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我國新發現40萬胃癌患者,佔世界胃癌發病人數的42%。我國新發胃癌患者呈現年輕化趨勢,30歲以下年輕人中胃癌患者比例已由上世紀70年代的1.7%升至當前的3.3%,翻了一番,其中很多是白領人士。
為什麼年輕白領中胃癌患者日益增多?
分析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睡眠嚴重不足,二是飲食不規律,三是工作壓力過大。
此外,胃癌的發病與飲食結構不合理、環境汙染嚴重等多種因素有關。喜好燻烤、高鹽、辛辣食物,嗜愛菸酒,都會破壞胃腸道的正常功能,嚴重損傷胃黏膜,導致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增加癌變機率。幽門螺桿菌(HP)感染也大大增加了患胃癌的風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每年新發現的胃癌有近一半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險性增加2~3倍。
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預防胃癌: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飲食應定時、定量,切忌暴飲暴食、進食過快、進過燙的食物,以免刺激或損傷胃黏膜。
2、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多吃含維生素 A、B、E及β胡蘿蔔素的新鮮蔬菜、水果;適當增加強蛋白質、豆製品,改進營養情況,增強機體抵抗力。營養平衡的飲食能提高人機體的免疫功能,保護胃黏膜。
3、不飲汙染水:被汙染的水源中含多種致癌的金屬離子,所以一定要用正規的自來水,農村地區人群儘量使用井水。
4、避免長期食用鹽醃食品:少吃或不吃醃菜,醃菜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和二級胺,在胃內適宜酸度或細菌的作用下,能合成亞硝胺類化合物,這類化合物是很強的致癌物質。
5、少吃煙薰和油煎食物:薰魚和燻肉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油炸、烘烤、燒焦食物和重複使用的高溫食油中也含有此類致癌物質。
6、不吃黴變的食物:食物中黴變是由汙染黴菌所引起,黴菌中有些是產毒真菌,是很強的致癌物質,某些食物在產毒真菌作用下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和二級胺,可以在胃又可合成亞硝胺類化合物而致癌。
7、限制菸酒攝入:煙霧中含有多種致癌或促癌物質,是食管癌和胃癌的病因之一。酒精本身雖不是致癌物質,但烈性酒會刺激胃黏膜,損傷黏膜組織,促進致癌物質的吸收。
8、積極治療癌前病變:癌前病變是指有癌變傾向的良性疾病,如: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胃潰瘍、胃息肉、胃部分切除者、巨大胃粘膜肥厚症,疣狀胃炎等。患有此類疾病的人群必須經常到醫院檢查治療,消除癌前病變,預防胃癌的發生。
9、警惕癌症家族史:大量的臨床病歷和研究結果已經證明,有癌症遺傳家族史的人,胃癌的發病率明顯高於一般人群。
如果患者能在胃癌僅限於胃壁的粘膜層時檢出,5年的生存率可達95%;但遺憾的是胃癌的早期診斷率不到10%。在我國,大部分患者只有在出現症狀時才會就診,而此時,疾病已經發展至晚期。
在高危地區及高危人群中開展包括幽門螺桿菌篩查、鋇餐造影或內鏡學檢查的胃癌篩查,對控制胃癌發病率和減少胃癌死亡率至關重要。
已經確診的胃癌患者不要灰心喪氣,而要積極治療。早期胃癌患者首選手術治療,大部分患者根治術後需給予輔助放化療。對於無法行手術切除的患者,採取綜合治療的模式,如放化療以及介入治療等,在現有的醫學水平下,多數患者能實現安全、經濟和有效的治療,提高生活質量。目前某些靶向治療藥物開始用於胃癌,也為患者帶來福音,可明顯改善患者預後,延長生存期。
健康飲食,遠離胃癌
全球每年新發胃癌100餘萬,死亡約80萬,中國是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兩倍多。
胃癌的發生與飲食習慣以及遺傳因素密切相關。
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預防胃癌的發生: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避免長期食用鹽醃及煙燻食品、避免過快進食及進過燙的食物。
2、限制菸酒攝入:煙霧中含有多種致癌或促癌物質,是食管癌和胃癌的病因之一。酒精本身雖不是致癌物質,但烈性酒會刺激胃黏膜,損傷黏膜組織,促進致癌物質的吸收。
3、積極治療癌前病變:癌前病變是指有癌變傾向的良性疾病,如: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胃潰瘍、胃息肉、胃部分切除者、巨大胃粘膜肥厚症,疣狀胃炎等。患有此類疾病的人群必須經常到醫院檢查治療,消除癌前病變,預防胃癌的發生。
4、警惕癌症家族史:大量的臨床病歷和研究結果已經證明,有癌症遺傳家族史的人,胃癌的發病率明顯高於一般人群。
胃癌患者的療效及預後與病期早晚和診治方法及手段密切相關,胃癌早期發現,5年存活率可達90%,因此,胃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非常重要。對胃癌高危人群要進行定期觀察,必要時複查胃鏡。高危人群包括:40歲以上有慢性胃炎病史,近期出現消化不良者;行胃腸吻合術10年以上者;患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胃黏膜上皮異型增生、胃息肉、惡性貧血者;長期酗酒、吸菸、喜高鹽飲食、熏製食品、少食新鮮蔬菜者;精神受刺激和長期抑鬱者;有胃癌家族史者等。
胃癌的治療:
1、早期胃癌患者首選手術治療,大部分患者根治術後需給予輔助放化療。
2、中晚期患者,無法行手術治療,可採取綜合治療模式,如放化療以及介入治療;目前腫瘤靶向治療也為胃癌患者帶來福音,可明顯改善患者預後,延長生存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