶依賴性試驗陰性。用於臨床目的,選做1項即可;用於科研目的,需2項均陰性(需取活組織檢查者,用於臨床目的,取胃竇粘膜;用於科研目的,取胃竇和胃體粘膜。

  四、Hp感染治療方案

  一線方案:

  PPI/RBC(標準劑量)+阿莫西林(1.0g)+克拉黴素0.5gBid×7天。

  PPI/RBC(標準劑量)+甲硝唑(0.4g)+克拉黴素0.5gBid×7天。

  PPI/RBC(標準劑量)+阿莫西林(1.0g)+呋喃唑酮0.1g/甲硝唑(0.4g)Bid×7天。

  鉍劑標準劑量+呋喃唑酮(0.1g)/甲硝唑(0.4g)+克拉黴素0.25gBid×7天。

  鉍劑標準劑量+甲硝唑(0.4g)+阿莫西林1.00gBid×14天。

  五、如何避免耐藥菌株的產生

  1、嚴格掌握H.pylori的根除指徵。

  2、選擇根除率高的方案。

  3、治療失敗時,有條件者再次治療前先作藥敏試驗,避免使用H.pylori耐藥的抗生素。

  4、倡導合理使用各種口服抗生素。

  六、預防幽門螺桿菌的感染

  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和預防胃腸道傳染病一樣,要把住病從口入關。只要做到飯前便後洗手,儘量吃高溫加熱的熟食,喝開水,生吃瓜果蔬菜要洗淨。聯合應用抗生素,是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疾病的惟一有效措施。隨著患者對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腸疾病關係的認識也越來越多,很多人主動到醫院要求作檢查,甚至部分病人自行服用阿莫西林、慶大黴素等抗菌素,這種做法顯然不科學。因為這樣不僅不能殺死幽門螺桿菌,反而容易引起耐藥菌株出現,導致將來根治困難。因此,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需不需要治療,如何治療均應找專業消化內科醫師診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