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樣的關節病變要注意類風溼關節炎可能?
可以說,類風溼關節炎有以下特點:(1)由於免疫機能紊亂造成的;(2)開始時主要侵犯關節的滑膜,造成關節滑膜的慢性炎症;(3)病情進一步發展後造成關節的軟骨與骨破壞,導致關節畸形和殘廢。
因此,當出現找不到明確原因(免疫紊亂的原因不太明確)的關節腫脹和疼痛時,應注意該病可能。尤其是當出現以下表現時:身體兩側多處關節同時或先後起病,持續發病,超過1個月以上,關節腫脹疼痛休息後更加明顯,疼痛的關節休息後出現長時間的僵硬感。
當醫生尋找到免疫紊亂的證據,或者關節的軟骨和骨破壞的證據時,就會考慮類風溼關節炎的診斷。
2、類風溼關節炎如何治療?
本病的關節軟骨和骨的破壞多在發病的頭二年就可出現,一旦關節的軟骨和骨出現破壞,就不可逆轉。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很重要。
目前的治療主要針對關節的滑膜和軟骨的炎症,尚無可靠的能逆轉關節軟骨和骨破壞的藥物。
現今主要有兩類治療藥物。
一類是能夠減輕關節的炎症造成的症狀,但不能延緩阻止關節軟骨與骨受到破壞。這類藥主要是指非甾體類抗炎藥,有時常俗稱為消炎鎮痛藥。為多數人所熟知的有:阿司匹林、消炎痛、炎痛喜康、雙氯芬酸、布洛芬、美洛昔康、萘丁美酮、賽來昔布等等,多達上百種之多。目前主要將這類藥作為關節炎症的對症治療藥,常稱為“橋”治療藥,意指讓病人從痛苦的此岸引到無痛的彼岸,當病人過河之後,就得拆了這橋。
這類藥常被錯誤地使用。一是長期單用此藥,未聯合可延緩或阻止關節骨破壞的藥,使病情表面上得到控制,而實際上還在發展;二是未注意至它們的不良反應和副作用,比如胃腸道、腎、心血管等的損傷,實際上,由於不合理使用而造成胃腸出血穿孔、腎損害、心血管病情加重的情況常有發生。但如果能巧妙合理的應用,則有可能將這一危害減到最小。三是聯合使用,這些藥物是不主張聯合用藥的,主要是會加重不良反應和副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中成藥,尤其是所謂的民間祖傳祕方,在藥中均加入了這類藥,有時甚至不只一種,然而在藥品成份中卻不予說明。
第二類是能有效控制炎症,延緩甚至可以阻止病情發展的藥物。主要是能夠減輕機體免疫紊亂的藥物。這些藥的使用應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在此不一一列舉。
地塞米松、強的鬆等激素是屬於尚有一些爭議的藥。它們有強大的抗炎作用倒沒什麼爭議,用它們能迅速控制住炎症(這一點也常被不法分子當作“掛羊頭買狗肉”中的“狗肉”,另文中已詳述),減輕症狀。主要爭議的就是,它們對關節骨與軟骨的破壞有延緩甚至阻止作用嗎?是否要常規使用這些藥呢?如何使用比較合理呢?目前總的原則是: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選擇(暫不詳述)。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