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泌尿外科 主治醫師 董傳江

  腺性膀胱炎是一種比較少見的非腫瘤性炎性病變,是一種上皮增生與化生同時存在的病變,其過程為上皮增生凹入成Brunn巢,其內出現裂隙,形成分支狀、環狀管腔,中心出現腺性化生形成腺體結構,與此時同時存在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的浸潤,故稱之為腺性膀胱炎。其具有特殊的病理髮展過程和臨床發病特點。

  腺性膀胱炎的病因

  1、正常尿道上皮化生說:研究認為腺性膀胱炎是一種增生與化生同時存在的病變。正常膀胱黏膜受到炎症、結石、異物、留置導尿管等慢性刺激,黏膜上皮增生易形成Brunn’s巢。該上皮巢由分化很好的移行上皮組成,中心為表層移行上皮,基底膜和結締組織包繞於上皮巢周圍。

  上皮巢中心可液化形成空腔,如內含清亮液體,即為囊性膀胱炎;如空腔中心化生為柱狀上皮或立方上皮,在膀胱固有層內形成多數黏液腺樣結構,即為腺性膀胱炎。囊性膀胱炎與腺性膀胱炎是同一病理過程中的兩個階段或不同的程度。

  2、胚胎起源說:有人提出膀胱內腺體可能是由直腸與尿生殖竇分離時存留在膀胱內的內胚層細胞繼續發展形成。

  臨床表現

  腺性膀胱炎是一種膀胱黏膜炎性病變,臨床表現多無特異性,臨床表現為鏡下血尿、肉眼血尿、排尿淋漓、尿道口不適、尿頻、尿急、尿痛、下腹部不適、恥骨區疼痛等,可出現腰痠、腰脹等不適症狀。尤其在抗感染治療效果不佳時,應考慮對本病作進一步檢查,必要時行膀胱鏡檢查加組織活檢。

  女性患者可能伴有尿道肉阜,男性患者可能伴有前列腺增生等。尿常規檢查可有正常和各種不同的異常表現,如白細胞十~十十十、紅細胞十~十十等。

  臨床診斷

  腺性膀胱炎的臨床診斷主要依賴於膀胱鏡檢和病理學檢查。腺性膀胱炎與膀胱腫瘤關係密切,多數學者認為腺性膀胱炎的上皮細胞巢和囊腫是癌前病變,最常見的是發展為膀胱腺癌,因此,對本病患者應嚴密隨訪,定期行膀胱鏡檢,如出現瘤樣增生,應高度懷疑惡變。

  腺性膀胱炎好發於膀胱三角區、膀胱頸部及輸尿管開口周圍。一般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

  1、膀胱三角區及膀胱頸部是尿流動力的著力點,無黏膜下層,位置固定,缺乏其他部位的收縮隨意性;

  2、膀胱三角區及膀胱頸部及輸尿管開口周圍是膀胱炎症的高發區域;

  3、尿液中化學成分刺激。

  腺性膀胱炎根據病變形態可分為:

  1、濾泡樣水腫型,表現為片狀浸潤型的濾泡狀水腫隆起或絨毛樣增生,臨床上以此型為常見;

  2、乳頭狀瘤樣型,表現為帶蒂的乳頭狀物,黏膜充血,水腫,容易誤診為乳頭狀瘤;

  3、慢性炎症型,表現為區域性黏膜粗糙,血管紋理增多;

  4、黏膜無顯著改變型,黏膜大致正常,隨機活檢時發現,此型較易漏診。

  治療

  腺性膀胱炎有多種治療方法,主要有經尿道膀胱電切術、鐳射燒灼術、卡介苗、絲裂黴素及其他抗癌藥物膀胱灌注等,均有一定的效果。

  個人認為經尿道膀胱粘膜電切術手術成熟,具有操作簡便、出血少、痛苦小、恢復快、療效顯著等特點。對患者創傷小,可反覆操作,安全性高。經尿道電切術時注意在病變部位的黏膜電灼時要反覆2~3次,燒灼徹底,靠近輸尿管口的病變可採用電切至淺肌層,防止出現輸尿管口狹窄,術中止血要徹底,防止繼發出血。

  術時注意在電切時切割不宜過深,防止膀胱穿孔及損傷盆腔大血管,特別在三角區及膀胱頸部創面裸露引起尿液刺激使膀胱不穩定導致尿頻、尿急血尿等不適。電切時膀胱不宜過多充盈,一般充盈150~200ml,過多充盈膀胱易變薄、易穿孔。

  併發尿道肉阜者行尿道肉阜切除術,併發膀胱頸部抬高者行膀胱頸部電切術,併發膀胱結石者同時行大力鉗碎石,併發前列腺增生者行TUVP術,併發尿道狹窄者行尿道擴張術。而採取膀胱部分切除術、膀胱黏膜剝脫術等開放性手術創傷大,手術併發症多,且仍存在術後腺性膀胱炎再復發的可能,目前多不採用。

  目前該病尚無特效治療方法,各種治療方法的效果評價也缺乏統一的標準。它包括病因治療和膀胱內區域性病變的治療。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本病與膀胱黏膜慢性刺激有關,治療之所以效果不佳,主要是因為僅注意了“腺性膀胱炎”這一病理診斷,而沒有進一步搞清楚病因。

  治療往往是針對病理診斷而沒有針對病因。多數腺性膀胱炎是一種繼發性病理改變,其後面可能隱藏著許多病因,不為人們注意。只有針對病因,消除慢性刺激因素,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我們認為首先應消除病因如感染,梗阻及結石等慢性刺激因素,單純抗感染治療往往療效不理想。女性患者應注意有無尿道肉阜、處女膜傘、尿道外口畸形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