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肝膽外科 副主任醫師 張家明

  腹股溝疝是普通外科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疝的治療方法主要是高位結紮疝囊和修補缺損的腹壁。傳統的方法是利用腹壁自身的肌肉作為修補材料,由於這種術式設計上的缺陷,導致術後出現張力性疼痛、病情恢復慢、併發症多和複發率高等缺點。

  其術後複發率高的原因,我們認為有以下幾點:

  ①聯合肌腱同腹股溝韌帶的縫合是兩種不同解剖結構組織的縫合,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癒合;

  ②將上述兩種不同解剖平面的組織強行縫合,必將導致錯位對合,張力過大;

  ③無論採用何種術式,均為在腹股溝原有缺損的鄰近組織上修補,本身修補組織的抗壓力就差,故修復後區域性組織抗腹壓的張力也較差;

  ④腹股溝疝多發於老年患者,隨年齡的增大,腹股溝區各肌肉腱膜、筋膜的膠原合成及轉換存在遺傳性或後天性的缺陷,致使區域性腹橫筋膜脆弱,不能抵抗腹腔內壓力。因此手術修補的成功也不能有效阻止區域性抗力的減弱,導致疝的復發。

  1989年,Lichtenstein提出“無張力”疝修補術的新概念。無張力疝修補術因其符合生理解剖結構而被推廣.有關文獻報告無張力疝修補術複發率小於1%-2%。無張力疝修補術組術後的結果表明,其相對於傳統手術具有手術操作簡單、術後疼痛輕、恢復快、複發率低、併發症少等優點;其缺點是部分患者區域性有硬塊感,有時會有區域性組織反應,嚴重者需取出補片。另外從微創角度上尚有不足之處,因為仍需大切口和分離組織,使精索移位。

  補片的成功應用也使人們開始考慮利用腹腔鏡行疝修補術的可行性。McKernan等報道了目前腹腔鏡疝修補術主要有2種術式:腹腔鏡經腹腔腹膜前補片植入術(TAPP)與腹腔鏡完全經腹膜外途徑補片植入術(TEP)。這2種術式技術操作合理,早期複發率低,目前已成為應用最廣泛的腹腔鏡疝修補術方法。

  與傳統疝修補術及無張力疝修補術比,腹腔鏡疝修補術具有以下優越性:

  ①傷口美觀,損傷少;

  ②病情恢復快,住院時間短;

  ③術後疼痛輕,使用鎮痛劑少;

  ④在不增加切口及延長切口的情況下,可以同時處理兩側疝和進行腹腔其他臟器的探查;以發現隱匿疝和股疝的優點;

  ⑤併發症低,因腹腔鏡手術不需要分離破壞病周圍組織,故不會引起陰囊水腫,也極少引起尿儲留;

  ⑥無需分離精索和破壞腹股溝區的解剖,對於復發疝不需要解剖原疤痕組織,避免損傷腹股溝區的解剖;

  ⑦完全符合無張力修補的原則。缺點:全麻、價格較貴。

  據臨床研究調查經腹腔鏡下疝修補術的術後併發症的總髮生率5%~8%,遠低於傳統開腹手術的15%~2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微創已成為一種治療趨勢為人們肯定接受。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