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脊柱外科 主任醫師 劉曉嵐

  摘要 目的:觀察退變性腰椎側凸的影像學和臨床特點,探討二者的相關性及密切程度,為退變性腰椎側凸的預防和治療提供理論依據。

  方法:1.退變性腰椎側凸(DLS)62例,其中男28例,女34例,年齡 35~73 歲之間,平均 56.13±7.95歲,為DLS組,選取同時期、同年齡段及同性別比的非腰腰椎疾患的患者60例的影像學資料為對照組。2.對DLS組進行詳細的病史採集及體格檢查,採用腰腿痛VAS評分和SRS-22評分對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生活質量進行評分量化,對患者的影像學引數(腰椎側凸Cobb 角、前凸角、穩定性、頂椎體旋轉度、相鄰椎體的最大側方位移度、腰椎滑脫程度、腰椎間孔的面積、椎管面積等)進行觀察測量。3.將DLS組與對照組的MRI椎管面積採用兩樣本均數T檢驗,對照組左右側椎間孔面積及手術前後資料採用配對樣本T檢驗,DLS組的腰腿痛VAS評分和SRS-22評分與影像學引數採用多元線性迴歸分析。

  結果:1.臨床特點:在62 例DLS組患者中,伴有基礎疾病史患者 51 (82.3%)例 ;病史3月-25年不等;腰痛患者 57 ( 91.9%)例,其中男27例,女 30 例,男女間無明顯差異(P>0.05);下肢痛的46(74.2%)例;22(35.5%)例出現有間歇性跛行,17(27.4%)例下肢肌力、感覺有減退。2.影像學特點:DLS患者側凸 Cobb 角 11.25°~30.10°,平均 14.22°±3.16°;前凸角在-8.25°~49.75°,平均18.27°±13.16°;凸向左側34 例,  凸向右28側,左側凸與右側凸大致相當( 34∶28) , 凸側方向分佈無顯著性差異( P>0.50);56例(90.3%)椎體旋轉度QⅡ;41例(66.1%)表現椎體不穩; 39 例( 62.9%) 出現>3mm的側方位移;34(54.8%)例出現椎體矢狀位滑脫,椎體滑脫均在65%以內。腰椎間孔和椎管面積測量中,DLS組的凹側、凸側椎間孔和椎管面積均較對照組小,凹側椎間孔減小明顯,DLS組凹側椎間孔面積較凸側小(P<0.05)。2腰痛與相鄰椎體的最大側方位移、腰椎穩定性、椎間孔的面積、腰椎前凸角有顯著相關性;下肢痛與腰椎間孔的面積、頂椎的椎體旋轉度、椎管的面積有顯著相關性;生活質量SRS-22評分與腰椎間孔的面積、腰椎的穩定性、椎管的面積、腰椎前凸角、椎體的側方位移、頂椎的旋轉度有顯著相關性。3在經充分減壓,穩定脊柱的基礎上,腰痛的改善率與腰椎最大的側方位移和腰椎前凸角的矯正率有顯著相關性,下肢痛的改善率與頂椎的旋轉度和椎體的側方位移的矯正率有顯著相關性,生活質量SRS-22評分與腰椎前凸角、頂椎的旋轉度和椎體的側方位移的矯正率有顯著相關性。

  結論:1.退變性腰椎側凸以中老年好發,症狀以腰痛(91.7%)、下肢放射痛(74.2%)為主,部分患者下肢有神經功能損害(27.4%)。2.退變性腰椎側凸影像學特點:側凸Cobb角較小,左側凸與右側凸大致相當,常伴有頂椎的側方移位或旋轉半脫位、矢狀位的滑脫以及腰椎前凸角的減少或後凸。退變性腰椎側凸的凹、凸側的椎間孔面積和椎管面積均有變小,凹側椎間孔面積減少明顯。3.腰椎間孔的面積、腰椎的穩定性、頂椎的旋轉度、椎管的面積、腰椎前凸角與臨床症狀有顯著相關性。4.手術充分減壓,穩定脊柱,恢復腰椎的前凸角、改善頂椎的旋轉度和最大側方位移是獲得良好療效的有力保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