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婦瘤科 主任醫師 高春英

  卵巢惡性腫瘤是女性生殖系統常見的腫瘤,是女性常見三大惡性腫瘤之一。卵巢位於盆腔深部,早期病變不易發現,一旦出現症狀常為晚期,表現為腹脹、腹部包塊及腹水、消瘦、嚴重貧血等惡病質徵象,應高度警惕。近20年來,由於有效化療方案的應用,卵巢惡性生殖細胞腫瘤的死亡率從90%降到10%,但卵巢惡性上皮性腫瘤的治療效果卻一直未能改善,5年生存率徘徊於30%~40%。隨著宮頸癌及子宮內膜癌診斷和治療的進展,卵巢癌已成為嚴重威脅婦女生命的腫瘤。

  卵巢癌的病因至今仍不清楚,但環境和內分泌的影響在卵巢癌的致病因素中最受重視,此外還受地區、種族和家族、婚育、飲食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卵巢癌高危因素包括:年齡大、未生育、曾患子宮內膜癌、結腸癌、乳腺癌;有卵巢癌家族史。無卵巢癌家族史的婦女一生當中發生卵巢癌的風險是1.4%,有一個一級親屬風險達到5%,有兩個或更多的一級親屬則風險增加到7%。約5%~10%的卵巢上皮癌具有遺傳異常。

  卵巢腫瘤可以是良性的、良惡性交界及惡性的腫瘤,其病理形態多種多樣,根據卵巢的組織發生來分類,可分為上皮性腫瘤、性索間質腫瘤、生殖細胞腫瘤等,其中卵巢上皮性癌佔所有卵巢惡性腫瘤的85%~90%

  卵巢癌發病年齡段是婦科腫瘤中最寬的,可以發生在婦女一生中的任何時期,上皮性癌多發生在老年婦女,40歲以上婦女佔95%。而生殖細胞瘤的發生多見於44歲以下,無性細胞瘤多見於20歲以下的青年和幼女,各類低分化癌則多見於老年。

  卵巢癌早期多無明顯症狀,隨著病變進展,常出現一些非特異性症狀,有的是在婦科檢查時偶然發現;腫瘤增至中等大時,常感腹脹或腹部捫及腫塊,逐漸增大後,出現腹脹,腫瘤大佔滿盆、腹腔時,出現壓迫症狀,如尿頻便祕,浸潤周圍組織或壓迫神經引起腹痛、腰痛、下肢疼痛;壓迫盆腔靜脈引起下肢浮腫,功能性腫瘤引起雄激素或雌激素過多症狀,絕經前婦女也有主訴月經不規則或經量多,絕經後婦女也可有少量陰道流血。

  卵巢腫瘤雖無特異性症狀,常於體檢時發現,但根據患者的年齡、病史及區域性體徵等特點可初步確定是否為卵巢腫瘤,並對良、惡性作出估計。卵巢惡性腫瘤的體格檢查的特點是,雙側,實性或半實性,表面高低不平,固定不動,常伴腹水和子宮直腸窩結節。卵巢癌轉移途徑主要有直接蔓延、淋巴轉移和血行轉移。B超、CT/MRI能測定腫塊部位大小形態及性質,既可對腫塊來源作出定位,是否來自卵巢,又可提示腫瘤性質,囊性或實性,良性或惡性,並能鑑別卵巢腫瘤的腹水或結核性包裹性積液,有助於診斷。80%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CA125高於正常值,90%以上患者CA125水平消長與病情緩解或惡化相一致,可用於病情監測,敏感性高。AFP檢查對內胚竇瘤有特異性價值,對未成熟畸胎瘤,混合性無性細胞瘤含有卵黃囊成分者有協助診斷意義。HCG檢查對原發性卵巢絨癌有特異性。手術前診斷困難時可腹腔鏡檢查,直接觀察腫塊狀況,對可疑點進行組織學檢查,抽取腹水或腹腔沖洗液查詢癌細胞,卵巢癌的確診必須依靠腫瘤組織的病理學診斷。

  卵巢癌的治療目標是早期爭取治癒;晚期控制復發,延長生存期。主要的治療方式為手術加標準的聯合化療。對年輕的患者渴望生育功能的,根據病理型別、腫瘤的分期等決定手術範圍,要強調治療醫生的資格論證,最好由經過正規訓練的婦科腫瘤醫生實施卵巢癌的治療。化療是晚期卵巢癌的重要治療措施,一定要及時、足量、規範。

  卵巢癌易於復發,應長期予以隨訪和監測。隨訪和監測內容如下:

  1、臨床症狀、體徵、全身及盆腔檢查,強調每次隨診盆腔檢查的重要性;

  2、腫瘤標記物CA125、AFP、HCG;

  3、影像檢查B超、CT及MRI(有條件者);

  4、正電子發射顯像(PET)(有條件者);

  5、類固醇激素測定:雌激素、孕激素及雄激素(對某些腫瘤);

  6、術後隨訪術後1年,每月1次;術後2年,每3個月1次;術後3年,每6個月1次;3年以上者,每年1次。

  卵巢癌的預防:

  1、加強高蛋白富含維生素A的飲食,避免高膽固醇飲食,口服避孕藥預防;

  2、開展普查普治:30歲每年1次,高危人群每半年1次;

  3、早期發現及時處理:盆腔腫塊診斷不清或治療無效者儘早行腹腔鏡檢查及剖腹探查;

  4、乳癌、胃腸癌患者定期隨訪,青春期前、絕經後期或生育年齡口服避孕藥者發現卵巢腫大應考慮為卵巢腫瘤。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