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老年醫學科 主任醫師 周建平

  腹股溝疝是一種常見疾病,如果將Bassini手術作為現代疝手術治療開端的話,其手術治療已有120多年的歷史,期間人們對腹股溝疝手術治療的原理有了逐漸深入的認識,包括修補層面、修補方式、修補材料等方面的認識,並設計了許多不同的術式,以目前廣泛應用的無張力修補概念來說,就包括瞭如 Lichtenstein, kugel, PHS,mKugel,Millikan等多種術式。

  目前前路手術仍然是治療腹股溝疝的主要方式,今後也將是,這是因為手術可在局麻下完成,損傷小,醫生便於學習並做好手術。在眾多的治療報告中,外科大夫們更多地是關注某種術式的手術方法創新或治療療效,而較少關注手術徑路中的解剖,文獻中作者對徑路操作的敘述往往比較簡略。

  而在我們的臨床實踐中則可以明顯感覺到,許多病人的術後併發症往往與其徑路解剖是否合理存在一定關係,如疝的遺漏、術後疼痛、神經的誤傷等。目前也缺乏關於前路手術時的一個規範解剖徑路的共識,解剖學教科書則著重於對腹股溝區解剖的詳盡描述,但它實際上屬於一種靜態解剖學描述。

  外科大夫們手術時的徑路解剖則是一種動態解剖,需要醫生在實際操作中的對解剖的個案化再認識和手工表現力,這也許就是為什麼同樣的解剖層面在不同醫生間會造成如此巨大差別的原因。實際上在腹股溝區存在著一個“上帝間隙”,可以通過進入這個間隙的徑路來完成修復腹股溝區存在的“先天缺陷”,解剖好這個間隙可達到減少損傷和術後併發症,尤其是對減少疝的遺漏和術後慢性疼痛將十分有益。

  作者結合多年經驗,具體描述一下這個一徑路的解剖步驟,祈望能給同道們尤其是初學者提供一些個人經驗。

  1、切開面板和皮下組織:

  切口位置在腹股溝管的前投影上,長度在內環與外環之間(外端於腹股溝韌帶中點上方2釐米處,內端於至恥骨結節處),依個體差異,4-5cm長度一般足夠完成手術,如由於肥胖可以適當延長,皮下組織可以在切口中間切開2-3cm後向二側擴張,有些病例可通過這個操作避免切斷腹壁下淺動靜脈。主要注意的問題:1.處理好腹壁下淺動靜脈,如切斷要注意止血措施到位,以免術後皮下出血。2.切口位置偏移,如不在腹股溝管的前投影上,將會影響到手術區域的顯露和操作。

  2、顯露腹外斜肌腱膜前平面和外環:

  這一步驟比較簡單,但要清晰顯露腹外斜肌腱膜和外環,優勢有二點:一是便於向腹外斜肌腱膜深層注射局麻液,二是便於在外環的中間點準確定位並切開外環。

  3、切開外環、腹外斜肌腱膜、分離腹外斜肌腱膜深層平面:

  在外環的中間點切開,並向外側剪開腹外斜肌腱膜達內環投影的外側方,這時深部顯露出提睪肌及髂腹下神經和髂腹股溝神經,緊貼腹外斜肌腱膜深面鈍性分離,下方要達腹股溝韌帶並要清晰顯露此韌帶及韌帶的返折部分,上方及外側方根據不同修補方法需要,分離出相應的間隙,手指鈍性分離可輕易完成此操作。主要注意問題:須在外環中間點切開,否則會導致腹外斜肌腱膜上下葉遊離程度減小,影響以後的顯露與操作。

  4、解剖外環,遊離精索:

  由於外環緻密包繞著精索,所以分離外環時需要銳性分離,一般用電刀分離為好。上半環須分至腹直肌外側緣,下半環分至恥骨結節並顯露此結節。在腹股溝韌帶上方銳性剪開一膜狀返折組織達腹橫筋膜前平面,再在提睪肌上緣與聯合腱之間的間隙剪開,達精索後方進入腹橫筋膜前平面,作上下左右貫通操作即可提起精索,提起精索後向恥骨結節方向銳性分離並越過結節1cm左右,恥骨結節處有時會有出血點;

  可電凝此血,向外上方分離腹橫筋膜前平面直到內環的內側緣,在內環的上下部再切斷一些粘連結締組織,這時內環內側部腹橫筋膜環狀態就會清晰顯露,不需切斷提睪肌或從精索上分出提睪肌。如是直疝,這時疝囊會被充分顯露,可以根據所擬採用的術式作直疝修補。如切開疝囊分離腹膜前間隙等。

  容易存在的問題:

  1、外環分離解剖不充分,恥骨結節顯露不清晰;

  2、精索未充分遊離;

  3、切除或分離提睪肌、急於開啟精索鞘膜尋找疝囊,這樣會容易精索損傷和神經。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