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脊柱外科 副主任醫師 宋海峰

  退變性脊柱側凸的臨床特點與影像學分析

  退變性脊柱側凸(DS)是骨骼成熟後伴隨著脊柱的退行性改變而新出現的脊柱側凸,同時除外脊柱器質性病變因素,如創傷、腫瘤、感染、骨病及由已經存在的脊柱側凸進展而來等。DS可導致頑固的腰背痛和下肢神經根症狀,是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的腰椎退變性疾病。近年來,國內外有關DS的文獻逐漸增多,但所報告病例數量較少。我們通過回顧性研究,對139例DS的臨床特點分析、總結,探討DS的臨床特點和神經根壓迫的原因。

  1、材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自2003年1月-2007年5月在我院治療的DS患者139例,其中男46例,女93例,男女性別比為1:2.02;年齡46-82歲,平均64.5歲,年齡構成:50歲以下佔6.6%,51-60佔28.4%,60歲以上佔65%。入選標準為:年齡>40歲,既往沒有骨骼發育成熟前出現的脊柱側凸病史,無脊柱骨折、脊柱手術史;放射學顯示冠狀面Cobb角>10°、椎間盤不對稱性狹窄,MRI或CT提示相應椎間盤退行變。既往有特發性側凸(idiopathicscoliosis,IS)病史、腰椎手術史、腰椎骨折史、代謝性骨病史、下肢不等長及脊柱感染、腫瘤病史的患者均被排除。

  1.2 研究方法

  物理學檢查:所有患者均行詳細的神經系統檢查。

  影像學檢查:通過對站立位正側位X線片的測量,冠狀面記錄:Cobb角;側凸頂點位置;凸側方向;頂椎旋轉度(Nash-Moe法);相鄰椎體的側方滑移(≥3mm)。矢狀面記錄:

  L1-L5的Cobb角,前凸定義為“+”,後凸定義為“-”;椎體矢狀面滑脫情況。本組病例入院後均行脊髓造影和CTM檢查,觀察產生症狀的神經根的受壓情況。

  1.3 統計學處理

  採用SPSS(ver13.0)統計軟體行統計學處理。不同性別DS的凸側方向比較、用Pearson Chi-Squaretest檢驗;側方滑移與椎體旋轉、Cobb角的相關性用Kendall’ 非引數分析;凸側與凹側間神經受壓原因所佔比例比較採用χ2檢驗。

  2、結果

  2.1

  腰痛症狀

  DS的主要症狀以腰痛、下肢放射痛和間歇跛行最多見,其中腰痛127例(91.6%),腰痛合併下肢放射痛104例(75.0%),間歇跛行85例(61.2%)。腰痛是最多見的首發症狀和主要症狀,本組病例腰痛病史為8個月-40年(平均為12.4年)。大部分患者腰部前屈後疼痛可緩解,但23例(16.5%)需臥床症狀才能緩解。101例(72.6%)的腰痛患者症狀逐漸加重,27例(19.4%)的患者因嚴重腰痛,影響正常生活、休息而要求入院。

  2.2 X線片特點

  2.2.1彎度

  本組彎度範圍在11°-50°,平均為16.7°。<20°者106例(76.3%),20°-29°者21例(15.1%),≥30°者12例(8.6%)。頂點多在椎間隙,其中頂點在L3-4間隙45例,

  L2-3間隙者40例,二者共佔61%,側凸包括2-6個節段,平均3.5個節段,平均每個節段彎度為4.7°,女性患者隨彎度增大,發生率有增加趨勢:<20°男女性別比為69:37,21°-29°度為7:14,≥30°為2:10。

  2.2.2 側凸型別和凸側方向

  本組DS病例均為腰彎和胸腰段彎:腰彎最多,為129例(92.8%),胸腰段彎10例(7.2%)。其中81例(58.3%)凸向左側,58例(41.7%)凸向右側。在男性DS患者中,主彎左側凸與右側凸大致相當(21:25),凸側方向分佈無顯著性差異(P=0.061);女性患者左側凸明顯多於右側凸(60:33),凸側方向分佈有顯著性差異(P=0.033)。

  2.2.3 椎體旋轉與側方滑移

  本組病例中104例(74.8%)旋轉度<Ⅰ度,29例(20.9%)旋轉在Ⅰ-Ⅱ度,6例(4.3%)旋轉超過Ⅱ度。56例(40.3%)出現側方滑移,其中多節段側方滑移13例(9.4%)。側方滑移距離為3-11mm。側方滑移以下端椎附近的L2-3(16例)和L3-4(25例)最常見,在本組患者中,側方滑移與椎體旋轉呈正相關(r=0.663,P=0.000),側方滑移與Cobb角也呈正相關(r=0.472,P=0.000)。

  2.2.4 矢狀面改變

  本組病例中,119例(85.6%)腰前凸小於40°,L1-L5的腰前凸平均為16.9°(-38°~+58°),12例(8.6%)出現後凸畸形;62例(44.6%)合併Ⅰ-Ⅱ度的退變性腰椎滑脫。椎間滑脫在L2-3者10例,L3-4者21例,L4-5者24例,L5-S1者17例,其中12例為多節段滑脫。

  2.3 神經根受壓情況

  側凸的凸側和凹側下肢均可出現下肢神經根症狀(下肢放射痛、麻木、無力),除凸側下肢放射痛多於凹側(69:37)外,其餘症狀均為凹側下肢多見。

  脊髓造影顯示凸側和凹側神經根均可受壓,其中L4、L5神經根受壓最常見。在受壓的185根神經根中,L3神經根31個(17%),L4神經根72個(39%),L5神經根65個(35%),S1神經根17個(9%)。神經壓迫原因各異,但椎弓根移位扭曲、椎體旋轉、側方滑移可引起神經根的牽拉、壓迫。

  3、討論

  3.1 DS的症狀特點分析

  腰痛和下肢放射痛是DS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疼痛為多因素引起,如肌肉疲勞、關節突肥大、椎間盤退變、軀幹不平衡等。目前普遍認為,要確定疼痛的確切起源部位並不容易,側凸可能只是引起疼痛的原因之一。凸側的肌肉的疲勞和拉傷可能是疼痛最初的原因,當腰部伸展活動時症狀加重。而疼痛出現在凹側時,症狀主要來自於椎間盤、小關節等的退變。側凸合併腰前凸變小疼痛更明顯。本組病例顯示,大部分患者腰部前屈後下肢疼痛可緩解,但有16.5%的患者需要通過臥床休息症狀才能消除。這表明,與IS表現為機械性背痛不同,DS的疼痛可表現為機械性疼痛、椎管狹窄性疼痛或兩種疼痛的混合。

  3.2 DS的影像學特點分析

  本組DS病例的X線片有以下特點:腰彎最常見,其次為胸腰段彎,未發現胸彎患者;彎度小,以10°-20°最多;頂點多在L3-4間隙和L2-3間隙;節段短(平均3.5個節段),左右側凸分佈比較接近,及腰前凸減小,與多數文獻報道相似。此外,DS常合併椎體的旋轉與滑移,本組也有類似結果。

  缺乏完整的病史和既往影像學資料給DS的診斷造成一定困難。因此掌握DS 的臨床和影像學特點,有助於與由IS 進展而來的側凸鑑別,做出正確的診斷。

  從DS和IS的分佈特點來看,二者明顯不同。DS的發病率(7.5-10%)高於IS(1-3%);絕大多數DS為腰彎,左/右側凸機率接近,而在IS中,腰彎是少見的側凸型別,僅佔IS側凸型別的10-15%,且多為左側凸(約70%)。因此,Perennou等指出,在老年、左/右側凸機率接近、彎度較小的脊柱側凸患者中,由IS進展而來的側凸出現機率很小。

  結合本研究結果和相關報道,對每個成人腰彎患者,還應根據以下特點來鑑別:DS為短節段側凸(本組為3.5個節段),彎度較小,椎間盤退變程度不一致導致各節段的彎度不均,頂點多在椎間隙(L3-4和L2-3間隙最常見),常合併腰前凸減小、椎體的旋轉與滑移;而成人期IS的腰彎節段較長(平均為5個節段),側凸多呈均勻的弧形,彎度大,頂點以L1、L2最多。

  MRI或CT提示相應節段椎間盤退變也有助於二者的鑑別;此外,頑固疼痛是DS的特點,疼痛原因複雜,凸側與凹側均可出現;而成人期IS的腰痛多為機械性疼痛,主要發生在主彎的凸側。

  目前普遍認為DS的側凸分佈大致相當,但尚未明確男女性別間的側凸方向分佈是否存在差異。在Perennou等的研究中:女性DS的左側凸比例高於右側凸,但無顯著性差異。但本組病例中女性患者左側凸明顯多於右側凸(60:33),有顯著性差異(P=0.033)。由於缺乏更多的相關研究報告,尚不能除外本組病例存在入院率偏倚的可能,但男女性在側凸方向分佈上是否存在差別仍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3.3 DS影像學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在DS的影像學指標間是否存在相關性的問題上,目前觀點不一。Ploumis等發現椎間旋轉與側方滑移呈正相關,Cobb角與腰前凸呈負相關,但也有研究結果與其相反。本組病例中,側方滑移與椎體旋轉呈正相關(r=0.663,P=0.000),側方滑移和Cobb角也呈正相關。作者認為,儘管同時存在冠狀面和矢狀面上的椎體滑移等畸形,但DS仍是一種三維畸形,因此其冠狀面上椎體偏離中線、軸向面上椎體旋轉和矢狀面面上改變不是孤立存在的表現。

  研究顯示在影像學指標與症狀間可能也存在相關性。Schwab等對95例DS研究發現,疼痛程度與腰前凸、胸腰段後凸角、L3、L4終板傾斜角等指標有相關性,而與彎度大小無相關性。Glassman等對成人脊柱側凸的主彎的位置、側方滑移、旋轉半脫位、矢狀面平衡與症狀的相關性分析發現,矢狀面失平衡與疼痛有關,而側凸Cobb角與其無關,並推測矢狀面的平衡是與症狀相關的最重要而可信的指標。目前,多數學者已認同在DS的治療中“恢復腰椎的生理性前凸比矯正側凸更有意義”的觀點 。

  3.4.DS神經根壓迫原因分析

  目前對DS伴隨的神經根損害原因的認識不一。以往研究認為神經根症狀主要發生在側凸的凹側,為椎間盤塌陷後肥厚的黃韌帶被皺縮、椎間孔的進一步縮小引起;而在凸側的椎間孔增大,黃韌帶又處於牽拉狀態,不會加重椎管狄窄,較少出現症狀。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文獻報道凸側和凹側的神經根均可受壓,神經根受壓不僅與關節突增生,側隱窩狹窄、椎間盤突出等因素有關,負重力線異常引起的相應變化也是神經根受壓的重要原因,但仍需要大樣本的臨床研究證實。

  本組病例發現:DS

  常合併神經根損害表現,神經根損害表現可出現在側凸的凸側和凹側。DS的神經根受損原因較退變性腰椎管狹窄更加複雜。大多數退變性椎管狹窄神經根受壓常繼發於關節突關節的增生內聚、椎間盤側後方突出;而DS的神經根壓迫原因更為複雜,除退變因素外,椎弓根移位扭曲、椎體旋轉、側方滑移可引起神經根的牽拉、壓迫。

  首先,凸側和凹側神經根受損的原因不盡相同。本組CTM顯示,在發生側凸凹側椎間盤塌陷、側方滑移的節段,出現凹側上位椎體椎弓根下移和下位椎體椎弓根內移現象,並導致凹側的神經根受壓。此外,其他神經根致壓因素在凸側與凹側沒有顯著性差異,但凸側的下肢放射痛症狀明顯多於凹側,二者並不一致。由此推測,牽拉作用可能是凸側神經根受損的重要原因,其原因包括側凸凸側對神經根的牽拉,椎體的旋轉半脫位加重了對凸側神經根的牽拉作用。

  其次,椎體的旋轉半脫位與神經根受壓有關。Toyone等認為,發生側方滑移的下位椎體的上關節突壓迫凸側神經根,和上位椎體的下關節突壓迫凹側的硬膜囊是下肢症狀的原因。本組病例顯示側凸的凸側和凹側均可出現關節突的半脫位。作者認為,DS中神經根的壓迫是多因素引起的,由於椎體的旋轉和滑移,單一層面的CT或MRI影象難以正確反映DS神經根壓迫的原因。

  由於CT掃描不能觀察椎管的整體形態,而MRI檢查因側凸和椎體旋轉在矢狀位片上出現“移入移出現象”,本組病例均行脊髓造影和CTM掃描。我們認為,脊髓造影可動態反映椎管的全貌,顯示狹窄的程度和部位,並能清晰顯示神經根袖情況,輔以CTM檢查可在各平面清晰顯示DS合併腰椎管狹窄時硬膜囊或神經根的受壓情況。對於病情複雜、診斷困難的的患者,脊髓造影和CTM較MRI更有意義。

  總之,DS的神經根的壓迫為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側凸的存在增加了椎管狹窄的複雜性。明確DS的神經根的壓迫特點不僅有助於做出正確的診斷,還可確定手術的減壓範圍,避免術中減壓不徹底和盲目減壓。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