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肝膽外科、膽道微創外科 主任醫師 楊玉龍

  膽囊息肉大多為良性,以膽固醇性息肉為多見,腺瘤是其中的一種,但是其發生率很低,在膽囊切除的標本中的比例只有1.1%,惡變率為1.5%,被認為膽囊癌的癌前期病變,所以膽囊息肉惡性很少見,臨床上關注的是容易的惡性變的息肉,目前的檢測手段尚無法確定息肉的性質,所以出現了依據膽囊息肉的大小(目前以直徑大於1.0釐米)來判定是否要進行手術治療。但僅憑膽囊息肉直徑的大小決定膽囊是否切除的標準,也是個模糊的概念,是不科學的,有很多膽囊息肉0.4-0.6cm也發生惡性變。膽囊息肉大部分是膽固醇息內,是良性的,而對於良性的病變均行膽囊切除是不科學的。出於保護膽囊功能考慮,避免發生膽囊切除術後的遠期合併症,對於膽囊息肉的處理也不一定均行膽囊切除術。

  對於膽囊息肉病例可行“內鏡微創保膽取息肉”方法,其複發率僅為1%,術中在膽道鏡的直視下摘除息內,對於有異議的息肉即刻送冰凍病理活檢,若為惡性則行膽囊切除根治,若是良性則保留膽囊,如此避免了絕大部分良性息肉遭受切除膽囊的厄運。此法是根據膽囊息肉的病理性質決定是否切除膽囊,被認為是目前膽道外科臨床中最合理、最科學的治療方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