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評估複發性胃癌再次手術治療的臨床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01 年2月至2011 年10月收治的48例複發性胃癌再次手術病例的臨床病理及生存資料。本組病例復發侷限於殘胃22例,胃十二指腸吻合口復發8例,胃空腸吻合口復發11例,食管胃吻合口復發2例,食管空腸吻合口復發5例。術後病理診斷:腺癌24例,黏液癌9例,印戒細胞癌15例。淋巴結轉移42例,無轉移6例。伴胰體尾受侵4例,肝左葉受侵3例,橫結腸轉移並腸梗阻2例,腹腔廣泛轉移並腹水10例。結果再手術切除病例術後消化道症狀明顯緩解。手術後1例出現胰瘻,肺部感染3例,圍手術期1例死於多臟器功能衰竭。術後獲隨訪40例,隨訪率83.3%。20例根治性殘胃切除術後的1、3、5年生存率分別為83%、52%和21%,中位生存期48個月;行姑息性手術及其他綜合治療者的生存時間為6―23個月,中位生存期14個月;未切除患者均於半年內死亡。結論 術後定期複查有助於複發性胃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複發性胃癌以殘胃復發多見,早期發現具有較高切除率,應積極再手術治療。
胃腫瘤;復發;再次手術
胃癌是我國病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尤其是進展期胃癌,約有50%在5年內死亡,而主要死因往往是腫瘤復發[1]。因此,胃癌術後復發是影響生存率的主要因素,複發性胃癌病例的早期診斷以及積極的手術治療顯得尤為重要。我院自2001年2月至2011年10月對48例複發性胃癌患者進行了再次手術。現就複發性胃癌的再手術治療問題進行分析討論。
一、臨床資料
1.一般資料:2001 年2月至2011 年10月我院收治的殘胃區域性復發癌共48例中,男32例,女16例;年齡23~82(平均62.3歲)。就診時以上腹部脹痛不適、噁心、嘔吐、嘔血、黑便、消瘦和黃疸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均行胃鏡、全腹部CT、x線胸片、腫瘤標誌物等多項檢查。胃鏡和病理活檢均證實為複發性胃癌。CT檢查顯示殘胃吻合口附近胃壁增厚,部分病例浸潤至肝、胰腺、脾臟等周圍臟器,術前均未見腸繫膜根部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及遠處器官轉移。腫瘤標誌物檢查,34例患者術前CEA、CAl99明顯升高。
2、復發部位:復發侷限於殘胃22例,胃十二指腸吻合口復發8例,胃空腸吻合口復發11例,食管胃吻合口復發2例,食管空腸吻合口復發5例。伴胰體尾受侵4例,肝左葉受侵3例,橫結腸轉移並腸梗阻2例,腹腔廣泛轉移並腹水10例(同時伴有卵巢轉移3例)。術後病理診斷:腺癌24例,黏液癌9例,印戒細胞癌15例。淋巴結轉移42例,無轉移6例。
3、手術方法:全部患者均行手術探查。行殘胃根治性全切除術18例,胸腹聯合切除2例,其中殘胃全切除加周圍臟器切除術13例(包括聯合脾切除6例,脾及胰體尾切除2例,脾、胰體尾及橫結腸切除2例,左肝外葉切除3例),均行相應的D2區域性淋巴結清掃術,並行食管空腸Roux―en―Y P型代胃吻合術;姑息性殘胃全切除8例,殘胃空腸吻合5例,空腸營養管造瘻5例,開關10例。總的再切除率為58.3%,根治率41.6%。
二、結果
再手術切除病例術後消化道症狀明顯緩解。手術後1例出現胰瘻,肺部感染3例,圍手術期死亡1例死於多臟器功能衰竭。術後獲隨訪40例,隨訪率83.3%。20例根治性殘胃切除術後的1、3、5年生存率分別為83%、52%和21%,中位生存期48個月;行姑息性手術及其他綜合治療者的生存時間為6―23個月,中位生存期14個月;未切除患者均於半年內死亡。
三、討論
1、重視術後隨訪及術前影像學評估,提高切除率。
有報道[2],術後2年內復發佔復發總數的70%,按照NCCN指南推薦的胃癌隨訪制度進行隨訪是有必要的(術後2年內每3個月複查1次,2年後每半年複查1次,5年後每年複查1次的標準)[3]。在首次術後出現上腹部脹痛持續加重、嘔血、黑便等症狀時不能輕易認為是胃切除術後併發症,必須進行全面的多項檢查如纖維胃鏡、鋇餐造影、CT及腫瘤標誌物等,以早期診斷、提高切除率,其中纖維胃鏡是早期發現胃癌復發的主要手段,應列為首選。
對消化道腔內復發病例,因為內鏡活檢容易發現病變,故診斷多無困難。較少發生延診、延治。對吻合口或殘胃以外的復發病灶,有時確診較為困難,特別是病變侷限在原有手術野區域而無殘胃、吻合口腫瘤證據者。主要原因為胃癌根治術後原有的脂肪間隙消失,重建的消化道與胃床、周圍器官之間或直接接觸或通過纖維結締組織相連,區域性結構混亂並個體差異較大,影像學上準確評估困難。對可疑患者,可同時進行增強CT和(或)PET/CT、內鏡超聲檢查。多數觀點認為,增強CT有利於精細的結構定位,而PET/CT利於功能定位。但文獻表明PET/CT及增強CT對胃癌切除術後復發病例的敏感度分別為68.4%和89.4%(P=0.057),兩者的特異度分別為71.4%和64.2%(P=1.000)。而增強CT對腹膜種植敏感度更高(P=0.039)。故對胃癌術後的隨訪觀察或疑似病例的診斷應首選增強CT[4-5]。對高度懷疑腹部以外復發者(如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及骨骼系統)則可行PET/CT、核素掃描檢查或MRI。在多數情況下,對淋巴結和胃床的復發轉移,對比閱讀術前CT及術後隨訪CT可提高確診率。對經上述檢查仍高度可疑復發者,定期密切隨訪。
影像學檢查是診斷的重要手段和術前分期、評估的可靠證據。通過超聲內鏡可評估腫瘤浸潤深度,通過CT、PET/CT、MRI、彩超可評估淋巴結轉移及遠處轉移。上消化道造影對BorrmannⅣ型病例可提供診斷線索和復發腫瘤佔位效應所導致的梗阻程度。影像學評估主要內容在於明確復發病灶的浸潤深度和病變範圍,無遠處轉移的區域性復發轉移或區域性浸潤病例應積極手術。
2、術式選擇
複發性胃癌的手術方式包括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減瘤手術及探查活檢術。根治性切除預後最好。對失去根治機會而又存在併發症的患者,可行姑息性病灶和(或)轉移瘤的部分切除和短路手術,以期改善生活質量,甚或為後續治療創造條件。對復發病灶侷限在吻合口、殘胃,只要患者一般狀況良好,應力爭根治性切除,從我們的經驗來看,只要第一次為標準的D2手術,再次手術如果能行根治性手術基本上都要行殘胃全切除。以尋求可靠安全切緣為前提,可適度擴大手術的切除範圍,在本組病例中聯合器官切除率較高為65.5%(13/20)。在本組病例中距離第一次手術最短時間為3個月,術中發現殘胃大,考慮為第一次手術切除胃太少和淋巴結清掃不規範,因而強調規範的胃癌手術對於減少術後復發、轉移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手術關鍵在於確立合理的手術層面,如病變侷限於吻合口或殘胃且沒有漿膜侵犯者。可經原有的手術層面操作,該層面在二次手術時變成瘢痕層面,分離時應緊貼胃床表面進行;對吻合口或殘胃復發灶明顯外侵或瘤床復發者。則手術層面往往在後腹膜深面或胰後間隙,絕大多數情況下涉及聯合臟器切除。對無法耐受手術或區域性廣泛浸潤而有出血、梗阻等合併症的患者,僅僅施行減瘤手術或姑息切除手術。術中可使用超聲刀等器械減少出血。
對於胃癌肝轉移的手術方案尚有爭議。單純的肝轉移病例,以往的手術原則基本等同於初診肝轉移病例,即單個或多個侷限一葉或一段者,應力爭手術切除;對殘胃復發合併肝轉移者,處理原則相同,即可在切除殘胃後再考慮肝轉移灶切除。但新近文獻顯示,對術後肝轉移的患者,射頻消融術(radiofrequency ablation,RAF)聯合全身化療成為胃癌肝轉移患者最為推崇的治療模式。其預後也較其他方式為優。且RAF具有治療風險低、住院時間短、費用低及施治方式多樣(可經皮、經腹腔鏡或經開腹等穿刺方式進行)的特點[6]。
應當強調的是胃癌復發術後仍應進行化療、免疫治療、放療等綜合治療,以有效控制腫瘤的再復發、轉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質量,同時規範的胃癌手術對於減少術後的復發和轉移同樣重要。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