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副主任醫師 劉勇

  自上世紀中葉明確頸椎病這一診斷後,近半個世紀以來,我國頸椎病外科已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回憶上世紀50年代,眾多學者對頸椎病尚不承認,到了60年代初方被大家接受。當時的診斷標準主要是依據臨床症狀及普通X線平片陽性所見,治療上大多選擇輕重量持續牽引(3~4周)加頜-胸石膏固定(三月),有效率高達90%。對嚴重型則行椎節融合術,即通過椎節固定、使骨刺逐漸吸收來減輕壓迫和改善症狀。此種術式雖有療效,但需時太長,且難以終止病變的進展。因此,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1976)作者提出了以切除致壓物(骨贅及椎間盤)為目地的頸椎前路擴大性減壓術,因具有立竿見影之顯效而為大家認可,從而為頸椎病的外科干預療法提供了一個新的開端。3年後提出以功能重建為目的的人工椎體間關節和人工椎間盤,亦獲得初步療效。

  此後經過十多年的風雨歷程,至上世紀90年代,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來臨、電腦和網路的興起、以及伏案工作者日益增多,致使頸椎病發生率劇增,且有年青化和多樣化趨勢,在校大學生已有超過27%的發病率。由於臨床病例驟增,其中既使有百分之一的患者需要手術,其數量也十分可觀。在此種狀態下,全國各地區、包括縣級醫院也都可以開展頸椎手術;加上近年來手術器械不斷改進和內固定材料的廣泛應用,不僅使我國頸椎外科手術步入國際化和現代化行列;而且由於東方民族的文化底蘊和靈巧的雙手,更彰顯了我們民族獨特的外科技術特點。因此,從臨床角度來看,我國在頸椎病的診治水平、尤其是外科治療方面已躍居世界先進的行列。

  在頸椎手術廣泛開展的同時,因手術所帶來的併發症與後遺症亦隨之增多,其發生率從2%到10%以上不等,以致到本世紀初返(翻)修性手術每年成倍地增加。鑑於此種情況,當前有必要對頸椎病的某些基本問題進行反思,尤其是涉及診斷及治療方面的某些問題應重新加以認識和強調,以求更進一步提高本病的診斷與治療水平。

  一、與頸椎病診斷相關的幾個問題

  1、關於“頸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的命名

  早於二十多年前(1984年),在桂林第一屆全國頸椎病研討會上許多學者即提出“頸椎病”的命名不確切,太籠統,但至二十多年後的今天也難以找出更為恰當之新命名。今年(2008)全美骨科年會(AAOS)也仍然以Cervical Spondylosis一詞來概括脊髓型(myelopathy)、根型(radiculopathy)和引起頭痛等交感症狀的椎動脈型等病例;當然其病因均來自頸椎退變。在此狀態下,是否可以找出更確切之命名來取代症狀複雜、分型眾多和概念籠統的“頸椎病”一詞的命名尚有待大家今後討論後取得共識。

  2、頸椎病早期診斷的主要依據 由於核磁共振(MR)診斷技術的普及,臨床醫師在接診病人時,很自然的首先選擇MR檢查對頸椎病進行確診與分型;此已為大家所共識。但在頸椎病最早期,即椎間盤剛剛開始退變時,因髓核脫水所引起的椎節不穩、鬆動和頸段竇-椎神經受激惹所致的頸部疼痛及不適等症狀,此時在MR檢查時可無陽性所見;但在頸椎側位動力性X線片上卻可顯示椎節鬆動和位移所引起的梯形變,並由此作出早期診斷。因此,從診斷與治療角度、尤其是在決定施術椎節範圍時,應在MR檢查的同時常規行頸椎側位動力性X線片檢查,以求判定相鄰椎節的早期退變。目前我院已開始通過MR檢查來觀察與探索頸椎動力位狀態下椎節與脊髓受壓的相關性研究,初步結果顯示其較一般MR檢查更為清晰;最後結論尚有待觀測。

  3、肩周炎至少有1/4是因頸椎病所致 臨床上多見的肩周炎好發於五十歲左右年齡段,因此俗稱“五十肩”;其治療以非手術療法為主,個別患者可行手術治療。但我們遇到過多例久治無效、甚至做過肩部關節鏡、或肩周鬆解術的“肩周炎”患者來診。經臨床及影像學檢查,發現此組病例實際上是由於波及第四和第五頸脊神經根的頸椎病所致;在過去三十年間我們仔細觀察千餘例頸椎病病例後發現:至少有25%的“肩周炎”患者系因頸椎病所致。二者的鑑別方法較為簡單,將頭頸輕輕向上牽引後、當支配肩部的頸4、5脊神經鬆解而獲症狀減輕即可初步診斷;之後再依據MR所見確診;並按頸椎病進行治療,包括頭頸部的持續牽引及手術療法。

  4、認識脊髓前中央動脈症候群 因脊髓前方受壓所致的脊髓型頸椎病並非少見;但如果僅僅由於脊髓前中央動脈受壓,在引起脊髓前方供血不足所致運動障礙症狀之同時,伴有程度不同、症狀各異的顱腦或交感神經症狀者,我們稱之脊髓前中央動脈症候群;目前已從影像學上獲得該血管資料。脊髓前中央動脈源自椎動脈,當其受壓致使血流受阻時,可因椎動脈內壓增高、刺激椎動脈周圍之交感神經節後纖維而誘發各種症狀,其中主要包括脊髓前方缺血、V-II段椎動脈供血不全及交感神經失調三組症狀,諸如步行偏斜,下肢無力、偏頭痛、頭昏、眩暈、視力模糊、複視、甚至胃腸及心臟功能障礙等症狀,且隨頸部體位變動而變化;在屈頸時加重;牽引後減輕。由於MR影像學特徵並不十分嚴重,因而易誤診為其他疾患。此組病人的手術以椎間隙中部減壓加撐開為主,作者曾施術數十例,療效均滿意,並將以專題形式加以介紹。

  5、重視鉤突和鉤椎關節處病變 鉤突是頸椎退變最早發生的部位,但因頸椎平片觀察不易而常被忽視;實際上其是構成脊髓前方骨性致壓因素之一。因此凡因頸椎病擬行手術者,在術前應注意對此處病變的判定;必要時可做CT掃描及三維重建。如果僅僅著眼、著手椎間盤病變而忽視鉤突處病變則必然影響療效。事實上,因鉤椎增生及鉤椎關節鬆動所引發的椎動脈與脊神經根受壓的病例在臨床上更為多見;因此應密切觀察鉤椎的異常狀態(增生及鬆動等)及其與臨床症狀的相關性。凡此處病變引起症狀者,在決定手術切除範圍時,應將其估計在內,包括在對椎體後緣切骨減壓時應向兩側適度擴大。

  6、如何判定頸椎病與頸椎椎管狹窄症之主次關係 與頸椎病容易混淆的疾患主要有:頸椎椎管狹窄症、頸腰綜合徵、脊髓側索硬化症及脊髓空洞症等。由於MR檢查的普及,後兩種疾患很容易被除外;而頸腰綜合徵是指同時波及頸椎和腰椎並引發硬模囊受壓症狀者,亦易確診。唯獨對頸椎椎管狹窄症和頸椎病兩者在判定時最易混淆,以致影響治療,包括手術入路的選擇及術式等。

  頸椎椎管狹窄本身既是一個獨立疾患,又是頸椎病發病的病理解剖學基礎,二者具有“同源”性質;因此在判定以何者為主時常感困惑。作者認為:兩者主次儘可能予以認定,因其直接涉及治療及預後評估。對椎管狹窄症的診斷,除了依據臨床症狀特點外,搞清發病時是以感覺障礙為主還是運動障礙為主更具重要意義;凡是以感覺障礙為主起病者,多為頸椎椎管狹窄症,應從頸椎後路施椎管擴大減壓術;而以運動障礙為初發症狀者,則多屬頸椎病,一般需行頸前路減壓術。當然,後期嚴重型者,因症狀混淆則難以確診,此時多需前後路一併(或先後)施術。

  7、注意肩頸部的“神經末梢-肌纖維織炎” 主要見於因頸椎病做過推拿或推搬手法之病例。此組症狀不僅對非手術療法療效有影響,且對頸前路減壓固定術之整體療效構成不利因素。在根治性頸前路減壓術後,脊髓與脊神經根症狀容易消退或減輕,而肩背部症狀有時反而突顯。其主要原因是由於推拿、尤其是重手法操作後易引起區域性肌纖維組織的撕裂、水腫及滲血;後期可繼發粘連與瘢痕化形成可持續性區域性症狀;此時處理上難度較大,尤其是病程長者。凡有推拿病史者應在術前向患者說明。理療、鍼灸等對本病有效,由於其損傷面較廣泛,非十分必要不宜選用肌纖維鬆解術。

  二、與頸椎病治療的相關問題

  1、頸椎病治療的基本原則 目前仍以非手術治療為主,其中95%以上病例具有療效;真正需要手術的病例僅佔2~5%。當前手術適應證呈逐年擴大趨勢;但必需明確手術併發症及後遺症可高達10%以上,加之需行翻修術之病例日益增多;因此,仍需嚴格手術適應證。經數十年的臨床觀察,最為有效的非手術療法主要包括:良好、合乎生理的睡眠與工作體位,避免與減少屈頸活動;輕重量(1.5kg左右)的持續牽引3~4周;禁菸;頸圍保護、避免猛剎車及其他外傷;禁止推拿及推搬;予以神經營養藥及血管擴張藥物。

  2、切口微創化(less invasive surgery) 由於當代人的審美觀念要求愈來愈高,與頸部皮紋相一致的橫切口最受歡迎,長度約2.5~3cm,可以清晰地顯露C2~C7椎節前方、並進行各種手術操作,包括長度達76mm鋼板的放置。由於頸部面板富有彈性,延伸度高,此類操作並無困難。其竅門是對頸深筋膜的鬆解要到位。作者施術數千例頸椎病患者,此種微創切口不僅顯露範圍達標,切骨減壓順利,cage、鈦網、人工椎體及鋼板等安放無困難;而且至今尚未發生過喉返神經及血管損傷等術中併發症。

  3、減壓術式的選擇 減壓術式的選擇視人而異,正如十八般武器一樣各有各的愛好和習慣。但應明確:多用的電動磨鑽雖被認為安全度高,但術中耗時較長,且仍有一定的誤傷率。環鋸目前使用減少,與圓形cage近年來少用有關;實際上環鋸減壓術應視為最安全的頸前路減壓技術之一。骨鑿仍在使用中,因其深度不易掌握,需與刮匙並用。槍鉗僅用於椎體前緣切骨和椎體次全切除,當涉及椎管時,切勿插入深部以防誤傷脊髓。長年在骨科一線工作者都會感到不同角度的大、小刮匙是頸椎椎間隙切骨減壓的最佳工具,作者亦樂於選用,且具有潛式切骨減壓之效果;但操作時務必雙手持匙,利用槓桿力學原理切除致壓骨,切忌彈跳引起誤傷。

  4、內固定植入物的選擇 當前爭論較多,近年來由於材料學的進展,彈性模量介於皮質骨和鬆質骨之間的peek(聚醚醚酮)材料所設計的各種cage已用於頸椎外科,併為大家所認可。鈦合金和可降解碳纖維製成之元件也仍在使用中。由於內固定物不僅要取代病變組織,而且對恢復椎節高度、擴大椎管矢徑和穩定性更為重要。因此諸如人工椎體、疊加式cage及鈦網均可酌情選擇。但無論選用何種植入物,均以穩定有效為首選。同時作者建議:充填骨應取自頸椎椎節區域性切下之骨組織(包括骨贅和軟骨組織等);作者曾做過動實驗研究,證明椎節軟骨組織具有類同皮質骨的生骨效能。圓形Cage因擔心下沉而已較少使用,但如果將Cage前緣置於椎體前緣骨皮質平行位置,則完全可以消除這一不良後果。相反,鈦網在椎體中間下沉的概率更高;因此,鈦網適用於頸椎骨折,對頸椎病患者則不宜選用。

  5、術中不應使用頸椎自動撐開器 作者既往三十年間行頸前路減壓術數千例,尚未發生食道、氣管及血管損傷等併發症;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本人從不採用頸椎自動撐開器,以防因持續性壓應力傷及食道、氣管,或是因引起區域性組織的水腫、變脆而在術後構成食道瘻的誘發因素。由於臨床上時有此類病例發生,且後果嚴重,因此作者強調:除非在戰時或天災缺少人手的情況下方可酌情選用,平時仍堅持徒手牽拉為宜。由於在牽拉過程中助手有張有弛的操作不會對縱隔組織形成持續性壓迫,從而避免了許多不良後果。

  6、術中頸椎切勿過度仰伸 此點對病變嚴重的頸椎病患者尤為重要,仰伸動作,尤其是在全麻下的頸椎過度後仰甚易引起椎管後方黃韌帶的內陷而造成脊髓實質性損傷,甚至發生完全性癱瘓而無法逆轉;此類病例臨床並非罕見。因此作者建議:對任何一例頸椎施術患者,術前均應在麻醉師的參與下檢測該患者頭頸後仰動作的最大限度,以確保術中氣管插管和手術實施過程中的安全性。

  7、人工椎間盤與椎間關節的應用  早於二十多年前作者即發現融合術後相鄰椎節易引起退變而提出椎體間人工關節與人工椎間盤的設計,並用於臨床百餘例。在長期觀察中證明此種設計雖可減緩鄰近椎節的退變程序,但亦有部分病例因金屬疲勞(NT-Z型記憶合金)而在關節後方出現折斷以致影響遠期療效。當前隨著材料學的發展,我們將會有新的設計。近年來國外亦在爭議中掀起功能重建性椎節植入物熱潮以求減緩相鄰椎節退變程序。但由於醫療費用劇增(約3~4倍)而成為臨床醫師、患者、保險公司及醫療器械廠家的熱門話題,在2008年的AAOS年會上已從不同角度充分反映這一極具現實意義臨床前沿課題中眾多的焦點問題。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